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授道书院
授道学院
论文库
医案库
献方库
第一 慢性病配穴
年代:
未知
医家:
开本:
16开
来源:
成都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
印刷:
油印
出自:
《针灸学》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立即登录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
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序论
《针灸学》简史
第一篇 经络穴位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知识
第一 经络的概念
第二 经络的主要内容
第三 经络的生理
第四 经络的病变
第五 经络在诊断治疗上的作用
第六 研究经络的概况
第二节 穴位和取法
第一、穴位的意义
第二 取穴方法
第二章 经穴各论
第一 手太阴肺经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
第十三节 督脉
第十四节 任脉
第十五节 经外穴
第十六节 经穴归纳图
第二篇 治疗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选穴
第一 循经取穴
第二 辩证取穴
第三 阿是穴
第二节 配穴
第一 慢性病配穴
第二 俞募配穴
第三 原络配穴
第四 同名经配穴
第五 八脉交会配穴
第二章 治疗各论
第一节 痛证
1、头痛
2、面痛
3、喉痛
4、牙痛
5、胸胁痛
6、胃痛
7、腹痛
8、胆道疾病
9、阑尾炎
11、痹证
第二节 内、儿科病
1、消化不良
2、腹泻
3、便秘
4、呕吐
5、胃下垂
6、面神经麻痹
7、面肌痉挛
8、癫狂(精神分裂症)
9、痫证
10、癔病
11、神经官能症
12、脑血管意外
13、感冒
14、咳嗽
15、气喘
16、呃逆
17、高血压
18、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
19、风湿性心脏病
20、遗尿
21、尿潴留
22、痢疾
23、疟疾
24、百日咳
25、脱肛
26、休克
27、中暑
28、晕车、晕船
29、小儿麻痹后遗症
30、疳疾
第三节 妇产科病
1、月经不调
2、月经期腹痛
3、崩漏
4、经闭
5、带证
6、子宫脱出
7、产妇乳汁少
8、胎位不正
第四节 外科病
1、疔疮
2、痄腮
3、风疹、湿疹
4、痔疮
5、落枕
6、瘰疠
7、破伤风
8、顽癣
9、荨麻疹
10、农业皮肤病
11、甲状腺肿
12、乳腺炎
第五节 五官科病
1、火眼
2、视神经萎缩
3、青光眼
4、斜视
5、麦粒肿
6、流泪
7、近视
8、耳鸣耳聋
9、聋哑
10、中耳炎、外听道炎
11、鼻渊
第三篇 针灸方法
第一章 针法
第一节 毫针
1、针具
2、毫针练习法
3、针前准备
4、进针法
5、针感和行针得气
6、补泻基本方法
7、出针
8、注意事项
9、针刺异常情况处理
第二节三稜针(刺络、刺血)疗法
1、工具
2、操作方法
3、适应症和禁忌症
4、注意事项
第三节 皮肤针疗法
1、工具
2、操作方法
3、适应症
4、注意事项
第四节 皮内针疗法
1、针具及用法
2、适应症
3、注意事项
第五节 温针疗法
1、操作方法
2、适应症
3、注意事项
第六节 火针疗法
1、工具
2、操作方法
3、适应症
4、注意事项
第七节 指针疗法
1、操作方法
2、适应症
3、注意事项
第二章 灸法
第一节 艾条灸
第二节 艾炷灸
第三节 其他灸法
第四节 拔罐疗法
第五节 刮痧疗法
第三章 针法的发展
第一节 针刺麻醉
第二节 耳针疗法
第三节 水针疗法、附穴位注射
第四节 电针疗法
第五节 神经于弹拔疗法
第六节 穴位肌群肠线结扎疗法
第七节 穴位埋线疗法
第八节 头针疗法
第九节 赤医疗法
第十节 挑治疗法
第十一节 淋巴结刺激疗法
第十二节 手针疗法
购买服务
共计 332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
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中医数据库
授道书院
中医论文库
中医医案库
中医献方库
会员服务
购买会员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
公司介绍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领导关怀
合作机构
广东杏林医学研究院
客服咨询
邮箱:zywx@aliyun.com
订阅号
客服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