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瘕(八例)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18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症瘕(八例) 症瘕是妇科的一种少腹中"有块可掬,有形可徵”的疾病。病块之有定形的,坚硬不可推动的,疼痛有定处的,推揉不散的,名之爲症;病块之无定形的,推之可动的,可聚可散,时大时小的,或左或右、痛无定处的,名之曰瘕。但中医妇科在临床上常是症瘕并称,对妇女少腹中有疱块的病,皆称为症瘕。可包括卵巢囊肿及畸胎瘤,子宫肌瘤、轮卵管积水,异位妊娠,盆腔炎疱块等。现代医学对这类的病多主张手术治疗,中医则根据辨证施治,亦可将病块化归乌有。 (一)王××女29岁河北人已婚初诊日期:59年4月3日。 初步诊断:症瘕(左侧卵巢囊肿)。 主诉:二十多天以前,发觉下腹左侧有块物,不痛不胀,只于走路时觉有不适,饮食如常,小便难,大便正常,夜寐多梦,近几日来感觉食慾不振,纳差。月经週期尚无大异常,经量中等,每次持续四天,唯经色黯黑而有块,经前腰腹痠痛,经来即减。素常无白带,末经是旧曆二月初九日。足月生产一胎,现已九岁,以后迄今未妊。常感肢体痠软。 曾经在本市某医院妇科检查,诊断爲卵巢囊肿,谓必须开刀手术治疗,本人不愿动手术,故来本院,希望服中药治疗。 诊察所见:面色黄而无华,于少腹左侧触得块,较大而硬,有如儿头,推之不移,无压痛。.舌质较澹,苔白,脉息弦数,按之无力,右手更微。附内诊检查记录:阴户:经产式;阴道:畅通;宫颈:縻烂,发红;宫体:偏右较小;附件:右侧(-),左侧触及囊样组织,约18×16×10(厘米)大小,无压痛。印象:卵巢囊肿。 病情分析:据腹中块物,大如儿头,盘底牢固,块体坚硬,推之不移,位于冲任,是积也。夫积虽非一端,究之无非气聚于先,而血凝于后,积渐而成。初无所苦,日以益大,至其体大重增始觉不适。脉证合参,可知肝鬱较甚,而脾气寝衰爲积之成因,气较亏弱,而血亦虚损,乃痼之所害,苔虽白而不腻,且带下无多,说明湿非甚重,脉虽兼数,而按之无力,足证热非爲实。 治疗方法∶病属实而肝气尙鬱,体气转弱而脾胃亦虚,不胜遽攻,亦难骤补,因拟攻补兼施之法,扶脾胃以益气,调营衞以活血。处方:秦当归6克京赤芍9克川桂枝4.5克云茯苓9克桃仁泥9克粉丹皮4.5克黄耆9克扁蓄草9克澹乾薑1.5克。连服3剂。 4月6日二诊:药后未见明显效果,最近一次月经已过去20天,脉证一切如前,食眠均可,大便自调,小便量少色黄不畅,再依前方,稍事增减。 处方:秦归尾9克京赤芍9克嫩桂枝4.5克云茯苓9克桃仁泥9克刘寄奴4.5克粉丹皮9克黄耆9克甘草梢6克京三稜3克蓬莪术3克扁蓄草12克醋炒锦纹片3克乾薑1.5克连服3剂。 4月10日三诊:晋前方府行次数增加,日二、三次,但无不适,小便仍少而黄,溺时较困难,口乾、齿龈肿痛,刷牙时出血,飮水多,食量增加,自扪块较前缩小,预计16日左右印届月经週期,脉息仍弦数,但按之已较有力,仍右弱于左,再依前方,稍事增损之。处方:当归尾9克京赤芍9.克嫩桂枝3克云茯苓9克粉丹皮4.5克桃仁泥9克生库耆9克甘草梢9克京三稜4.5克蓬莪术4.5克刘寄奴4.5克篇蓄草15克乾薑1.5克醋炒锦纹片4.5克连服3剂。 4月13日四诊:脉证大体如前,块已缩小,小便之量较前已多,色亦转澹,大便稍形溏薄,全身无何不适。经期欲届。 处方:仍照原方,续服2剂,月经来潮,酌情再爲更方。 4月14日五诊:今早月水来潮,小腹痛而略胀(以往月经来时小腹亦痛但不胀),身感恶寒,稍有咳嗽,脉息无显着化。 处方:照原方加五灵脂15克,醋炒透,令烟尽。黄酒60毫升分2次兑用(前药尚存1剂,只取新加之药,同煎服之)。 4月15白六诊:小腹已不痛,口亦不乾,恶寒咳嗽俱减,月经颜色较前好转,唯出现含有黑块。 处方:照前方五灵脂再加6克(炒法同前),连服3剂。 4月18日七诊:此次月经仍是持续4天,昨已去尽,病块虽云自扪觉小,但触诊其缩小程度、速度变化不大、依前方略事损益。 处方:当归尾12克京赤芍9克川桂枝6克澹乾姜3克云茯苓9克染花饼6克桃仁泥9克库黄耆9克篇蓄草12克粉丹皮6克京三稜6克蓬莪术6克刘寄奴9克醋锦纹9克内金18克连服3剂。 4月21日八诊:前方晋后,少腹感有微痛而不适,但其块处无何感觉,体力饮食:二便均无变化,脉息仍形弦数,右侧较爲细弱,两寸按之皆微,说明气血尚非充沛,仍须注意不得过行攻伐。处方:当归尾15克京赤芍9克川桂枝6克内金24克澹乾薑3克染花饼6克桃仁泥9克库黄耆9克篇蓄草9克刘寄奴9克云茯苓9克粉丹皮6克京三稜6克蓬莪术6克炙甘草6克醋锦纹9克连服3剂。 4月24日九诊:晋前方,少腹感痛,主要痛在皮例,自扪块物有上移之势,小便先黄后赤,曾有一次府行如痢疾样便,食纳正常,口乾多飮,馀无异常化,脉细弱微弦近駃,苔薄白。 处方:当归尾15克鸡内金15克川桂枝6克云茯苓9克赤芍6克桃仁泥9克小木通9克染花饼9克粉丹皮6克生耆9克焦白术9克京三稜4.5克蓬莪术4.5克醋炒锦纹片4.5克鲜薑6克连服2剂。 4月29日十诊:晋前方后,少腹感痛,块处亦感有微痛,咳时亦牵及症块作痛,但不甚剧,脉息弦数、右手微浮,左较弱,舌质红润无苔,药力已达病所,拟方製丸,一鼓作气以消之。 处方:当归尾30克鸡内金30克川桂枝15克云茯苓15克赤白芍各9克桃仁泥15克西红花9克粉丹皮15克篇蓄草12克小木通12克生库耆15克土白术15克京三稜9克蓬莪术9克云母粉9克醋炒锦纹片15克共爲细末,神煳丸梧子大,每服9克,早晚空腹各1次,红糖水送下。 6月2日十一诊:丸药行将服完,自扪块日渐缩小,触诊确实缩小很多,一切均无所苦,脉息仍较弦细,仍服丸药。 处方:照前方加西红花15克,粉丹皮9克,京三稜15克,蓬莪术15克,醋炒锦纹片6克,云母粉15克。製法服法均如上方。 7月23日十二诊:自述病块已无,触诊确已不复触及,几若足球大小之肿物,已消失于无形矣。正値经期,一切均无所苦,告以暂不服药,经水淨后,再作检查。 8月3日十三诊:经水淨已十天。检查记录:1腹壁检查:两侧柔软均等,并无异物触知。 2内诊检查:宫颈:略糜烂,发红;宫体:偏右,较小;附件:左侧触及囊样组织,约3×2×2大小,无压痛。嘱停药两週后,再来检查。 8月18日十四诊:内诊检查,子宫附件:两侧(-)(左侧之囊样组织未触及〕。 本例症瘕,块体较大,腹诊触之,大如儿头,依攻补兼施,温经达络的治法,由始至终,无大变动。在第四诊时患者主诉:“自扪病块较前缩小”,说明药力已开始显效,至4月21日第八诊主诉"晋前药后小腹感有微痛而不适”,虽其症块处无任何感觉,但这也是药 力欲达病所,开始与块要作斗争的一种表现。4月24日第九诊主诉"晋药后,小腹疼,自扪病块有上移之势,并曾下有痢疾样脓血便一次”。在4月29日第十诊主诉”症块处已感到疼痛,咳时亦有引痛”,说明这都是药力逐步深入到病所的一些现象。把握时机,增强药力,乘胜前进,促其吸收,至7月23日第十二诊,消殆尽,遂嘱”暂不服药”,盖本“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的治疗原则,”勿使过之,伤其正也”。共诊治十一次后停,计共服汤药22剂,丸药两料,自扪病块已无,腹壁检查,两侧柔软均等,并无异物触知,最后内诊检查,两侧附件阴性,左侧之囊样组织未触及。几若足球大小之卵巢囊肿,竟消散于无形矣。 (二)杨×女33岁已婚初诊日期:61年10月6日。 最后诊断:症瘕(右侧卵巢囊肿)。 主诉:患两侧卵巢囊肿,左侧有拳头大,右侧有胡桃大,曾于59年6月底,经某医院手术,将左侧之卵巢摘除、右侧之囊肿剥除(即留下了部分卵巢)。最近三个月来,右侧卵巢又发现囊肿,经医院检查,证明如鸡卵大。又经某医院检查:右侧卵巢囊肿,3.5×3.5(厘米)。据闻本院妇科不开刀能治愈很多卵巢囊肿,我不愿再开刀了,故特来诊治云。 平素月经前赶后错,无有定期,大抵参差于7~8天之间,上次月经前11天,此次于9月11日来潮,又错后5天,色量尚正,持续3天,经行前后腰腹胸胁皆无苦,唯觉形倦神疲。