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败血症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五)治疗败血症陈××,男,16岁,学生。住院号310279。因恶寒、高热不退于1965年8月9日入院。患者于7月24日下午开始微恶寒、发热、头痛头晕,周身违和自作简单处理即病减。但于第4天又作恶寒发热,头痛目眩等症。即在当地医院就诊,服中药9剂,未见明显效果。8月6日以体温39.2℃赴广州某诊所诊治,以“外感”打针吃药,当晚寒战加剧,继而高热,后来汗出而热稍退。近3天每天上午8时即恶寒高热,至中午汗出热稍退,下午2时又复寒战高热,至晚11时汗出热减,最高体温39.7℃,最低体温37.8℃,伴见头痛,口干苦作渴,胸闷,食少,小便短赤,大便2日1次,质烂色黄。患者否认近期有外伤病史。体检:神志清醒,发育良好。浅表淋巴结肿大但无发红及压痛,体表未见外伤疤痕,面色红,眼结合膜轻度充血,口唇红而干,左侧口腔粘膜有约小豆大之糜烂,咽红,扁桃体不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肝大2厘米、质软、表面光滑,脾未触及……舌质红,苔白厚而干,脉弦滑数,血培养:发现四联球菌。诊断:败血症。中医辨证:属少阳阳明并病,以少阳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