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砒条、一效膏治疗皮肤癌17例报告-病案一
年代:未知
医家:田素琴
开本:16开
来源: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辽宁省分会
印刷:铅印
李××,男,87岁,住沈阳市大东区大东边门三段九里二十五号,1980年6月14日初诊,面部左侧生肿物三个月,开始为一枚痣样损害,有痒感,经搔破后逐日增大,结痂,尤其是经搔抓出血后增长更迅速。查体:高令老人态,一般状态好,神态清楚,左面颊部,耳前方见1/2鸡蛋大小之肿物,呈菜花状,色鲜红,有少许粘稠分泌物,有臭味,颌下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无肿大。病理诊断:鳞状上皮癌。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化验均正常。胸透听见呈主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改变,肺无异常所见。于6月17日开始治疗,局部常规消毒后,沿皮损周边插入白砒条,中心插入三处,截断露在皮损外面的白砒条,上敷一效膏。两天后复诊:全身无不适感,局部疼痛可忍受。肿物稍有肿胀,一效膏换药。第六天三诊:肿物显紫黑色坏死块,全身仍无不适感,颈及下颌淋巴无肿大。常规消毒剪除坏死组织,露出新鲜创面,外敷一效膏。口服清热解毒汤,(连服6剂)每隔一日换药(一效膏)一次,经29天,局部伤面长平则告愈。经二年追踪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