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僵病
年代:未知
医家:刘惠民,赵忠敬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秦××,男,40岁,陕西省委干部,一九五六年五月十六日会诊。1.望诊:全身木僵,表情优郁,烦躁不安,上半身大汗,时止时出,意识溷沌,皮肤黯而枯燥不润。舌苔黑而燥,有芒刺。2.闻诊:惠者已不能言。3.问诊:患者在近十五年内,偶有心悸,工作劳累后更明显,有时也感觉心跳加快,或偶然间歇一下的情形,睡眠不正常,时好时坏,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精神不集中,近三、五年来,病情逐发展,性格亦有所改变,多愁善怒,好静寡言语,领导上令其休养,患者只知工作,不肯休息,因此日益加重,至1950年始到北京各大医院进行住院检查,患者悲观失望,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忧郁寡欢,神经极衰弱,失常,意识不清醒,性情暴躁,长时间失眠,食欲显着减退,不知饥饿,吃饭时,别人如不叫吃饭,自己也不知吃,想讲许多话,但不易讲出来,时轻时重,于1955年十一月初,因心跳加快,送陕西省立医院,失眠四十余日,1956年一月三日,转陕西省西北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至当年四月中句,病情逐渐恶化,突然变为不语症,全身木僵,卧床不动,饮食不进,已十七天不大便。4.切诊:左寸动而弦弱、左关弦实、左尺弦而虚数。右寸散微浮,右关洪而紧大,右尺虚微数。西医检查与诊断:(1)神经官能症。(2)歇斯底里性木僵。(3)风湿性心脏病。(4)主动脉闭锁不全。代偿期。初步断印象:(1)忧郁性癫痫症。(2)顽固性阳明燥结病。(3)顽固性失眠症。治疗方法:拟用恢复种经衰弱及疲劳,润通大便,清脑,安脑,补养心肾,舒肝,锁痉,镇静,活动种经,和刺激肠蠕动,及消炎之药治之。二诊:1956年5月17日。服第一剂药后,种志稍清醒,已能伸舌与伸手,腹鸣,打屁数次,两眼已有活动现象,睡眠已能连续四小时,但还不能大便,仍不能说话,脉象弦而实数。拟推陈致新,安定神经,活动神经中枢,清脑热,补气血为主。三诊:1956年5月18日。服药后大便畅通,下黑便,臭气难闻;其量有大半便盆之多,舌已能伸到嘴边,手足亦能稍动,出汗亦少,能睡眠四小时,神识亦清,情况大有好转。左右手脉象已趋缓和,但仍有弦大微虚之象,舌苔已薄,仍干燥。四诊:1956年5月23日。服上药后又大便一次,量少一些,烦躁出汗均见轻,四肢稍有活动之象,并想说话,但说不清楚,亦能进少许饮食。存在症状:因粪便久郁塞肠胃,积热太甚,内脏受薰灼亦剧、出汗、津少、潮热、失眠、烦躁仍重。脉象:左右手脉象,均较前缓和而匀,但仍有弦大兼数之象。五诊:1956年5月28日上午六时。服上药三剂之后,已能睡眠五小时左右,表情快愉一些,能翻身,四肢活动大一些了,能说几句话,仍听不清楚。脉象:左右手脉象均见缓和,仍有弦大微数之象。
六龄:1956年10月16日。上方服至七月廿八日,共服72剂,并配药粉一料,和煎剂配合服用,服后病者已能说话,可以起坐床上,全身灵活,已不木僵了,饮食睡眠均大好转,已渐恢复健康。脉象:左右手脉,已大见缓和而匀,惟左关弦大而数,左右尺脉,仍有虚数之象,舌苔已正常。存在症状:说话声音小,睡眠还不甚好,食欲还差,神经及精神仍衰弱,买上仍出汗,虚烦,微有热,唇舌仍干一点。治疗效果:上方服二十四剂后,各症已完全治愈,恢复正常健康状态。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72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