平日白带稠黏,量不太多,近来感觉右胁及脘次有时疼痛,睡眠不良,日前曾患腹泻、今已痊愈,饮食如常。 诊察所见:脉息弱弦兼滑近駃,右寸力微96次/分,舌澹苔白,语声轻微,精神不振。 病情分析:证为症瘕,脉弱弦近駃而兼滑,气逆血留,壅滞成积。唯精神不振,语声低微,而脉右寸无力,此当属精气式亏,右脇脘次时痛,睡眠欠佳,乃又爲肝胃失谐,胃不和则卧不安而难于酣寐。关于卵巢囊肿之诊断方面,鉴于业经首都技术条件设备俱佳的两大医院检查证明,故本院未再作内诊。 治疗方法:根据上述邪实正虚情况,拟予“去病之中佐以扶正”的攻补兼施法,所谓“小虚者,三分补而七分攻也”。 处方:刘寄奴9克篇蓄草12克煅云母6克醋军炭6克云茯苓9克嫩桂枝4.5克粉丹皮6克赤白芍各6克桃仁泥 4.5克醋三稜4.5克别直参3克炙甘草6克连服3剂。 10月10日二诊:晋前方,右胁及脘次之疼痛减轻,睡眠已好转,但腹又作,日二、三行,腹无痛。昨(9日)晚月经来潮,量尙正,唯较褐,并夹有黏如鼻涕样物,除周身乏力别无所苦。脉息弦滑近駃、右手校细,舌苔薄白。患者称:已决定明日去南部,请酌拟汤药、丸药各一方,以便常服。 处方:①刘寄奴9克篇蓄15克煅云母6克醋军炭6克云茯苓9克桂枝4.5克粉丹皮6克赤白芍各9克桃仁泥4.5克生草6克鸡内金炒12克别直参3克醋三稜4.5克(此方可常服) ②云茯苓60克嫩桂枝30克粉丹皮6克赤白芍各18克桃仁泥30克眞红麴15克共细末,蜜丸3克重,每日早晚各1丸。 62年3月8日:前方汤药约服50多剂,丸药尙在续服。月经自12月12日来潮以后,直至2月18日始再行。平时白带量多稠黏,有时回盲部及胁际疼痛。唯3月5日月汛又来,距上届仅15天,今尚未淨,量少色黑,夹有烂肉样物,现少腹右侧有时隠痛,精神困倦,遇劳则便溏,食慾犹佳,睡眠尙好,脉息弦滑而数势已减84次/分右寸仍少力,舌边椽有齿痕,苔薄白。揆此情形,药力已达病所,瘀结已通,只以精力犹弱,脾土尙虚,爲今之计,宣予补气健脾,调和冲任,俟经淨后,再去检查卵巢囊肿。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焦白术9克生白芍15克嫩桂枝4.5克别直参粉3克分冲焦六15克加大蔻3克大生地9克炙甘草6克鲜薑3片连服3剂。 3月13日:月水于10日已去尽,此次带经6天,月经去后,随即白带增多,状如半生半熟之鸡子清样,不黏无臭,目前白带量已不多,少腹右侧偶尔犹有隐痛,精神有时尙较差,在乘车显簸时少腹右侧痛较甚,食慾佳,睡眠好,小便正常,大便稍溏。脉息略见弦滑,右手较细、舌苔白腻边缘有齿痕。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2克焦白术9克鸡内金9克炒焦楂炭9克嫩桂枝4.5克生橘核9克川楝4.5克血藤12克炙甘草6克鲜薑3片连服3剂。 4月7日经某医院检查证明,右侧卵巢囊肿已消失。同时又去某医院检查,证明卵巢组织已正常。末次月经上月29日,色量均正常,持续5天而尽。 此桉爲先患两侧卵巢囊肿,手术后右侧又复发,看来病的性质比较顽痼,所以治之之法,虽亦攻补兼施,然探用的是"去病之中,佐以扶正,三分补而七分攻”,并且守服至终,迄未更易,汤丸并晋之后,月汛週期仍是极不规则,平时之白带反多,尤其3月5日之月经来潮,距上次仅隔15天,表面看来,临床症状并未改善,但仔细体察,此次月经虽量少色黑,而其中夹有烂肉样物,且少腹右侧出现隐疼,据此可知达病所、瘀结已通。只以右寸之脉少力,精神困倦,精气犹形不足,平时带盛,过劳便溏,脾土尙属虚衰,于是改弦易辙,治以补气健脾,调和冲任。结果经由原来发现此患者卵巢囊肿之两大医院複查,一致证明“右侧卵巢囊肿已消失”。足见"因证议药,相体制方”,乃中医临床坚守不易之规箴耳。 (三)李××女44岁已婚初诊日期:61年3月15日。 初步诊断:症瘕(左侧卵巢囊肿)。 主诉:腹痛、胸中闷而抽痛,腰痠痛均已二三年之久,近一年多来,身体削瘦,少腹左侧有时发生剧疼,每当拂晓自扪痛处有一疱块,按之硬,发木而疼,有时大,有时小,自天扪之不太明显,亦不觉发木发硬。半年以来,经期不准,多半前愆。常犯或轻或重之失眠,尤于晚间饮水后必失眠严重。头昏眩晕,全身困乏,四肢痠懒,心烦起急,善太息,有时肌肉疼痛,发无定处。饮食如常,二便俱正。于20多年前曾先后正产两胎,俱已夭折,以后未再受孕。末次月经3月5日,色黑含有瘀块,持续五至六天,经期腰痛甚。 诊察所见:脉息弦细数而兼滑98次/分,舌苔薄白而乾。腹壁触诊,少腹左侧触及肿块,其大如拳,边缘不甚清晰,推之不甚移动。 附内诊检查记录:外阴部、阴道:发育正常;穹窿:完好,尙空虚;子宫颈:縻烂、肿大;子宫体:强度后倾,后倒,活动欠佳,近正常大,稍硬;附件:左:触及一囊性肿物约8×10×6(厘米),质硬,活动失佳;右:正常。印象:左侧卵巢囊肿。 病情分析:病爲症瘕,乃由于气先鬱而致血瘀,邪深内着,积渐成形。其脉弦细爲肝鬱血虚,兼滑主壅多,来数爲虚热。至于肝气之所以鬱,当由肾之虚,盖腰爲肾府,肾虚必腰久痠疼。水不涵木则肝气爲之鬱,证见胸中闷,善太息,筋肉痛无定处,腹中痛,头眩晕等,是其明徵。肾不上交,心营暗耗,遂出现心烦失眠,关于夜晚饮水,失眠必重者,所云饮水,係指爲茶,兴奋精神,那得不尔。木鬱必克土,健运失常,则身形削瘦,体力困乏,四肢痠软等一系列证候必然显现。由此可见,饮食虽如常,而消化吸收不力,亦徒然也。肝肾心脾相因俱病,此四者皆与冲任密切关联,由于此种妇科中的特点,所以影响到月经前,色黑有块。脉证合参,当爲脾肾两虚,肝气鬱滞,瘀转冲任,结而爲。 治疗方法:补脾肾,疏肝鬱,理气活瘀以消瘕。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2克熟枣仁18克首乌藤18克赤白芍各12克川楝4.5克制香附6克刘寄奴9克焦白术9克桂枝4.5克菟丝子12克甘草6克秦艽4.5克连服3剂。 3月20日二诊:上药服后,症有好转,胸腹之闷痛已减。头昏眩量、全身乏力,易汗心悸,夜寐不安,左少腹发硬发木等仍如前,并有抽痛。手指胀痛,心烦性急,咽乾口苦,飮后胃胀等症,时发时止。纳已佳,大便乾稀无常,日行1次,小便正常,脉息弦滑近駃82次/分,舌苔白腻。面部时作蚁走感。 处方:桑寄生30克刘寄奴9克桂枝4.5克焦白术9克製香附6克首乌藤18克醋三稜4.5克赤芍9克川楝4.5克桃仁泥9克生甘草4.5克连服3剂。 3月27日三诊:身疲力倦,面部乾燥似有虫行感等俱轻,唯头仍眩晕,左足小趾有时抽疼,左手中指及食指发胀。腹中疱块扪之已有活动感。脉息弦滑,舌苔白腻,再依前方,略事增减。 处方:桑寄生30克刘寄奴12克製香附9克人参4.5克赤芍9克首乌藤30克桃仁泥9克焦白术9克川楝4.5克炙草6克醋三稜4.5克生薑6克连服3剂。 4月3日四诊:头昏目眩以及足趾之抽疼,手指之发胀等证俱减,身仍疲倦,面部乾燥尙稍有虫行感,腹中病块扪之觉小,夜间小便少而不畅,脉息弦滑,寸力较弱。 处方:照原方再加篇蓄9克,竹叶9克,连服6剂。 4月10日五诊:据述因事忙前方只服3剂,身体之疲倦较差,面部之乾燥似有虫行感亦减,手之中指晨起尚有胀感,足跟晚上有轻度胀疼,按之有凹痕,两腿有筋急酸痛之感,以大骽外侧重。腹内之病块服药后觉有动感,二日来夜间又觉小便不畅。脉息仍弦滑,但寸弱之势已减。 处方:桑寄生30克刘寄奴9克桃仁泥9克製黄精18克篇蓄12克焦白术9克蓬莪术4.5克醋三稜4.5克宣木瓜9克炙草6克红花6克赤芍12克玉竹9克鲜薑6克连服3剂。 4月17日六诊:晋前方两骽筋急痠疼已减,腹中漉漉作响,病块处时有微疼,并感跳动,自谓更觉有活动之意。唯晨兴手之中指仍发胀不能握拳,入暮足跟仍形浮肿,按有凹痕,小便尙不多,夜间仍欠爽。脉息弦滑。药力已达病所,再依前方以增减之。 处方:桑寄生30克刘寄奴9克赤芍9克桑桂枝各4.5克篇蓄15克焦白术9克桃仁泥9克人参4.5克竹叶12克鲜薑6克连服6剂。 4月24日七诊:服上药二剂后,腰痠痛,头晕耳鸣,鼻乾,口渴思热飮,食后胃脘阻闷,心悸气短,心烦易急,嗳气腹鸣,二腿转筋,夜寐不安、乱梦纷扰,这些症状群相出现,足跟底仍稍肿,继续服至五剂,于22日月经来潮,量少色黑,今仍未见多,上述症状相继皆减,至此始知乃经前反应,所喜者病块逐渐削小。