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针补泻手法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年代:未知
医家:陈静操,江永生,李跃英,周建伟,谌业华,蒋保华,熊学琼,刘进先,李永宁,谭琦,李小刚
开本:16开
来源: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针灸科
印刷:铅印
笔者有计划的对50例住院中风偏瘫病人,包括了现代医学所称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出血,颅脑特重开放性外伤后遗偏瘫等脑血管意外患者。按其不同临床表现,辨证分为痰浊阻络,气虚血淤,阴虚风动,肝风上扰四证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补泻与平针二组。选取《标案》中的顶题前斜线,顶颞后斜线为针刺部位。对补泻组采用变通徐疾补泻手法,平针组采用快频捻转法进行治疗。每日针一次,12次为一疗程,仃针3日。再行第2疗程,完后,复查各项检测指标。结果:补泻组23例,基愈12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显效率86.96%,有效率96%;平针组27例基愈7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显效率66.67%,有效率85.2%。经统计学处理,P<0.55,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经X2检验,比较两种手法优劣时,P>0.001,提示采用变通徐疾补泻手法明显优于平针手法。(邓世发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