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阴斑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虚寒,正不胜邪,疹毒内陷。急须回阳救逆,透疹达邪。处方:制附子6克干姜3克炙甘草2.4克净麻黄1.8克北细辛0.9克法半夏4.5克川厚朴2.4克杏仁泥9克大贝母9克化桔红4.5克白桔梗4.5克灶心土60克煎汤代水煎药。不拘时间频与饮服。17日二诊:药后得汗,咳嗽较剧,夜烦两阵,吐止泻减,手足温暖,肢体肤红,呼吸粗,心跳快,精神较昨已振,体温38.8℃(肛表)胸背疹透色红,四肢臀部未透,唇略干燥,舌苔薄黄,脉来滑大而数。阳回阴却,寒象转热,由虚变实,势属良兆。盖麻疹以透为吉,邪毒庶能外达。仍宗前法加减,不可遽用辛凉清宣,以防回阳再脱。处方:熟附子1.2克净麻黄0.9克升麻1.8克桔梗4.5克连翘壳9克桑皮、叶各6克杏仁泥9克化桔红4.5克炒牛蒡子4.5克大贝母6克大腹皮9克鲜枇杷叶2片、去毛布包水煎服,法同前。18日三诊:两投温阳达邪,疹布全体,色红活润,伸振肤热,便溏色赭,唇燥苔黄,气急略喘,肛表体温39.6℃,心搏加快。此乃虚寒转实热之征,阳已状实,易法辛清两解,开痹达邪。(处方略)后未来诊。于当月21日邻孩来院诊病经访云已愈。〔44](四)治疗阴斑谢×,男,6个半月。病历号122793。1964年2月22日初诊。患儿于四、五天前始有轻咳痰少,鼻流清涕,四肢发凉,大便正常,小便稍少,未经治疗。于昨天下午突然身出冷汗,嘴唇发颤,口鼻周围青紫,鼻塞气粗,无热,恶寒肢冷,曾自服回生救急散和保幼化风丹等不见好转,乃来我院。体检:体温36.5℃。颜面青紫,恶寒颤栗,四肢不温,冷汗自出。脉象微细,指纹沉紫过风关,舌苔淡白。参合脉症,为寒邪入里,表阳虚,腠理开,卫气不固,致冷汗自出,有汗多亡阳之虑。急予回阳敛汗,调和营卫为法。·189·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344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