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疼痛的原因与分析
年代:未知
医家:管遵惠
开本:16开
来源:昆明市中医院
印刷:铅印
针刺疼痛的产生,主要与腧穴的生理特性、患者的病理状态、医者的操作技巧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在四肢末端和肌肉浅薄部穴位针刺时,感觉较痛,这是因为肢体末端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外来刺激特别敏感:肌肉菲薄处靠近骨膜,骨膜也含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针刺稍深,即易刺激骨膜,产生疼痛。另外在皮肤敏感点或反应点部位针刺,也易产生疼痛,这是病理原因所造成的必然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若在皮肤有炎症、痕痕的部位进针,或刺中毛囊,刺破血管壁,或刺伤大的血管、神经,或伤及胸、腹膜,内脏器管等,也会产生疼痛,这种情况在临床中只要注意观察,选择正确的针刺部位和针刺方法,多数是可以避免的。此外,医者基本功太差,针法不熟练,或针具失于检修、针尖有钩或太钝,针体弯曲或锈蚀,针身过粗或长,或针前缺乏必要的解释工作,或不适当的语言暗示,以及病人精神紧张,配合差,进针后体位不适,随意改变体位造成弯针、滞针、断针等,都是常见的引起针刺疼痛的原因。因此,要求医者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术,针前作好必要的解释工作,以尽量减少针刺痛,提高疗效。(谢如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