脉弦两关独盛88次/分,舌苔微黄腻。 处方:照前方去人参,加红花1.5克,山楂肉15克,连服6剂。 5月3日八诊:四月份月经一直色黑量少,持续4天而尽。近来大便次数较多而溏,有轻微头晕耳鸣,以及脘胁胀闷,左手食指筋紧而痛,两足跟疼,病块于夜晚扪之已小多矣。脉息又出现弦滑。 处方:桑寄生30克刘寄奴9克焦六15克桑桂枝各6克宣木瓜12克焦白术9克醋三稜4.5克蓬莪术4.5克首乌藤18克赤芍9克炙甘草6克鲜生薑6克连服6剂。 5月12日九诊:头晕耳鸣极轻,左手食指之疼已减,前晚腹泻,今朝已和,唯尚身体疲软,食思不振,睡眠不良。病块较上次无大变化。脉象弦滑。 处方:桑寄生30克首乌藤18克赤芍9克焦白术9克桑桂枝各4.5克焦三仙30克大熟地9克川楝肉4.5克炙甘草6克鲜薑6克连服6剂。 5月19日十诊:纳量已增,睡眠已好,唯尙两足小趾抽疼,足跟肿,左手食指晨起抽痛,病块扪之仍如前次。近大便消化不太好,小便不太多,屡有尿意。脉沉弦两尺之力不逮。 处方:桑寄生18克嫩桑枝9克赤白芍各9克嫩桂枝4.5克刘寄奴9克篇蓄草12克醋三稜4.5克醋蓬术4.5克伸筋草9克木瓜9克连服6剂。 朴硝60克小茴香15克布兜熨病块处,3剂。 5月26日十一诊:手足抽痛,足跟疼俱轻,病块处近来每日有 二三次疼痛,小便仍量不多行不畅,月经已逾週期(末经4月22日)今尚未行。脉弦滑尺中仍不足。 处方:桑寄生50克赤白芍各9克川断12克桑桂枝各4.5克刘寄奴9克澹竹叶12克小木通6克宣木瓜9克伸筋草9克红花6克焦白术9克炙草6克连服6剂。 6月2日十二诊:手足抽痛足跟疼益减轻,小便频而不畅,大便每日二、三行,便前腹痛,病块自扪之益觉活动,但消减不如5月3日以前明显。月经仍尚未行,脉息弦滑尺中微。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5克赤白芍各9克篇蓄15克宣木瓜9克焦白术9克刘寄奴12克桃仁泥9克红花9克桂枝4.5克丹皮末3克分冲鲜薑6克连服6剂。外用药再加朴硝30克,用法同前。 6月7日十三诊:3日晨经至,第二日量特多,从昨天已渐少,色黑块不太多,小便已畅而不频,此次经前只左手食指抽痛,足跟仍肿疼,腰疼口乾,大便一日三行,消化不好。病块处按之不甚痛。脉息弱弦。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5克澹竹叶9克大枣冬9克大熟地9克川楝肉3克焦白术9克丹皮末3克分冲炙草6克鲜薑6克连服6剂。 6月14日十四诊:月经今已去淨,(此次持续10天)腹中病块扪来已大见缩减,按之亦已无痛,手指足跟之抽痛已很轻微,唯腰腿之酸楚尚较重,口乾仍未尽除。饮食如常,大便业已正常,小便于蓄尿时憋胀殊甚,但溺时尿量并不甚多。脉弦但已不弱。病块已大见缩减,再依前方稍事增损。 处方:照前方加狗嵴9克,桂枝3克,桃仁泥6克,连服6剂。6月21日十五诊:腹中病块夜间自扪已无,当蓄尿时其搘胀难忍之苦亦无所觉,晨间病块尚能扪及,小极软甚,按之偶痛轻微,腰腿仍痠楚,手指足跟尙不时轻微抽痛。近感新邪,口乾咳嗽,腹胀不舒。脉息弦而微浮近駃。 处方:篇蓄草12克忍冬藤12克紫全苏9克製香附9克赤芍9克桃仁泥9克大冬12克焦白术9克川断肉9克丹皮4.5克炙紫苑9克鲜薑6克连服6剂。 朴硝90克小茴香30克共纳袋中熨患处,3剂。 7月5日十六诊:前方晋3剂,新感解,脘胀除,咳嗽及胯痛均减,病块昼夜扪之皆无。自外感之后,黏痰较多,头晕,眼眶疼,口渴引饮,原本失眠已愈,近来又复寐少梦多,大便稀薄。经水又逾期未行(末经6月3日),带下甚多,舌苔薄而微黄,脉息弦而近駃。腹壁触诊:两侧柔软均等,无肿块触知。 内诊检查:外阴:经产型;阴道:畅通:宫颈:中縻;宫体:重度后倾后屈,活动欠佳,正常大小,质中;附件:两侧左侧卵巢囊肿已消失。 处方:冬桑叶9克合欢花9克赤芍9克炙紫菀9克桃仁泥9克丹皮末4.5克分冲桑桂枝各4.5克川断9克焦白术9克製香附6克萹蓄12克鲜薑6克连服3剂。 此桉癥瘕,肾不养肝,木失条达之性,肝木乘脾,脾失运化之常,脾传之肾造成恶性循环,更由于肾不上交,心营暗耗,于是肝肾心脾相因俱病,而又影响冲任失调,月经变。故兼症相当错综複杂。在治疗过程中,6剂药后,腹中疱块自扪已有活动之意,说明病已有知,五诊之后,腹中作响,病块微痛,感觉跳动,显示药力已达病所,由4月17日到5月3日这一阶段,癥块逐渐消减,大有病势节节败退、指日即可全消的情形。但从5月3日以后,直到6月7日竟无明显进步,迨6月7日以后,块才大见缩减,至21日则消到自扪小极软甚,7月5日腹壁检查"两侧柔软均等,无肿块触知”。内诊检查"左侧卵巢囊肿已消失”。 中间所发生之停滞不前,推之以理,当因,此初成是由于肾不养肝,气滞血鬱,留而成形。成之后,肝木乘脾,"脾受肝邪,气逆有积”。嗣又脾传之肾,“脾传之肾,少腹寃热而痛”,气不得伸。如此层层扃闭,所以攻之较难。历时四个月,诊治16回,服药70帖,始消之归于乌有。足见病无常形,医无定法,务在随机策应,以合机宜。 (四)高××女37岁山东人已婚初诊日期:59年12月14日。 初步诊断:癥瘕(子宫肌瘤);子宫脱垂(二度);泻利。 主诉:从53年初,发现脐下稍右扪之有块,有时微痛,以爲有孕,但未停经,月水仍以时而下,青蛙试验阴性。迨五六月后毫无胎动感觉,逐去××市立医院检查:诊断爲子宫肌瘤,已有妊娠三四个月子宫的大小,谓须住院手术治疗。患者因怕手术而不愿去治疗。腹中之块,有增无减,至58年1月份(旧曆腊月初六日)因洗衣服端盆用力过剧,阴道血水下流,有时下有血块,随脱下一长形肉样物,(检查爲子宫二度脱垂),经中医治疗阴道出血渐愈,而子宫脱垂依然如故。在9月间忽有一天出现少腹疼,翌日则腹胀如鼓,疼痛难忍,经治转轻,于10月13日开始大便下有白浓,日三四次,腹痛肠鸣,里急后重。病块日益增大,身体逐渐虚羸,每当月经来时,病块则更觉增大,扪之恍若半个西瓜。平时腰腹疼痛下坠,月经週期不准,经量多,经期长,末次月经11月12日,今尚未行,前会有四个月一行之时。昨晚突发战慄,体表炙手,身感恶寒,心内发热,鼻塞头疼,心跳气短,大便每日3次,杂下白沫,小便色黄。 诊察所见:面色萎黄,舌澹唇白、苔薄白中心剥,色较红,体温38.6℃,脉息弦数鼓指,按之两寸式微。腹诊:皮肤燥热,脐右稍下方有肿物触知,形圆隆突,大若成人之头。内诊:外阴:(-);阴道:前壁膨出;宫颈:二度脱垂(前唇);子宫:14周±大小;附件:双侧(—)。印象:子宫肌瘤,子宫脱垂(Ⅱ)。 病情分析:癥积结于少腹,大若成人之头,盘牢坚实,隆起如阜。脉来强弦,此由肝木鬱甚,血气结于胞中,又以过劳伤气,冲任损伤,初则血水淋漓,既而阴挺下脱,更加饮食不节,肠胃乃伤,胀痛难堪,下利脓白。病延六载,气血自然两亏,故双寸脉微,气短心悸,唇白舌澹,体就虚赢,阴液有伤,中剥苔白。夫肝鬱既强,木必乘土,脾爲之虚,湿气日盛,故面浮骰肿,颜色萎黄,腹痛肠鸣,形肉消瘦。正气寝衰,邪势猖,因而积日以益大,体气日以益微,外邪侵袭,受如持虚,日来之恶寒战慄,鼻塞头疼,新感之所伤也。病纒至此,脾衰肝鬱,气血俱虚,惑积日大,又伤新感,乃成邪实而正虚。 治疗方法:当此之时,大补无益,纯攻不能,只有遵循养正祛邪之法,和营衞调气血,并宜先医卒病,以疏新邪。 处方:鲜苇根30克忍冬藤15克太子参4.5克白芍9克嫩桂枝4.5克焦白术9克云茯苓9克甘草6克鲜薑6克大枣5枚连服2剂。 12月16日二诊:服上药后,诸证减轻,发热恶寒已罢,惟有咳嗽痰少,心跳气短,小便黄,大便稀带有白沫及脓样物,腹之胀痛下墬已极轻微。 今天早上,月经来潮,量少色红无块,后腰痠痛,睡眠不实,飮食欠佳,其他仍如常,脉息略弦近駃,两寸乏力。 处方:太子参6克炙黄耆12克小茴香3克五倍子3克炙升麻4.5克大乌梅3枚嫩桂枝4.5克云茯苓神各9克焦白术9克炙草6克鲜薑6克大枣5枚连服3剂。 12月19日三诊:月水今已无多,此次未感腹痛,大便已大好转,每日减至二行。腰仍痠痛,心跳气短,小溲仍黄。服药之后,腹有热感,自察脱下之物已缩小如乳头然,唯日来面部虚浮较爲明显。脉息弦数鼓指,两寸犹欠力。 处方:太子参6克炙黄耆15克小茴香3克五倍子3克炙升麻6克大乌梅3枚焦白术9克云茯苓9克云茯神15克桂枝4.5克炙草6克澹竹叶9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6剂。 