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心病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16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王××,男,二十九岁,已婚,干部,贵州××制造厂工作,门诊号0040879号。主诉:左半身抽痛已二年之久。病史:患者两年前因心慌、发烧、喉痛、气短,在××医院诊断为风心病,后经治疗,病情好转。近一年来患者感到左半身抽痛放射到同侧的上下肢,有一种束带样的感觉,每逢天阴下雨左半身疼痛加剧,时而有心慌、气短,早晨口咽干燥,胸中发闷,曾经当地中西医诊治,未见好转,故于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前来我院门诊要求诊治。检查经过:发育、营养一般,神志清楚,精神差,体瘦、自动体位。呼吸、血压、体温均正常。头颈部无异常,咽喉有轻度红肿,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心界稍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呼吸音正常。腹部平坦柔软。肝脾未触及。生殖系统未发现异常。肢体疼痛情况:见沿左侧小肠、膀胱经经行路线上有压痛感。其中以后溪、支正、小海、肩贞、膈俞、天柱、心俞、小肠俞、膀胱俞、委中等处穴特别明显,患者自觉压痛情况系在深部约有1.5厘米宽的索条状抽、麻、酸、痛等感觉。用电脉冲机(中国医学科学院三原医疗器械研究所改装)刺激患者左侧小肠经少泽(井穴)时(频率15次/秒、强度2),刺激感沿患者左侧小指外侧端,行小鱼际外侧缘过腕,沿前臂外侧后缘上行,过小海,循上臂外侧后缘→到肩贞膈俞穴→上行会入膀胱经的天柱穴,沿膀胱经第一侧旁线(旁开后正中线1.5寸)下行→经心俞、肾俞、膀胱俞,会入环跳,沿大腿后正中下行入委中,斜走腓骨前缘会入胆经,下行过外踝前→经丘墟又进入膀胱经,沿第五跖骨外侧终于至阴穴。(附照片1.2)。对患者有关部位的皮肤温度作了测定,无特殊发现。通过该病例在小肠、膀胱两经经行路线上出现压痛和感传线的报导,有助于证实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从该病例的压痛出现在手、足太阳经上,而且感传从小肠的少泽穴上传经天柱穴转膀胱经下行,到至阴穴的这一现象,可否对理解经络学说中经脉流注次序和同名经的内在联系有所证实。该病例的压痛系在深部,且有条索状感觉,这似乎与经络学说的手、足太阳经的经脉和经筋病相吻合。该病例在膀胱经压痛线上,从委中穴至丘墟穴一段出现与胆经循行线路相重迭,这说明临床上经络现象的表现是复杂的。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50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