植物神经失调症之井穴刺络疗法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16开
来源:大连市中医研究所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般相并分布于终末脏器,具有正反作用,依此来调节脏器功能,故其脏器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与交感神经的抑制呈对立的统一结果。此兴奋与抑制经常变化而保持脏器功能的平衡,如偏于一方则为病态。从中医角度言之,即为失去中康之道。1950年中谷义雄对肾炎病人检查全身皮肤电阻时研用良导络植物神经调整疗法。据此,内脏有病变时,则体表产生特定的易于通电的线路,和经络走行始为一致。将此连络线称为良导络,并将线上的通电点称为良导点。这个部位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高,尤以电量大的(12伏即能反应)良导点称为反应良导点,而系由疾病所易引起反应的良导点,在该处用电针治疗,则其疾病可获轻快或治您。还发现在良导点有抑制良导络的部位(海穴)和使之兴奋的部位(补穴),前者在良导络全体电量大时用为治疗点;后者是在电量低时用之。即交感神经平时必需保持一定的兴奋性,电量多(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或少(交感神经功能低下)均为病态。如调整交感神经则对副交感神经亦能得到自然调整。所谓良导络(经络)是每个良导点(经穴)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或低下的功能的连络线路。以虚实言之,某经络上的交感神经功能充进时,则该经为实;交感神经功能低下(与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同一结果)时,则该经为虚。当然这种想法也有应该批判之点。笔者后述之井穴刺络疗法,亦从针灸理论的虚实来进行考虑。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8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