12月29日四诊:面部及下肢之虚浮已除,咳痰气喘大减,服药期间大便减至每日一二次,停药则次数又较多,仍下白沫,腰痛较减,纳量已增,唯脱下之物仍如上次,未再显缩,少腹尙有墬感,块依然,脉息弱弦,两寸犹微。 处方:桑寄生15克川断9克太子参9克炙黄耆18克五倍子4.5克炙升麻6克云茯苓神各12克焦白术9克薑川朴6克炙甘草6克四神丸9克分2次随药吞。连服3剂。 外包桂枝茯苓丸18克,分3次每日1次。 60年1月2日五诊:腰痛、腹胀重坠等证俱大减,大便已不频,每天只2次,有时尚杂白沫,已不太稀,脉如前,但两寸之微差。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肉12克太子参9克炙黄耆15克五倍子4.5克茯苓神各9.克焦白术9克薑川朴4.5克炙升麻 4.5克炙甘草6克四神丸9克分2次随药吞。 外包桂枝茯苓丸18克,分3次每天1次 1月6日六诊:晋前药腰痛更减,唯腹痛加重,重坠胀满亦增,便稀薄,杂下白沫,日三行,子宫脱垂流出有水,昨日前晚均现面部虚浮,今日已退,睡眠不良,饮食欠佳,咳嗽犹末尽除,全身无力。脉息弦数无力,两寸沉,舌红少苔。 处方:桑寄生15克茯苓皮15克焦白术12克澹乾薑4.5克五倍子4.5克太子参6克炙黄耆9克薑川朴4.5克炙升麻3克炙甘草6克四神丸9克分2次随药吞。 外包桂枝茯苓丸9克,分2次每天1次。 1月25日七诊:咳已轻,经血已止(月经去年12月16日来潮,断续淋漓汁一个月另九天)腹中积依然,大便仍有白沫,每天2~3次,脉息无大变化。 处方:桑寄生15克土炒白术12克太子参9克云茯苓9克桑白皮15克炮薑炭6克炙黄耆9克苡薏仁15克包升麻4.5克炙甘草6克鲜薑9克大枣七枚连服5剂。 桂枝茯苓丸5丸(3克丸)每次1丸。 2月2日八诊:咳轻但仍阵发而有白痰,大便每天2次,有时已成形,仍有似脓样白沫,子宫脱垂未显再度上缩,腰腹微痛、脉息如前。 处方:桑寄生18克土炒白术15克桑白皮15克太子参9克茯苓12克炮薑炭9克化橘红9克苡薏米15克包升麻 4.5克生山药15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3剂。 2月5日九诊:便下之脓性物已少仍有白沫,便已成形。腹中块触之较小。腹内甚舒适。子宫脱垂仍未再显上缩,有时出水少许。腰腹在不累时已不感痛。咳轻尙有痰。脉息弦数无力,两寸已扬。 处方:桑寄生18克桑白皮18克薏苡仁18克包土炒白术15克云茯苓15克生山药15克太子参9克炮薑炭9克化橘红12克升麻4.5克鲜薑9克大枣7枚连服3剂。 2月8日十诊:咳已几无,痰亦少,大便一日二行,虽仍杂下白物如脓,但量大减少,便能成形。阴挺下脱仍不时有少许液体流出。腹内甚舒,纳量较增,唯尙不甚知味,下肢晚间偶有浮肿时。脉息同前。 处方:苡薏仁30克包生桑白皮24克土炒白术15克太子参9克川断9克云茯苓15克生山药15克炮薑9克製附子3克升麻4.5克陈皮4.5克柴胡2克炙甘草9克鲜薑9克大枣7枚连服4剂。 桂枝茯苓丸仍照服。 2月12日十一诊:咳嗽几微,腰痛大减,府行白物益少,阴挺下脱及腹内块均减小,惟凌晨面浮,薄暮足肿,带下如水。脉息弦数,舌质澹,苔白腻。 处方:云茯苓15克桑白皮24克薏苡仁18克生山药15克川断9克太子参9克土炒白术9克桂枝梢3克炮薑炭9克升麻4.5克黄耆9克炙草9克鲜姜9克大枣7枚连服4剂 2月16日十二诊:13日经水至,期已准,此次量多有块,并有较大血块流出,腹无苦,大便有时仍溏,偶尚带有很少脓白,坐久腰尙微痛。脉息弦势已差。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9克杜仲炭9克焦白术12克云茯神15克炮薑炭9克升麻4.5克黄耆12克建莲肉15克生山药15克柴胡1.5克鲜薑9克大枣7枚太子参9克生桑皮15克连服3剂。 桂枝茯苓丸照服。 2月23日十三诊:今经血已基本去淨,大便有时仍带少许脓白,腰痠较轻,身感疲倦,腹部两侧稍有不适。脉同前。 处方:照上方,桑寄生,生桑皮再各加6克,连服3剂。 桂枝茯苓丸仍照服。 2月29日十四诊:经血尚有少量,今早又下有血块,子宫之下脱、腹内之疱块均更缩小,患者因又有血块流出,恐再淋漓不断而担心。昨天大便只一次而成形且无脓白,此数年未有之现象。脉同前。处方:照前方加苎麻根15克,连服3剂。桂枝茯苓丸仍照服。 3月1日十五诊:药后血淨,一切证候好转,近数日大便已每天一次,腹中之藏块,脱垂之子宫俱逐渐减小。处方:照上方续晋3剂。丸药照服。 3月8日十六诊:昨天阴道又见血少许,今晨量较多而有块,少腹微痛,距离週期尚欠5天。腹中块处偶觉有发热及刺痛感,子宫之脱出显着缩小。大便已趋正常,每天一次。脉象略弦,两寸力犹不逮。 处方:桑寄生15克川断9克皮苓9克焦白术9克党参9克黄耆9克杜仲炭9克当归6克砂仁4.5克薏苡仁15克炙草6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3剂。 丸药仍照服。 3月12日十七诊:月经已渐少,腹中块扪之已小多。子宫下垂益见上缩。日前大便中又夹杂白物少许。每天如不过力操作,腰已毫不觉痠,一切皆大好转。脉同前。 处方:桑寄生15克川断9克太子参9克生山药18克建莲肉12克焦白术9克炮薑炭6克汉防己9克朱茯神12克霜桑皮18克升麻4.5克柴胡2克黄耆9克薏苡仁18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3剂。 丸药仍服随药吞。 3月21日十八诊:腹中癥块益觉小,子宫下垂较前未见显缩,大便偶有白物极微,常感心慌无力,操作稍累腰部则楚,脉息如前。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肉9克太子参9克生山药18克焦白术9克炮薑9克云皮15克炒白芍9克霜桑皮15克黄耆9克薏苡仁18克升麻4.5克川桂枝4.5克北柴胡3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3剂。 桂枝茯苓丸6丸,每次1丸随药吞。 3月29日十九诊:大便正常,已无脓性白沫,腹内块益形缩小,腹部时有阵发性热痛。子宫脱垂之上缩不如前半月明显,不时仍有水液流出。身体尚感无力,小便色黄,月经逾期,今尚未见。脉息两寸仍虚。 处方:太子参9克焦白术9克秦当归9克陈皮6克炙草6克炙黄耆15克黑升麻4.5克北柴胡3克澹竹叶9克鲜薑9克大枣7枚连服3剂。 今经腹诊,触及肿物大如馒头。自二月初块日渐消小,两个月来已消其大半,并且一年半之利,今亦向痊。脾气渐复,化源渐充,虽可任增加消积之力,以促块之加速吸收,但因有子宫脱垂,所以不能顾此而失彼。再拟丸。配合常服。 处方:老红曲15克焦六麴9克製香附9克山楂肉15克莱菔子9克大川芎9克炮甲珠6克紫脑砂9克。共爲细末,糯米饭丸,如小豆大,朱衣,每服3~5丸,日2~3次。 4月5日二十诊:3月29日经水来潮,血块较少,子宫脱垂觉上缩,腹内病块益渐小。脉细弦,两寸弱。 处方:桑寄生15克川断肉9克太子参9克生山药18克焦白术9克炮薑6克杭白芍9克霜桑皮15克生黄耆15克升麻4.5克柴胡3克炙甘草6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3剂。配合上方丸药。 4月20日二十一诊:腹内病块扪知益小,惟子宫脱垂之还纳进步又不大,少腹尚感微胀。脸肿已消,在走路多时下肢尙发肿。脉同前。 处方:太子参15克炙黄耆18克焦白术12克当归6克黑升麻4.5克桑白皮15克生山药30克柴胡3克陈皮6克鲜薑9克大枣7枚连服3剂。配合前丸。 5月5日二十二诊:4月27日经水来潮,週期已正,5月2日去淨,持续6天。腹痛未作血块无多。腹内病块,几乎扪触不到。身较有力,但下肢有时仍浮肿,食思不振,子宫脱垂部分不时有水流出。脉息弱弦。 处方:太子参15克炙黄耆24克焦白术15克薏苡仁30克包煎黑升麻6克柴胡4.5克冬桑皮15克生山药30克陈皮6克鲜薑9克秦当归9克大枣7枚连服3剂,配合前丸。 