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怔忡症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二)治疗怔忡症沈××,女,42岁,已婚,农民。住院号1051。因心悸怔忡,胸胁痞闷,头昏目眩,于1964年5月24日入院。患者于1964年1月27日,因母亲病死而悲伤过度,即感头晕目眩,心悸跳动,昏昏欲倒。继而胸胁痞闷,筋惕肉瞩,时有肢体震颤,喉间如梅核梗塞,甚则胸闷气促,彻夜不寐,二个月来,未能劳动。既往在第四胎后出血较多。有子宫下垂病史。西医诊断:神经官能症(心脏窦性心律不齐)。中医辨证:曩昔产后失血过多,又因病后忧虑日增,肝气抑郁。诊得脉弦不实,偶有参伍不调,舌质淡无华,边有紫纹,苔薄腻。综合病情,此属心气不足,肝气不舒,兼有痰浊互结为患,病属怔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