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衂血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鼻衂证
王××,男,32岁,工人,62年3月5日就诊。主诉鼻衂血半年多,初得头痛,发热口渴,经服药头痛止,过三日忽然鼻衂血不止,经住院治疗两週血止出院。十日后又复发鼻不止。现主证鼻衂血,
眩晕,心悸气短,发烧步履蹒跚,口渴,大便乾,小便黄赤,面色皖白,口唇舌质色赤,苔黄燥,皮肤扪之烙热,脉细数。证属温热病治疗失时,热邪上犯淸窍,灼伤阳络,迫血妄行鼻衂证,治以养阴清热凉血法,处方:老节地黄汤加味。
藕节30克,生地黄15克,麦冬12克,玄参15克,丹皮9克,白芍15克,炒黄芩9克,黑栀子12克,甘草3克,水煎服。
複诊:前方服5剂衂血止,脉转缓滑,诸证悉减,此係阴生火平络脉复,仍用前方去炒黄芩加生侧柏叶15克,服5剂愈。
按:《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衂血”。该患爲温邪犯肺,”肺开窍于鼻”,热邪上扰清,灼伤络脉,因而衂血不止。失血过多则心悸气短,“肺与大肠相表裹”,肺津伤则便秘,口渴,苔黄燥皆係热伤津涸之徵。治疗大法以养阴淸热凉血法焉宜,即“壮水以制阳光”之义。方中重用藕节取其甘寒解热除烦止渴,凉血散瘀止衂,血止而不停瘀;生地、麦冬、玄参益阴壮水制火凉血;加丹皮、白芍滋阴清热,凉血化瘀;炒黄芩、黑栀子清三焦之热邪。在衂血止,诸证悉减,脉转滑后,去苦寒之黄芩(过服伤胃);加生侧柏叶苦涩微寒,凉血止血,收敛络脉,以防复发。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