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学者针灸学家皇甫谧
年代:未知
医家:周荣兴
开本:16开
来源: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针灸科
印刷:铅印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今甘肃灵台县人。生于东汉未年,长于曹魏,死于西晋,一生中经历了社会政治局面的三次大变动,所以他对统治者为争权而进行战争是深恶痛绝的。他42岁时患“风痹”而“半身不仁”,把精力放在研究、整理针灸的事业上,完成了不朽的着作——《针灸甲乙经》,该书主要依据《素问》《灵枢》《明堂》中的针灸内容,作了系统的编纂;对穴位进行了科学的归类排列,采取按部位取穴,同时又介绍了十二经循行,明确了穴位的归经及定位,每穴都注明了《××脉气所发”:对定位不确切的穴位,明确了定位,如期门,悬钟等。统一了穴名,使穴名得以规范化,这对针灸的普及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系统整理了针灸对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治疗,是晋以前临床资料的总结。《甲乙经》对历代针灸均有很大影响,对国外针灸的发展,亦有很大影响。皇甫谧不但是个针灸学家,在文史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所着《高士传》是一本人物传记性的着作,选录了自尧至魏的名士,他所选者,必须是品质高尚而又经生不仕者,这也是他本人的写照,所以他死后人们也把他称为高士。还着有《帝王世纪》是上起三皇,下迄汉魏的史书,记述了大量的神话传统。左思的《三都赋》是他为之作序后才得以流传,以至留下了“三都赋出,洛阳纸贵”的佳话。(周荣兴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