5月17日二十三诊:颜面及下肢之浮肿皆已消失。月经淨后未再继续不正出血,腹中癥块扪寻已无,身体已觉有力,食思亦振,大便久已正常。唯子宫脱垂部分,比3月上半月并未显着上缩。脉已较有力,按之左手仍弦,两寸尚弱。 腹壁检查:腹部平坦柔软,并无肿物触知。 内诊检查:外阴:(-);阴道:阴道壁鬆弛;宫颈:一度脱垂;子宫:前位,较大于正常,质中;双侧(。印象:子宫脱垂。 当告知,正气已大恢复,子宫肌瘤已消失,今后将专致力于子宫脱垂之治疗,当亦不难完全痊愈。。 此桉癥瘕,在初诊当时,确实令人感觉棘手,面色萎黄,唇白舌澹,语弱声微,行徐动蹇,一望可知气血之虚,相当严重。且脐右下方,肚皮隆起很高,触及肿物,犹如半个西瓜扣在腹内;并有一年另三个月之利,便下白沫和脓液;而月经又有量多、长期淋漓不断之过多出血;更加上二年来的子宫脱垂;最伤脑筋的是目前又罹感冒。面目虚浮,有气无力,病块一直在疼,高热一直不退,卒病沉疴,互相交结在一起,纯攻不能,遽补无益,盖补之恐正未得益,而反助病邪,攻之恐邪未必去,而反伤正气。正虚邪实,诚如叶天士所云“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审愼思考,正虚邪实之瘕一病,自当“养正除积”,然此病目前又加新感,关于既有痼疾,又感新邪,则又当遵照张仲景”病痼疾又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的法则。唯具体到此桉之痼疾,乃正虚至极,邪实弥坚之瘕,其卒病却爲重型感冒,在这体质基础上之重型感冒,非同一般,治之之法,仍必须“安正祛邪”。基于上述理论指导下,拟订第一方,药晋2剂,表邪已解,卒病问题,得到解决,恰値月经适来,不但馀热未入血室,而且腹胀坠痛随之减轻。12月16日複诊着重于正虚邪实之瘕进行治疗、宗"养正除积”而偏重于养正之法,扩订第二方,3剂药后,大便之脓沫已大好转,子宫之脱垂已显上缩。至2月29日第十四诊,腹中病块,便下脓沫,子宫脱垂皆继续更加好转,尤其是大便已每天一次,并已成形,此爲数年来从所未有之现象。3月8日第十六诊,病块处偶觉发热刺疼,说明药力对块已起到显着作用,从此以后,病块日以消小。至3月29日第十九诊,病块已消泰半,由成人头大消到了馒首大小,同时病有一年有半之泻利脓沫,现已告痊,只子宫脱垂之效果比较稍差。鉴于病邪已衰,正气转胜,增加消丸剂,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俾块吸收,更加迅速。至5月5日第二十二诊,腹中病块已几乎触扪不到,月经方面亦皆正常。第23诊5月17日,腹中病块寻扪已无。腹壁检查:"腹部平坦柔软,并无肿物触知”。内诊检查:子宫前位,较大于正常,质硬中等。而有似怀孕14週大小如成人头样之子宫肌瘤,已消散于无形矣。 此桉之治疗,一直是採取”养正除积”的方法以衰病势,迨病势已衰,正气转盛,药力起到明显作用时,始增攻力,加速消癥,则若大肌瘤,而化归乌有。由此看来,治疗癥瘕,不能守一家之见,"审证贵精详,切脉要细探”消息病情,通权达变,乃获得满意效果之最有力保证。 (五)释××女47岁尼僧初诊日期:63年6月1日。 初步诊断:癥瘕(子宫肌瘤)。 主诉:自29岁出家之后,经期每即超前,20~23天一次,经来腹痛,量中等,色尚正而有血块。自两年前经绝之后,经常腹胀重,少腹疼痛,喜暖恶凉,带盛清稀,气腥色白,腰际胀,身懒形疲,常有头晕。由于过去生活艰苦,饮食失宜,以致患有胃肠病已十数年之久,目前尚感有胁下胀满,胃脘时疼,嗳气泛酸,纳后脘腹胀满,食慾不振,纳量减少,大便乾燥,二日一行,小便尙调,夜难入寐。 诊察所见:慢性病容,面色黄白,神情抑鬱,短气懒言。脉息沉细而弦,舌苔薄白。 内诊检查:子宫体增大如儿头,压疼明显;子宫颈被肿物压迫指向后方。印象:子宫肌瘤。 病情分析:该患者自从出家后,出现月经先期,痛经而下有血块。夫痛经一症,痛在经前,多爲气滞,痛在经期,多属血瘀,经前经期皆痛者,则多爲气既有滞,血又夹瘀。其神情表现抑鬱,足见由于情志不遂,难伸隐曲,以致肝因之鬱,气爲之滞,而血爲之瘀,鬱久热生,则经期超前,瘀滞不通,则经行腹痛,至于绝经之后,所出现之一系列症状,纯是肝气不舒,则木恣肆爲虐,盖以肾气衰,天癸竭,木失水涵,鬱必恣甚,气鬱转甚,血必凝瘀,故出现腹胀重墬,少腹疼痛,腰际痠胀,胁下胀满。气鬱则塞,血瘀则留,留塞日久,遂成癥结。肝气横逆,脾胃受戕;饮食失宜,乃伤脾胃,脾虚湿盛,则带下绵绵。带下质稀色白,气味腥臭者,阳不振也,平素之喜暖恶寒,形疲乏力,食慾不振,纳后运迟,以及胃病十数年,脘次时作痛,食后作胀,嗳气泛酸,并皆系之。脾虚又致化源不足,营血乃亏,心家血少则夜难入寐,阴血失润则府行乾燥。参之以脉,沉爲气滞,细乃血虚,弦主肝鬱,亦主诸痛。综上可知,病爲癥瘕,邪实正虚,肝鬱气滞,脾胃虚弱,营血不足。 治疗方法:邪实正虚,法当攻补兼施,先予疏肝理气,温阳活血,寓攻于补,以衰病势,取小建中与四逆散加味主之。 处方:①桂枝9克生白芍18克党参9克炙黄耆9克玄胡索6克製香附9克小茴香4.5克生橘核9克炙草6克生薑6克大枣4枚饴糖60克分冲10剂。 ②秦当归12克生白芍9克柴胡9克焦枳实9克丹参18克焦白术9克製香附9克鬱金9克鬱李仁9克木香6克沉香9克熟枣仁15克川朴6克火麻仁9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10剂。 以上二方,交替服用,每天1剂。 6月20日二诊:精神渐振,纳量日增,胁下胀痛已除,脘腹疼痛减轻。唯仍感腰痠头晕,带下盛多。二便尙调,夜寐稍好。苔薄白,脉沉细略弦。再依前法,酌加通。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9克焦白术9克怀山药12克陈皮9克炒枳壳6克柴胡6克炒川楝9克首乌藤18克鲜薑6克乌贼骨9克全蒌12克焦三仙18克内金9克红9克连服3剂。 6月24日三诊:晋药3剂,脘腹痛除,腰痠已减,泛酸未作,带下转轻,但脘腹腰际仍感发胀,二便自调,夜寐欠佳,舌脉同上。患者要求廉便有效之法。 处方①照前方去乌贼骨,加桂枝6克,醋三稜6克。 ②云茯苓45克桂枝30克粉丹皮30克赤白芍各30克红麴30克桃仁30克醋军炭18克製香附30克川断30克共爲细末,蜜丸6克重,每晚1丸。 丸夔连服10天,停药5天,煎服汤药1剂,依法连续服用。少腹有比较明显的阵发性腹痛时,再来複诊。 64年6月29日四诊:少腹时有掣痛,下肢发胀,腹部亦觉发胀,食慾欠佳,二便尙调,苔薄白,脉沉细而缓。 处方:台党参9克焦白术9克茯苓9克陈皮9克清半夏9克广木香3克炒枳壳6克丹参12克炙草6克生橘核12克小茴香4.5克川楝子9克醋炒锦纹片6克生薑3片连服3剂。 7月3日五诊:晋前方,昨日腹部剧痛一阵,是后痛未再作。 内诊检查:子宫体已恢复正常大小,活动,无压痛。块已尽消。 此桉癥瘕,亦爲邪实正虚,但由于虚阳不振,血脉衰乏,寒盛于下,里急腹痛,带盛质稀故探用小建中汤爲主,以和调阴阳;又由于情志不伸,抑鬱过久,始而气碍血行,血因气滞而痛经,继而塞留内着,积渐成形爲瘕,政探用四逆散爲主,以解鬱通经。缘其爲期已久,因而守方兼旬,先挫其势。6月20日複诊,精神渐振,纳量已增,胁下之胀痛已除,脘腹之疼痛亦减,遂稍樊通,"养正除积”图消癥块,第三诊6月24日脘腹痛除,腰痠日减,泛酸未作,带下转轻。但病人继续複诊具有困难,要求廉便而又有效之法,纵使治疗过程延长,亦甘情愿,于是採取常服丸药,间服汤药的办法,使药力既能保持经常不断,又能在一定时间得到适当加强,迨对病块起到明显作用时,再来複诊。至64年6月29日来複诊,少腹时有掣痛,鉴于对块已起明显作用,遂又予汤药3剂,加强扶正消积之功,以促使块迅速吸收。7月3日複诊,昨日少腹曾阵发一次剧烈疼痛。经内诊检查,子宫体已恢复正常大小,活动,无压痛。子宫肌瘤已尽消失。 (六)杨××女23岁已婚初诊日期:64年1月4日。 最后诊断:癥瘕(盆腔炎、附件肿物)。 主诉:17岁月经初潮,4个月后才来第2次,又隔半年方来第3次。从此以后,则每40~45天一行,每次持续5天左右,经色鲜红,夹有黑块,有时气味难闻,经前及经期少腹痛而不胀,经行之第一二天,痛最强烈,口渴嗜睡。