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周围性颜面神经麻痹435例
年代:未知
医家:向芳兴,岑荣高,王振
开本:16开
来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
印刷:铅印
一、临床资料本文收集了作者自1958年2月~1985年9月门诊针灸治疗的面神经麻痹共435例,其中男230例,女205例;病程最短一天,最长十五年;年龄最小三天,最大80岁,以20~40岁最多,计260例。二、取穴和治疗方法取穴以颊车,地仓,太冲为主穴,大椎,曲池,合谷,是三里,攒竹,医风等为配穴:治疗以针刺为主,急性期避免在患部取穴,待急性期过后的恢复期则以局部取穴为主。对少数恢复较差的病人适当结合灸法或电针点刺,部分病人配合药物(如维B12、硝酸叶萩碱等)穴位注射。三、治愈标准和疗效分析(一)疗效标准:凡经10~20次针灸治疗后,额纹与健侧对称,患侧眼脸闭合完全,张口、言笑、鼓腮等动作时无口眼斜歪者为痊愈;若额纹消失、眼脸闭合不能、口眼歪斜三者中之一,或二项恢复者为好转;三大主症中无一恢复者为无效。(二)疗效分析:本组病例中除148例因各种原因未坚持治疗外,在坚持治疗的287例患者中,痊愈174例,占60.6%,好转44例,占15.3%,无效69例,占24%。1。病程与疗效的关系:见表1。表疗效病程痊愈好转无效合计1~15天120271015716~30天446257531天以上101 13455合计1744469287上表说明,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各组间差异非常显着(P<0.01)2。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见表2表。。。。、体会颜面神经麻痹为门诊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罹患者最多。本病于发病后3~7天达最高峰,此期内口眼歪斜逐渐加重,症状日趋明显,整个面部轻微肿胀。急性期治疗多不易见效,此时取穴应以全身穴位为主,避免局部刺激。待急性期过后,方可局部取穴针刺。以此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治疗,治愈率由以往的56%提高到60.6%,尤其对一些恢复较差的病例,用循序渐进或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疗效。(谢如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