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素问夜阴阳天人相应的初步探-病案一
年代:未知
医家:顾荣复,马永泉,吴寿绵
开本:32开
来源: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研究班
印刷:铅印
住院号12901,王××,男性,28岁,于1954年8月31日住院,主诉为不规则发热,气促及心悸巳二月余。患者于二月前即开始有发热,并伴有疲乏感,心跳,胸痛及咳嗽,胸痛以二肋部较剧,咳嗽为干咳,无痰,小便量少,色深。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100次,血压125/70,发育正常,呼吸急促,神志烦躁,下肢有轻度浮肿,二侧眼秸合膜充血,并有小出血点,胸部心界稍向左扩大,心尖部及主动脉区可闻有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腹部肌肉紧张,肝脾均触知,有压痛,拒按,神经反射较亢进。化验检查:血色素7克,白血球11400,小便浑,色深,蛋白微量,细胞数21—30/高,大便干。进院后,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狭窄与闭锁不全,并伴有亚急性心内膜炎及心力衰竭。进行青霉素及毛地黄治疗,病情并无好转,于1954年9月16日下午,患者忽感呼吸极度迫促,二侧胸肋疼痛,嘴唇发钳,全身痉挛,于17时10分死亡。根据此病患者之不规则发热,心悸,二肋痛,呼吸急促,干咳无痰,小便量少,色深,神志烦躁,结合膜充血及小出血点,腹肌紧张,肝脾压痛拒按,及反射亢进,死前之痉挛等,均为阳証之症状为主,因此我们确定它为阳証病例。患者死亡于下午五时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