结婚之后,月经情况不但无所改善,且更加平时小腹胀而常疼,有时痛起一阵比较剧烈。近一年多来,腹墬痛而又觉有冷感,腰亦疼痛,面颊手足时而发热,烦急,白带增多有臭气。两年以来,每次经前必出现鼻衂,月经去后,衂辄自止。结婚已三年多,迄未怀孕。末经63年12月30日。 诊察所见:舌质澹、苔薄白、脉象弦数、搏指较有力。 病情分析:晚发月经,初潮之后又一向经迟,当爲先天禀薄,肾气之盛也迟,天癸之至则偃。经量不多,色鲜红而夹有黑块,当是阴虚气滞,"阴不足者,后期而来”,痛在经前,多爲气滞,痛在经期,多爲血瘀,其经前经期俱痛者,乃气既滞而血又瘀,剧痛夹块,盖由于此。阴虚生热,热灼伤津,津不上潮则口渴嗜眠。婚后之痛未减而胀反增,'此气滞加深,肝木横逆。脾土受戕,内湿遂盛,故白带增多。逆则气上,血随气行,因而鼻衂,更加阴虚生热,迫血上行,两因相併,所以导致两年多来经前鼻之必发不休。至于一年多来之腹冷坠痛及腰疼,则属禀弱之质,久病及肾而寒从内生也。寒热错综,虚实互见,脉证合参,主要矛盾在于肝气鬱逆,内有热而阴血虚。治疗方法:理应解鬱疏肝,养血清热,但正値经期,腹痛尙剧,自宜先予止痛调经,理气养血而佐以清热。唯以三年多来,经常小腹痛,并有时剧痛阵发,而且一年多来,又出现腹墬痛及腰疼,更参脉之弦数搏指,显现鬱逆之肝气顽强,迨经水尽后,务须进行妇检,以查妇科系统有何异常化。 处方:乾生地15克杭白芍12克丹皮参各9克盐母柏各6克川断12克怀山药15克薏苡仁12克製玄胡索6克生蒲黄6克包连服6剂。 1月15日二诊:晋上方、疼痛解,月经于1月5日淨尽,持续6天。目前带盛色白,小腹墬痛而有凉感,其他病情化不大。舌质澹红,脉象弦滑。内诊检查,附内诊记录: 外阴:婚型,发育正常;阴道:畅通;宫颈:中縻,色红;宫体:后倾,略小于正常,质中、活动欠佳;双侧:左可触及肿块约6×4(厘米),压痛(+)卵管境界不清;右(一)。 印象:盆腔炎,附件肿物。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8克刘寄奴9克生桃仁12克秦当归12克云茯苓12克川芎4.5克川桂枝4.5克益母草18克煅云母12克怀牛膝12克丹参12克赤白芍各9克老红麴15克连服6剂。 2月25日三诊:上方晋12剂,今经内诊检查,腹中惑块较缩小。唯近因气候稍冷,白带又多、质稀有味。少腹时胀而痛,自觉腹中有凉气不得排出。面颊及手足时觉发热,心中急躁不宁。舌质红、苔淨,脉弦滑。依前方略事增减。 处方:全当归12克生地9克赤白芍各18克云18克桂枝9克刘寄奴12克·丹皮9克製香附9克乾薑4.5克川芎6克三稜5克莪术6克煅云母12克老红麴12克紫河车粉3克分冲连服6剂。 4月7日四诊:上药服18剂,今经妇科内诊检查,左侧附件增厚,卵管可触清,未触到肿块。盆腔炎疱块已消失。唯有时少腹尚有微痛稍胀而凉,夜寐不实,纳佳,二便如常,舌质红、苔白,脉略弦滑。块已消,身体犹未尽复,再拟方以善其后,月经馀疾,冀并除之。 处方:桑寄生18克酒川断12克生祁艾12克小茴香6克官桂麵1克分冲当归9克熟地9克川芎6克赤白芍各9克台乌药6克首乌藤24克朱茯神12克生蒲黄9克醋灵脂9克紫河车粉3克分冲连服3~6剂。 此桉初步诊断爲原发性痛经,不孕症。不过在其脉证当中,疑似有盆腔炎,且可能较重。由于正值经期,不能检查,当时又腹痛甚剧,所以根据标本缓急的治疗原则,先予调经止痛,理气养血,兼佐清热。迨经水淨后,进行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1月15日複诊,经过妇检,果然发现有盆腔炎附件疱块,于是确诊爲"癥瘕”。当即在兼顾其肝鬱脾伤,阴虚有热,久病及臀,寒从内生的错杂情况下,而予以消藏。药晋12剂于2月25日第三诊时,内诊检查,腹中疱块已较缩小。再依前方,略事增减,又晋药18剂,至4月7日第四诊经内诊检查,未触到肿块。历时共计三个月,晋药30帖,盆腔炎疱块,已然消失。由此可见,疾病每有寒热交错,证候常是主次不同,必须分清主次,把握标本,否则势必影响疗效。 (七)徐××女27岁已婚初诊日期:60年7月18日。 最后诊断:癥瘕(结核性盆腔炎疱块)。 主诉:平时腰痠痛殊甚,身上时有阵发性轻微寒慄,少腹左侧时有阵发性腹痛,右侧无苦,白带增多,但经行腹痛反而右侧爲甚,每次月经必须服“优散痛”片以止疼,经量不多,期色尚正。曾经××妇产医院检查,认爲是慢性盆腔炎,经过注射靑霉素及电疗后,月经来潮则量更少而块多,并含有肉丝状物,腹痛越发剧烈,甚至昏厥。新近又经该院检查,认爲子宫位置无异常,而右侧有疱块,约5×5(厘米)大小,谓有结核嫌疑,但肺部透视并无异常,血沉亦不快,据云须採取子宫内膜化验。末次月经7月14日,此次腹痛仍甚剧烈,又自服“优散痛”片以止疼得以缓解,经水今日已淨,持续四天。现腰仍痠楚,身肢乏力,好困头晕,心烦急躁,少腹两侧不时尚有一过性刺痛。结婚已四年半,不曾受孕。 诊察所见:脉沉弦而缓、两尺俱微。衰弱面容,神情抑鬱,舌质澹红、两边透有青痕。 病情分析:腰乃肾之外候,平时腰痛殊甚,当属肾虚,两尺脉微则更明矣。少腹常疼,部位属之于肝,当爲肝鬱,脉见弦沉则更明矣。经行腹痛加剧,则属气旣鬱滞,血又凝瘀,盖血必由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其痛势剧烈,甚至昏厥者,乃经路受阻,壅塞綦甚则痛势必增也。阻塞既久,血不除,留滞日积,渐结爲惑,此必然之势。关于身肢乏力,面容衰弱,平素多带,好困神疲,证皆脾虚,脉息沉则更明矣。他如头晕急躁,神情抑鬱,皆肝鬱应有之徵,经少块多,舌边青紫,乃血瘀反映之候。脉证合参,病爲肝气鬱滞,脾肾俱伤,瘀阻经络,结爲瘕。 治疗方法:法宜疏肝理气,补肾健脾,兼事活瘀,以消癥瘕。唯因经水甫淨,血气未定,脏腑空虚,故除之以渐。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酒当归9克焦白术9克製香附9克生橘核9克蔻仁3克藏红花1克澹乾薑2克女贞子9克生甘草4.5克连服2剂。 8月9日二诊:腰痠痛,身乏力,神疲好困,脉息细而弱弦,月经週期欲届,末经7月14日。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当归9克赤白芍各9克生橘核9克紫蔻仁3克川楝9克炙草6克焦白术9克小茴香4.5克製香附9克藏红花1克连服3剂。 61年8月18日三诊:去年8月份经妇产医院检查,已确诊爲结核性盆腔炎,疱块爲5×5(厘米)。用雷米封,P.A.S.治疗,渐渐好转,经期较准,少腹痛轻,腰痠有时,只经期前后白带增多,周身乏力,稍有头昏,故一年来未服中药。 两週前经妇产医院複查,疱块仍爲5×5(厘米)。8月12日月经来潮,经前十天出现两乳胀疼,大便先乾后溏,便前腹痛;经来之后、腹痛又增剧、量多有块,日哺潮热,手足心烧、晨起牙酸如食梅,头而疼,心悸,目眩,月经于16日已淨,少腹两侧有一小块地方仍作痛,头仍晕疼,手足心热,心悸气短,牙酸已好,大便自调。检查:腋下、腹股沟淋巴结,可明显触及。脉息弱弦。 处方:当归9克大生地12克炒桃仁9克枳壳4.5克製香附9克川芎4.5克小茴香4.5克炮薑炭4.5克赤芍9克五灵脂9克玄胡索6克肉桂麵1克分冲连服6剂。 8月23日四诊:少腹两侧之疼痛减轻,手足心仍热。近因内服P.A.S.感觉头晕较甚,耳内轰轰作响(与心跳1致),血压80/50毫米汞柱,妇产医院嘱P.A.S.减量(每次1片,日4次),食思尚可,有时胃疼,疲乏气短。本人对靑霉素、链霉素,碘剂均过敏!脉息弱弦。 处方:当归9克大生地12克炒桃仁9克红花饼9克枳壳4.5克赤芍9克淮牛膝6克製香附6克五灵脂9克玄胡索6克川芎4.5克炮薑炭4.5克肉桂麵1克分冲紫河车粉3克分冲连服6剂。 9月4日五诊:少腹痛已极微,耳内之轰响亦减,头已不晕,唯尚形疲力倦,心悸气短,两太阳穴尚有时作痛,食思尚可,睡眠较差。经期欲届(末经8月12日),两乳又觉胀疼,但较前已轻。脉息仍有虚弦之势。 处方:当归9克炮薑3克小茴香4.5克製香附9克玄胡索6克川芎4.5克赤芍9克醋灵脂9克製没药4.5克炙草4.5克生蒲黄9克肉桂麵1克分冲连服6服。 