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内亚比绍耳穴埋针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观察
年代:未知
医家:朱士涛
开本:16开
来源:贵州省人民医院
印刷:铅印
笔者参加中国医疗队赴几内亚比绍工作期间,从1984年8月至1985年2月用耳穴埋针治疗小儿遗尿症87例,其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如下:一般资料87例患儿经门诊检查均未发现嵴髓病变,膀胱炎,尿道炎及小便异常。否认有腰膝酸软,四肢无力,饮食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状。男性38例,女性49例。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15岁,其中6~12岁者59例,占67.8%,病程短的半年,长的10年。治疗方法一、取穴:兴奋点,心点,神门点,膀胱点,肾点。二、方法:每次一耳,左右皆可,常规消毒后用小止血钳夹住图钉式小揿针刺入穴内,用小块胶布固定。嘱其家长每晚临睡前轻轻按压每个穴位二十余次,四天后取针为一次治疗。接着对另一耳作第二次治疗,最多作五次疗,治疗期间晚饭后限制入水量。疗效观察一、疗效标准:显效:夜间无尿床或睡觉中能自觉地醒来小便,随访三个月无遗尿。有效:夜间能自觉地醒来小便,或较易地唤起来小便,随访的三个月中偶有尿床现象。无效;治疗中遗尿现象减少,停止治疗后尿床依然如故。二、治疗效果:见下表:年疗龄4-5岁6-12岁13-15岁效合计%显效92674248.3%有效42733439.1%无效2631112.6%总计15591387100%典型病例阿依姆娜,女,12岁,学生,五年来夜夜尿床,多则2~3次,尿后深睡不醒,体健活泼,无腰膝酸软,饮食及二便正常。经耳穴埋针治疗一次,夜间能醒来小便,父母唤之易清醒。为巩固疗效给予第二次治疗,随访三月无尿床现象。讨论耳穴埋针治疗除选用了与病变有关的肾点、膀胱点外,还主选了兴奋点,神门点,心点,旨在起催醒作用,使患儿在睡眠中当膀胱充盈时惊醒起来小便,同时在临睡前轻轻按压穴位,起增强催醒的作用。从临床疗效观察来看,此法有效。(杨运宽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