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内经》针灸配穴法
年代:未知
医家:谢继光
开本:16开
来源:四川省苍溪县中医院针灸科
印刷:铅印
笔者对《内经》中有关针灸的配穴定律,作了如下归类:一、循经配穴,根据经络循行部位和脏腑经脉病候选择有关穴位配伍,即确定了病在某脏某经之后,就在该经取穴施治。二、表里配穴:在十二经脉中,阴阳经之间,组成了六对表里属络关系,相表里的经脉互相贯通。表里配穴可增强穴位的协同作用,调和阴阳、使脏腑功能正常。三、上下配穴法:上即上肢和腰部以上穴位,下即下肢和腰部以下穴位。此法有调解经气的作用。四、前后配穴法:胸在前,腰背在后,其穴位互相配伍,为前后配穴法,有泻除胸中热邪的作用。五、远道配穴法:持道部取穴与远道取穴的结合应用,有根结同治,标本兼顾的作用。六、对症配穴法:有的穴位对某种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结合临床症状,有针对性地配伍应用这些穴位,七、综合配穴法:是把各种配穴法,综合起来组成针灸配穴处方的方法。八、多经配穴法:是选取几条经脉的穴位配穴处方的方法。(邓世发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