十全大补丸2袋,每袋分3次,每日1次。 9月11日六诊:诸证俱减,唯日来工作较累,难眠多梦,颈淋巴腺肿痛,矜持稍久则头晕欲昏仆,视物不清。脉息仍较弱弦,右关及左手三部均有滑意,经欲行也。 处方:照上方加首乌藤18克麝香0.15克布包同煎,连服6剂。 十全大补丸2袋,服如前。 9月18日七诊:月汛于12日来潮,週期准腹痛轻,带经5天。头晕已轻,睡眠已好,视力转佳。唯每日凌晨眼胞发肿,移时消。脉弱弦之势已减。 处方:照9月4日方加山药18克,麝香0.15克布包煎,连服6剂。 9月27日八诊:两太阳及耳围疼痛发胀,记忆减退,视物不淸,夜间有时出虚汗,多梦惊悸,少腹两侧疼,腰痠两腿无力,纳差,小溲微黄,大便正常,舌尖红,苔薄白,脉息濡缓,按之透弦。本月21日妇产医院检查,盆腔炎疱块仍未减小,5×5(厘米)。 处方:白人参3克黄耆9克白术9克炙草4.5克麝香0.15克布包煎丹参9克生熟地各9克白芍9克当归6克菊花15克川断9克鲜薑3克首乌藤18克桑寄生18克连服6剂。 又丸药方:云茯苓18克红30克桂枝15克丹皮15克赤白芍各9克生桃仁15克内金18克麝香0.45克蜜丸3克重,每次1丸。 10月9日九诊:晋前方头晕头胀减轻,睡眠较好,精神转佳,唯太阳穴及耳前部均发胀,口渴思飮、时有心悸,腰痠,两腿无力,饮食正常,视物觉清,二便自调,起急好怒,少腹右侧疼痛。舌苔薄白,脉弦。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2克人参3克焦白术9克桂枝4.5克茯苓9克赤白芍各9克桃仁6克香附6克首乌藤9克当归9克连服6剂。配合丸药。 10月20日十诊:10月12日月经来潮,量少色黯有块,持续四天,此次腰不痠,唯腹痛较甚。昨(19日)去妇产医院检查,疱块比前较小。身倦无力,两腿酸软,头胀痛,耳鸣,每日下午发烧,傍晚后发冷,口乾欲飮,小便频数,饮食睡眠均佳。舌红无苔,脉弦左尺乏力。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2克首乌藤18克血藤15克北柴胡4.5克焦白术9克桂枝3克製香附9克云茯9克桃仁泥6克秦当归9克青蒿9克麝香0.15克包同煎连服6剂。配合丸药。 10月25日十一诊:晋前方身倦无力,午后潮热,傍晚发冷,口乾耳鸣诸证均已减轻。唯头之两侧胀痛,右乳下之肋骨有明显压疼,盆腔结核之疱块处隐隐作痛,小便频数,大便正常,飮食睡眠均可。舌红少苔,脉弦左兼沉而无力。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2克首乌藤18克当归9克云9克赤白芍各9克焦白术9克製香附9克柴胡3克肉桂麵1克分冲熟附片3克桃仁泥9克香橘叶9克麝香0.15克布包同煎连服6剂,配合丸药。 11月1日十二诊:精神好转,下午已不烧,右乳下之压痛已除。唯有时尚感无力,少腹右侧盆腔炎疱块处有时仍疼,小便多,夜间尤甚。脉息沉细兼弦,左手脉气较前已扬。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2.克山药12克云苓12克当归6克首乌藤30克桃仁9克大熟地12克柴胡3克炙草6克 九菖蒲9克肉桂麵1克分冲红花6克麝香0.15克布包同煎连服6剂。配合丸药。 62年3月9日十三诊:自以为疱块已小,诸证减轻,即可只服丸药,至11月底丸药服完。62年1月他医诊,其方服1剂半之后,即觉胃脘不舒,嗳逆频作,鼻衂出血,夜难入寐,遂停药,第二天则出现头痛咽疼,胸憋闷,喜太息,汗出,口渴欲飮,周身淋巴结皆疼,食慾不振,夜溲频多。医云感冒,予方服后头仍痛,胸仍闷,鼠蹊淋巴腺肿胀疼痛明显,两腿难以行动及弯曲,下腿胀而无力。1月30日去妇产医院检查,据称盆腔结核疱块又见增大,约7×7×4(厘米)。2月份自照去年9月27日丸药方製服。近来月汛期准,色量俱正,行经少腹两侧之疼痛已大轻。3月2日又去妇产医院检查,疱块已缩小1/2,现在约有核桃大小。目前当工作较累时,颈腋淋巴结仍疼,两腿乏力,有时卧枕侧之耳内作响,与心跳一致。末次月经,2月21~26日,仍下有膜样块物。脉息弦而尺弱。 处方①桑寄生30克川断12克炒桃仁6克红花6克九菖蒲6克製没药6克炙草4.5克製玄胡索4.5克赤芍6克焦六麴9克炒川楝4.5克麝香0.15克包煎连服6剂。 ②照61年9月27日丸药方,加製香附12克,配製如法服。 ③附录他医之药方:党参9克当归9克生熟地各9克赤白芍各9克麦冬9克连翘9克山药15克土茯苓15克橘皮叶各6克鬱金9克枳壳4.5克青皮6克炙鳖甲15克夏枯草9克生甘草6克磁朱丸6克连服3剂。 4月16日十四诊:身体容易疲倦,带较盛,经前尙有腰痠、腿胀、手胀等感,起居饮食,二便均已正常,舌苔薄白,脉息弦细而,左尺较弱。 处方:法红曲30克川桂枝15克丹皮15克赤白芍各9克云茯苓18克生桃仁15克生香附15克麝香0.5克蜜丸3克重,早晚各服1丸。 5月7日十五诊:上月26日月经来潮,色量较过去均正,少腹之胀痛已大减轻。唯经前一週身体感觉疲倦,少腹两侧疼痛,5月1日月经去淨,少腹两侧之疼痛随之消失。脉息仍有弦意,但细象已差。 处方:云茯苓18克川桂枝18克丹皮18克赤白芍各9克生桃仁18克製香附30克六神18克麝香0.9克蜜丸3克重,早晚各1丸。 猫爪草12克煎汤代茶饮之,每天一换。 7月18日十六诊:丸药已服完,5、6两月份月经,期准色量俱正,经期少腹仅有微痛,持5天经淨痛失。7月5日去妇产医院检查,盆腔结核疱块更小,仅尚有指头大。平时少腹已无所苦,惟腰尚常痠,易于疲困,过劳累时少腹两侧犹感微痛。脉息弦按之力较弱。 处方:照5月7日方加桑寄生30克,川断15克,麝香再加0.3克,製丸如法服之。 12月12日十七诊:据述11月5日又去妇产医院检查,疱堪依如指头大。谓据医生云(一直是经过这位大夫检查的);“已将近半年疱块并无发展变化,说明已吸收稳定,仅馀指头大之一点,乃贻留之疤痕也,病已愈矣。今后应进些富于营养食物,精神体力均勿过劳,促其更加稳定,则无虞矣”。平时体外腹内一无所苦,月经亦均正常,面容丰润,精神饱满。此次之来複诊主要是爲了解决不孕问题。此桉是60年7月18日开始治疗,但只複诊一次,服药5剂,即未来续诊,当时虽有结核性盆腔炎之可疑,尙未确诊。主要病情表现爲痛经严重,盆腔有5×5(厘米)疱块。直至61年8月18日,相隔一年之久,又来治疗,此时已确诊爲结核性盆腔炎,疱块仍爲5×5(厘米),痛经仍相当严重,并且增加了经前十天两乳胀痛,经后少腹两侧局限作疼,手足心热,说明肝鬱加深,阴伤势重,虚热内生,正虚邪实。 治疗之后,从9月11日第六诊的"诸证俱减”可以看出病已显效。从9月18日第七诊当中可以看出连同痛经俱已减轻。如此相当严重之痛经,治至62年2月份即基本痊愈。 疱块显效是从61年10月19日的检查“疱块较前已小”开始; 明显见效是62年3月2日检查结果“疱块缩小1/2”,约尚有核桃大小;至7月5日检查则仅尚有指头大。但疱块在消的过程中,督一度增大,亦即62年1月30检查,疱块增大到7×7×4(厘米)。对这一度增大的解释,有两种可能:①不适宜的药力刺激,即62年3月9日第十三诊中所附之他医药方,吃药不受,3剂药只吃了1剂半,部出现许多不良反应。但此方与余方之所殊者,只不过土茯苓、炙鳖甲、连翘、鬱金数味而已,此等药能否促使疱块发展如此之速?似乎不太可能。②疱块欲消之先兆,即药力已到,疱块欲消先胀,胀大亦即欲消之先驱表现。 盆腔炎之疱块相当顽固,因其由于发炎而增厚,黏连和结缔组织增生所形成,无论是烤电或药物治疗,使之消失都非常困难,尤其是结核性盆腔炎疱块,更是如此。凡是妇科医生,谅有同感。所以此例在7月5日去妇产医院检查时,疱块更见缩小,由上次之核桃大而消到指头大,据患者介绍:妇产医院检查之医生颇爲惊奇云。殊不知中医有法可循,只要熟练掌握,辨清用当,原非难治。 (八)谭××女33岁已婚初诊日期:62年10月15日。 初步诊断:癥积(两侧输卵管积水)。 主诉:一年以来,少腹两侧绵绵而痛且胀。去年曾经××医院检查,诊断爲两侧轮卵管积水,左侧疱块约5×8×4(厘米),右侧豹3×4(厘米),经过烤电治疗,并未收效,腹之痛胀依然。七年前曾正产一胎,以后再未怀孕。