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补法治疗慢性胃痞证
年代:未知
医家:王启章,陈金炉
开本:16开
来源:惠安县医院
印刷:油印
“痞”原是一种症名,以胃脘闷满,按之不坚硬为特征《难经·五十六难》指出:“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履大如盘。”作了病位与病状的描述。《伤寒论》又补充“按之自濡,但痞气耳。”的临床表现。还对病变部位有心下、胁下及胸中之不同,并立治法九种。历代医家对痞的成因、病机、分型、治法都有了进一步的论述。如《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侯》对致痞之因提出了外邪。内伤和情志所致三因说:《张氏医通》在痞满专论中指出:“天地不交而成痞,以脾之清气不升而下溜,胃之浊气不降而上逆。”的脾胃升降失常之机理:张景岳认为“有邪有滞而痞者,为实痞;无物无滞而痞者,为虚痞。”以虚实为纲分型;朱丹溪除赞尝“东恒有方有法”外,……喜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枳实消痞丸……”这样使痞从一个症,扩展为一个病证,作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