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大下不止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王××,女44岁 已婚 初诊日期60年4月19日。
初步诊断:急惊暴崩。
主诉:本月5日因先生从高摔下昏厥、闻讯大惊,心中暴急,阴道出血,大下不止,顺腿直流而不能动,头晕心悸,四肢发麻,有时昏迷。次日血虽较少,仍流粉水,由14日又因受凉,下午发烧发冷,恶心头疼,胸胁苦满,小便色红,下血又多,色鲜赤,现仍不淨,动辄量多。每日下午一时许,其病必发、寒热往来,头痛呕,心慌烦躁,直至深夜三时以后,始渐转轻,一週以来,天天如此。去某医院已6次,服药打针,全未见效。以往体健无病,一切正常。
诊察所见:脉息弦细而数,110次/分,苔薄白。面色澹黄,口唇发白。体温38.4℃,血压110/60毫米汞柱,血象:血色素6.5克,红细胞390万,白细胞3800。
病情分析:大惊大恐卒然来临,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血必由之,遂走而崩。恐则脾气乘之,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血下如倾如泻,心悸头晕,时而昏迷。四肢发麻,血虚不濡也,下流粉水、津液伤耗也。夫人之七情过极,必动五志之火,五志火亢,复感新邪,火邪相搏,迫血又下,其邪乘虚,热入血室,寒热头痛,胸胁苦满、噁心呕逆、随之出现。其上午安常、下午发病者,盖以衞气昼行于阳不与阴争,夜行于阴,与邪相搏,使之然也。脉证合参,血已虚而肝气鬱,热弥盛而气较衰,并且出血过多,导致贫血,表邪未解,发热不除。
治疗方法:血虚已甚,内热鸱张,情志未平,表邪未解,所幸热入血室证犹未深,而未出现谵语,出血量已不多,而势亦已不急,亟予治以澄源之法。
处方:①鲜苇根30克生黄耆18克当归4.5克菊花9克澹竹叶12克炒荆芥穗6克枯黄芩9克柴胡4.5克今天服1剂。
②柴胡6克清半夏9克枯黄芩9克鲜薑6克党参9克炙草6克嫩桂枝6克大枣5枚连服2剂。
4月21日二诊:晋前第①方,当天只烧片刻,发冷未作。第②方服完则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以及头痛等证俱除。所下之血性液亦大减,现唯觉胸次稍闷,食思不振,不时泛惠,倦怠无力,小便色仍红,阴部有胀坠感。脉息仍有弦细近駃之象。
处方:柴胡4.5克清半夏9克枯黄芩9克党参9克桂枝1.5克澹竹叶12克穀稻芽9克炙草6克鲜薑6克大枣5枚连服3剂。
4月25日三诊:前方晋1剂,血性液止,胸脘已寛,食纳已健。3剂服完泛恶除,阴部坠胀消失,小便已正常,腿较有力,唯有时身体尙感疲乏,有时心悸不宁。脉弦细之象已差。处方:照上方加朱茯神12克,连服3剂。
4月28日四诊:晋前方身体已不感疲乏,心跳心慌亦减轻,动较多时心仍悸。脉象较细,血压130/80毫米汞柱。血色素10.5克。处方:台参9克朱茯神12克酒当归9克炒白芍9克生熟地各9克炙草6克首乌藤15克焦白术9克生薑6克大枣3枚连服3剂。
人参归脾丸10丸,每晚睡前1丸。
汤药服完,继服丸药,病当愈,节气戒劳,则无忧矣。
此桉暴惊大恐,卒然动中,素健之躯,立即突崩暴下。精神因素对机体之损伤,竟有如此之速而且剧者,尚不多见。正当血耗津伤,又遭新感,而热入血室者,更不多见。因思血不自动,因火而动,火不自生,因恐因惊,今此火与外邪相搏,乘虚而热入血室,血之流溢不止,体之寒热不休。一般认爲崩漏而身热者,是因血病气蒸,阴血愈不得宁,交相爲虐,较爲难治。崩漏脉数疾者,乃以气疾动血益甚,亦较难治。当此血虚已甚、热入血室、情志未平、表邪不解之情况下,把握住出血量已不多,势亦不急的这一有利条件,探用了澄源之法,在当归补血汤的基础上加以解表清热,当挫其病势之后,则急于治疗熟入血室,不然恐其发展至深、致生他变。一剂药后,表邪解,续晋二剂、血室热情。第二次复诊出血已轻但尚未尽止,只犹觉有胸脘稍闷、食慾较差,时泛恶、身乏力,阴部坠胀等证而已。当依前法,爲之署方,只一剂而血止,三剂尽而诸证除。第三次複诊只有时形疲心悸尚未尽除。又予拟方服三剂,第四次複诊则病已痊愈。血色素由初诊之6.5克,增至10.5克。遂予加减八珍,人参归脾以善其后。嘱以节气忿,戒过劳,将养一段时间,可保无虞。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