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老节地黄汤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自拟老节地黄汤
方组:藕节、生地黄、麦冬、玄参、甘草。功用: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治:热伤阳络衂血证。
本方来源于《千金方》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汤爲甘咸微苦法,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吐血,血,便血,发斑。病机:伤寒温病之热邪燔于营血,损伤阳络和阴络则吐血,衂血,便血,发斑。老节地黄汤爲甘苦微咸寒法,功用: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治:热伤阳络衂血证,病机:湿热之邪,深入营血或久病阴亏,孤阳独炽,损伤营血络脉则衂血。即叶天士所说:“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本方重点在探用麦冬、玄参益阴生水而制阳;藕节、生地清热凉血,散瘀止血。临床应用本方,必须具有下述证候:鼻衂或齿衂,或合併肌衂,苔微黄或黄燥,脉细数等。
如属温热病久,阴亏热邪盛者,可加白芍、丹皮、炒黄芩、黑栀子,助益阴清热之力。久病阴亏,孤阳独炽者,加龙骨、牡蛎、大小蓟以助滋阴潜阳,凉血止血之力。
此方有效贵在生藕节,味甘性寒能解热凉血散瘀,止吐衂、淋痢、一切血证。单用生藕节和生地黄亦可收到满意疗效。
鼻衂证
王××,男,32岁,工人,62年3月5日就诊。主诉鼻衂血半年多,初得头痛,发热口渴,经服药头痛止,过三日忽然鼻衂血不止,经住院治疗两週血止出院。十日后又复发鼻不止。现主证鼻衂血,
眩晕,心悸气短,发烧步履蹒跚,口渴,大便乾,小便黄赤,面色皖白,口唇舌质色赤,苔黄燥,皮肤扪之烙热,脉细数。证属温热病治疗失时,热邪上犯淸窍,灼伤阳络,迫血妄行鼻衂证,治以养阴清热凉血法,处方:老节地黄汤加味。
藕节30克,生地黄15克,麦冬12克,玄参15克,丹皮9克,白芍15克,炒黄芩9克,黑栀子12克,甘草3克,水煎服。
複诊:前方服5剂衂血止,脉转缓滑,诸证悉减,此係阴生火平络脉复,仍用前方去炒黄芩加生侧柏叶15克,服5剂愈。
按:《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衂血”。该患爲温邪犯肺,”肺开窍于鼻”,热邪上扰清,灼伤络脉,因而衂血不止。失血过多则心悸气短,“肺与大肠相表裹”,肺津伤则便秘,口渴,苔黄燥皆係热伤津涸之徵。治疗大法以养阴淸热凉血法焉宜,即“壮水以制阳光”之义。方中重用藕节取其甘寒解热除烦止渴,凉血散瘀止衂,血止而不停瘀;生地、麦冬、玄参益阴壮水制火凉血;加丹皮、白芍滋阴清热,凉血化瘀;炒黄芩、黑栀子清三焦之热邪。在衂血止,诸证悉减,脉转滑后,去苦寒之黄芩(过服伤胃);加生侧柏叶苦涩微寒,凉血止血,收敛络脉,以防复发。
鼻齿衂合併肌衂证
王××,女,35岁,工人,64年5月10日就诊。一年多来,鼻齿龈经常出血,下肢有紫斑,头晕、心悸气短,睡眠多梦,周身痠软无力,形体消瘦,髮焦皮肤粗糙,面色萎黄颧赤,口唇舌质澹红,苔白微黄,脉细数无力。血象检查:红细胞260万,白细胞4000,血色素5.9克,血小板6万,西医诊爲血小板减少紫癜。此爲精血耗伤过甚,肝肾阴亏,阴亏阳炽,灼伤营血络脉之故,治以滋阴潜阳、凉血补络法,处方:老节地黄汤加味。
藕节30克,生地黄15克,麦冬9克,玄参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大小蓟30克,甘草30克,水煎服。
複诊:前方服10剂,衂血止,诸证颇灭,脉转弦数,爲阴精血液微复,肝阳旺显矣,仍用前方。
三诊:连服10剂,脉转缓滑,诸证悉除,下肢血斑消失,惟惊悸、午后微发烧,係肝肾阴精已复,肝阳微旺,血虚有热之徵,用大剂生血养阴剂,原方生地黄30克,玄参18克,加当归12克,白芍12克服10剂而愈。血象检查:白细胞6500,红细胞390万,血色素11.5克,血小板10万。最后了巩固疗效,又服资生汤3剂,助气血生化之源,山药3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内金12克;桑叶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按:该患爲五志过极,耗伤精血,肝肾阴亏,阴虚生内热,孤阳独炽,营血络脉被灼之故,肌表络伤则肌衂,鼻齿络伤则衂血,用老节地黄汤加龙骨、牡蛎滋阴潜阳;加性味甘凉大小蓟凉血止血;佐龙骨收敛补络。待自觉症状消失后,重用生地黄、玄参,加当归、白芍壮水益阴生血.,以解虚热,精血充盈,肝阳平则愈。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