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内托汤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自拟内托汤
方组:当归、山药、玄参、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子、甘草。
功用: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主治:湿热带下证。
本方是从托里内消汤化裁而来。去金银花,加山药,加紫花地丁佐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当归养血;玄参益阴;甘草和中。具有下述证候者皆可用之:白带多有异味,腰痠腹痛,口唇舌质红、苔白厚腻或微黄,脉濡数等。
对内托汤治本证的运用,如伴有胁痛者,属七情所伤肝鬱累脾,脾运无权,湿邪不化,蕴久化热爲患,可加柴胡、白芍;如伴有血液赤白带下腥臭甚者爲縻烂过重可加蚤休(草河车、七叶一枝花)、败酱草、连翘。此所以有效,贵在临床辨证求因,本末不遗,灵活加减。
湿热带下证
楚××,女,37岁,工人,60年7月12日就诊。患者每月动经2次,白带多有异味,腰痠腹痛,心悸气短,眩晕,食慾不振,四肢无力,现正值经期,颜面黄赤,口唇舌质红、苔白厚腻、根部微黄,表情沉闷,呼吸气短,脉濡数。经妇检,诊爲附件炎、宫颈縻烂。病属湿热下注胞中带下证,治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法,处方:内托汤。
当归12克,山药30克,玄参12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15克,车前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早晚空腹各服1次。
二诊:前方服10剂,白带止,诸证减,脉转滑,据此湿热化,脾胃功能渐复,仍用前方服之。
三诊:前方又服5剂,诸证除,改服人参归脾丸30丸,每服1丸,日服2次,以巩固疗效。
按:该係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以致湿邪蕴内不化,鬱久化热,湿热相杂下注胞中之故。脾运无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血少不能荣心,故心悸气短;脾虚不统血,故经血一月2次;腰腹痛是湿热阻滞之徵。所以探用健脾祛湿,清热解毒之品,复脾运之职而祛湿热,其中蒲公英必须重用,取其味苦能有燥湿健胃,消痈散结之功,佐以地丁清热解毒;车前子利小便,使热解,湿邪尽除则愈。继服人参归脾丸补益心脾,巩固疗效。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