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麻胃大部切除92例总结

年代:未知
医家:秦必光
开本:16开
来源:四川省针麻协作组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文本介绍针麻下施行胃大部切除92例。优良率76.09%,成功率98.91%。方法:穴位:华佗夹嵴、足三里、印堂、囟会。频率4、100、1000赫兹三种。按手术次序不加选择轮流使用,刺激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本组70例术前16小时服生首乌30克煎剂及术前8—6小时服厚朴24克白芍12克煎剂50毫升。另22例术前服三味流浸膏,服法同上。以润肠通便,免除术前灌肠。辅助用药30例,术前用杜冷丁1毫克/公斤,0.5%普鲁卡因5毫升,静脉滴入和局部浸润。62例杜冷丁1°5毫克/公斤。0.5%普鲁卡因10毫升,用法同上。效果:92例中I级22例(23.91%),Ⅱ级48例(52.17%),Ⅱ级21例(22.83%)W级1例(1.09%)。观察本组穴位与阳陵泉透阴凌泉、间使穴位针麻效果统计分析(P>0.05)无显着差异。职业、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对针麻效果有一定影响,农民优良率(78.95%)比工人、干部优良率(60.00%、66.67%)高;年龄51岁以上优良率最高(95.83%)。I式胃大部切除41例(优良率85.37%),氏胃大部切除11例(优良率81.82%),Ⅱ式胃大部切除40例(优良率65%)。从优良率分析,I式胃大部切除效果较好,班氏胃大部切除针麻效果次之,Ⅱ式胃大部切除针麻效果最差。手术时间2小以内17例(优良率94.12%),2—3小时63例(优良率74.60%),3小时以上12例(优良率74~60%),手术时间短比手术时间长针麻效果好。体会:应用本组针麻方法行胃大部切除术是可行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大部分病人可以在针麻下完成,特别是全身情况差或病情较重,年龄较大的病例尚有一定价值。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74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