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桂四物汤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乌桂四物汤
方组:当归、川芎、赤芍、熟地、桂枝、乌蛇、炙附子、甘草。
功用:补血通经,温经散寒。
主治∶痛痹证。
本方经多年临床治疗痹证摸索出来的。方中:四物汤养血和血,和营化瘀,通经活络。桂枝温经通脉,调和荣衞;乌蛇功同白花蛇,甘咸而温,善行数蜕,如风之善行数变,内走脏府,外彻皮肤,透骨搜风,专治风湿瘫痪。炙附子《本草备要》记载:"辛温有毒,大热纯阳。……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引补气药以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眞阴,引发散药开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在之寒湿”。爲大燥回阳,补肾益命火,逐风寒湿要药;甘草和中养胃。临床治疗风寒湿痹偏于寒盛者,具有下述证候者,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扪之凉,舌苔白,脉弦紧。若痛如锥刺者加苏木。炙附子不可过量和久服。若患痹证日久,形成骨痹,腰痛甚者去炙附子,加乳香、没药、丹参、苏木(印《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与乌桂四物汤合剂)。
痛痹证
刘××,女,38岁,工人,63年8月20日就诊。已病三月馀,主证周身关节痛,痛有定处,关节不敢屈伸,四肢无力,手足凉,面色靑紫,口唇舌质深红,苔白,精神苦闷,呼吸气短,语声呻吟,脉弦紧。病属血寒凝滞,荣衞循行受阻,痹而不通之痛痹证。治以补血通络,温经散寒法,处方:乌桂四物汤。
当归15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2克,桂枝12克,乌蛇9克,炙附子6克,甘草6克,水煎服。
二诊:前方服10剂,关节痛止,屈伸自如,手足温,仍用前方加苏木6克行血去瘀。
三诊:前方又服8剂,基本痊愈。为了巩固疗效,照前方又服4剂,上班工作。
按:本例爲血寒凝滞,闭阻荣衞循行之痛痹证。因寒邪偏胜,寒爲险邪,其性凝滞,故痛有定处,寒性收引故关节不敢屈伸。治以散寒爲主,故採用补血活络,温经散寒之品,在乌桂四物汤中重用桂枝佐以少量附子温经散寒,调和荣衞;乌蛇性味甘咸温,通行经络散风寒湿之邪,使寒散痹通,荣衞循行调和则愈。
骨痹证
赵××,男,40岁,工人,60年4月15日就诊。已病二年之久,主证腰痛甚,不敢屈伸,颜面青紫,口唇紫,舌质深红、舌苔白,形体瘦,精神苦闷,语声呻吟,脉沉缓尺涩。西医诊爲腰椎骨质增生。病属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深入筋骨之骨痹证。治以补血温经活络法,处方:乌桂四物汤加减。
当归15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2克,桂枝9克,乌蛇9克,乳香6克,没药9克,丹参15克,甘草6克,苏木6克,水煎服。
二诊:前方服12剂,腰痛消失,仍用前方治之。
三诊:前方又服8剂,体力已复,爲了巩固疗效,仍用前方加申薑12克,三七12克,共爲细麵,炼蜜爲丸9克重,早晚各服1丸,1剂服完,上班工作。
按:本例为风寒湿之邪,深入筋骨,留恋不去,阻滞荣衞循行,日久形成骨痹证。故采用补血通络,温经散寒之乌桂四物汤加减,其
中加乳香取其苦温补肾,辛温通十二经,去风伸筋,活血调气;没药苦平入十二经散结气通滞血;丹参破宿血生新血;苏木行血去瘀,使邪去血充荣衞循行调和则愈。在丸剂中加申薑取其苦温补肾,破瘀血;三七甘苦微温,散血定痛,缓服之,以巩固疗效。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