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绷带固定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麻城县龟山区卫生院科研组
印刷:铅印
出自: 《医药卫生》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实行中西医结合应用中药及小夹板细带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至今五年,临床治疗785例,效果良好,医疗费少,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病人感到轻便舒适,深受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现将疗效观察情况小结如下: 一、材料:杉树皮、柳木板、竹片、各类树枝、硬壳、棉垫、棉花、胶布、细带。二、整复手法及注意事项: 1、夹板内侧要光滑,并在用前需铺上一层药棉,厚度约0.5厘米,使骨折端能固定于良好的舒适位置直至愈合。 2、第一次的夹板略厚,因厚侧硬,钢性大,固定作用强,松夹观察时,如肿胀消退,再将厚夹板外层削薄,使其钢性软合,有利于肢体血循。8、下肢骨折一般复位后,七天后可以松夹观察,四十天以后可试立,二月后在拐杖的帮助下可试行走,但不能松掉夹,四月左右才能松掉夹。4、上肢骨干骨折复位二周后,取掉超关节的长夹板,使时关节曲时90度,悬掉于胸前。5、如四肢骨、骨端发生骨折时,依骨骼的功能位置复位固定。6、在细带包扎过程中,于复位后,未行包扎前,助手应将已复位的骨折部位固定紧,以防移位,一般不用麻醉药,必要时可在骨折周围局部注射1%普鲁卡因5-15毫升,方才包扎固定。7、四肢带包扎应先由远端开始,向心性包扎,这样使细带压力平衡,不致滑脱,保持血流通畅,避免因压追而造成局部的血液循环障得,一般包3一4层,第一层每道细带需压住前道细带的三分之二。细带不可过紧,否则易产生压追性溃荡,引起肢体坏死。过松又不易达到固定的目的。8、松夹后,训练病人经常作肢体功能锻炼。三、固定方法:(1)上臂夹板共三块。宽度:上臂最周存的五长度和用法:上臂骨干斜形骨折:①前侧:上起肩甲骨颈下至腕关节即超关至固定英块。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12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