月经尚基本正常,末经9月22日,期准、量少、色黯黑,含有小血块。每当经期,神疲形倦,纳不甘味,腹胀。现下少腹两侧仍不时胀痛。带下色黄,量不甚多,饮食睡眠俱正,小便色黄,大便正常。 诊察所见:脉息弱弦,舌苔薄白,面色尙近正常。 病情分析:病爲癥瘕,脉见弱弦。夫弱弦之脉,多爲木乘土位,肝鬱脾衰。肝鬱则气机不畅,脾衰则健运失常,致使血气两相抑塞,津液有失流通,凝聚于脏腑之外,留着于冲任之间,渐积成形,而爲癥块,盘踞日久,不通则痛。幸喜面色尚未呈现病容,正气犹未明显虚弱。 治疗方法:体气未虚,堪予正治。经云:“坚者削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盖有形之积,正未致虚,以攻爲是。拟以理气活血,香窜定痛爲法。 处方:当归9克製香附9克生橘核9克川断9克桂枝4.5克砂仁3克赤白芍各9克藏红花1克炙草4.5克麝香0.15克布包同煎连服3剂。 10月19日二诊:晋前方少腹之胀痛皆轻,唯以药购不齐,只能服得两剂。脉息弱弦。 处方:照前方加落水沉香麵1克分冲,连服3剂。 11月20日三诊:服前药后,症状俱减,唯以停药较久,少腹又感隐痛而胀,午后较甚,腰际隐痛,时作时止,食思欠佳,二便正常。本月月经超前4天而至,较前量少色澹,含有瘀块,昨已去淨。11月5日经××医院妇科检查:①盆腔炎慢性;②卵管积水:左6×4×6(厘米),右不明显·脉弦缓,右兼细,舌苔薄白。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製香附9克藏红花1克醋灵脂6克川桂枝4.5克赤白芍各9克台乌药4.5克生橘核9克刘寄奴6克砂仁壳6克麝香0.15克布包同煎。连服6剂。 11月30日四诊:上方只服得4剂,少腹胀痛减轻,腰际隐痛亦见好,食慾亦有所好转,睡眠二便均正常,脉息缓弦,左较沉细。苔薄白。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製香附9克醋灵脂9克橘核9克赤白芍各12克砂蔻仁各3克台乌药9克桂枝4.5克大腹皮9克川楝肉4.5克甘草4.5克麝香0.15克布包同煎连服6剂。 12月11日五诊:前方晋6剂,腰际之隐痛已基本痊愈,少腹有时尚感胀痛,关于少腹两侧之疼处,近来感觉有所移动,原处已痛定无常。食慾欠佳,周身偶感无力,睡眠二便均正常。脉息弦滑,左手较弱,舌苔薄白。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醋灵脂9克生蒲黄6克赤白芍各12克砂蔻仁各3克鸡内金9克大腹皮9克台乌药9克川桂枝4.5克生橘核9克生没药4.5克麝香0.15克布包同煎连服6剂。 12月19日六诊:经水于12月12日来潮,量较增多,色正常,有少量小块,腰腹之胀痛更减轻,近四五天来有时只稍感微痛。今日上午去××医院妇科检查:盆腔炎慢性,两侧输卵管积水:左侧索条状囊肿6×3×3(厘米),(原6×4×6),右后侧肿块约3×2(厘米)。周身无力减轻,饮食较好,白带不多,夜寐不实,脉息弦滑,舌苔薄白。 处方:照上方再加桂枝1.5克,鸡内金6克,连服6剂。 63年1月8日七诊:上方共晋13剂,自元旦以后腰腹未痛,当走路急时略感隐痛,周身之无力继续减轻,饮食、大便均正,小便多,睡眠又欠佳,脉息弦滑,舌苔薄白。 处方:照上方再加蓬莪术4.5克,醋三稜4.5克,连服6剂。 2月5日八诊:从1月31日以后,右腹接近回盲部及脐上部位感觉疼痛,但痛势殊轻,周身乏力之感已极差,唯夜难入寐,睡中多梦,其他已皆正常。1月22日经××医院检查:宫颈:肥大轻縻;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尚可活动;双侧:皆可触及约2×3(厘米)大小囊性肿块,不大活动,轻压痛。印象:慢性盆腔炎(双侧输卵管积水),慢性宫颈炎。脉弦滑,右手搏指有力,尺中尚弱。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醋灵脂9克生蒲黄6克多瓜子30克赤白芍各15克桂枝4.5克生乳没各4.5克鸡内金12克台乌药6克生香附9克原麝香0.15克布包同煎连服6剂。 2月15日九诊:最近右少腹之痛轻微,左侧之疼更轻微,只尚夜睡不实,易醒多梦,一週以来,背部发软(工作累)。本月6日经水来潮,色已好转,块下较多,持3天而尽。脉弦滑,尺尚较弱。处方①照上方加醋军炭3克,丹皮4.5克,连服6剂。 ②焦六麴30克云苓30克桂枝30克丹皮24克煅云母15克刘寄奴15克桃仁24克麝香0.6克赤白芍各18克蜜丸3克重,每次1丸。 3月5日十诊:右少腹痛已极微,左侧之疼几无,唯胃脘满闷不舒,食思不振,自谓可能因爲三月份会咽下枣核所致。脉象弦滑。处方:照上汤药方加六神麴12克。连服6剂。尽剂则继服丸药,丸药服完,再去检查。 3月30日十一诊:晋前方胸脘已寛,食慾旺盛,丸药服完,昨去××医院检查,两侧之疱块尽消失。今要求解决不孕。 附3月29日××医院检查记录:宫颈:肥大,轻縻;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可活动;双侧(一)。印象: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双侧输卵管积水吸收)。 此桉癥瘕爲两侧输卵管积液所形成之疱块。61年经××医院检查:左侧5×8×4(厘米),右3×4(厘米),62年10月15日开始治疗,服药5剂之后,于11月5日经××医院检查:左6×4×6(厘米),右不明显。(据该院第二次检查12月19日之结果来看,右侧疱块还是明显存在,而此次之所谓“不明显”可能检查技术上存在问题),说明在经我开始治疗的当时疱块是:左6×4×6(厘米),右3×4(厘米)。经过两个月另五天,服药21剂之后,根据12月19日××医院的检查结果来看,左侧疱块6×3×3(厘米)(原是6×4×6),右侧3×2(厘米)(原是3×4),两侧疱块皆见消小。是后在又服药13剂,历时一个月另四天的63年1月22日经××医院检查的结果:两侧皆可触及约2×3(厘米)大小之囊性肿块。这说明经过三个月另九天,服药34剂这一阶段的治疗,病块已显着减小。此后又在服汤药18剂,丸药一料,历时一个月另24天的3月29日经××医院检查结果:双侧附件(一),慢性盆腔炎双侧输卵管积水已吸收。共计历时5个月,服汤药52剂,丸药一料,两侧疱块尽形消失。 从症状方面观察:二剂药后,小腹之胀痛俱轻,此后複诊一次比一次逐渐轻减,至12月11日第五诊时,腰际之隐痛已基本痊愈·,只少腹有时感觉胀痛,而痛处觉有移动,原痛处则痛定无常矣,足见已取得一定效果。12月19日第六诊则腰腹之痛更减。至63年1月8日第七诊则元旦以后一週来腰腹未痛。.2月5日第八诊,虽然从1月31日以后,少腹右侧接近回盲部以及脐上部,又感觉有些疼痛,但较前已殊轻。与此同时,病块已经由左6×4×6(厘米),右3×4(厘米),均消到2×3(厘米)。3月5日第十诊,少腹两侧之疼已基本向愈。至于新出现之胃脘满闷,食思不振,乃属一些枝节问题。至3月30日第十一诊,胸脘已寛,食慾旺盛,两侧病块,尽已消失。总之,疗效尙属令人满意。 此患者在初诊当时即曾谈过:治疗之目的,一方面是爲了解除痛苦,另一方面是迫切希望怀孕。在2月5日第八诊时又会说:“听人说吃麝香以后不能怀孕,不知是否眞实?”余曰无伤,麝香爲开关通窍之要药,它能内透骨髓,外彻皮毛,走窜经络,开通诸窍,主治暴痛胀急,消积聚瘕,对于诸邪深入,内病暴作,经络全有壅遏之势,诸窍皆形闭塞之时,甚至心失其主,神志爲蒙者,非麝香不能爲功。不过有的本章文献,关于麝香有治难产,能堕胎之记载,但并无绝孕、绝育之论述。况余治多人,皆数生子女,足证”服麝香以后不能怀孕”,殊属无稽谬语。只病之属虚,法当补益者,愼勿概施耳。夫输卵管积水一证,是由于输卵管发炎之后,伞端及峡部皆发生防御性闭锁,分泌物蓄积于闭之输卵管内而形成。其积水肿块吸收后,输卵管必须开通,方能受孕、否则将不可能,麝香之香窜通窍,对闭之输卵管恢复畅通,不唯无害,而利莫大焉。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