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瘕(子宫肌瘤);子宫脱垂(二度);泻利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18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高××女37岁山东人已婚初诊日期:59年12月14日。 初步诊断:癥瘕(子宫肌瘤);子宫脱垂(二度);泻利。 主诉:从53年初,发现脐下稍右扪之有块,有时微痛,以爲有孕,但未停经,月水仍以时而下,青蛙试验阴性。迨五六月后毫无胎动感觉,逐去××市立医院检查:诊断爲子宫肌瘤,已有妊娠三四个月子宫的大小,谓须住院手术治疗。患者因怕手术而不愿去治疗。腹中之块,有增无减,至58年1月份(旧曆腊月初六日)因洗衣服端盆用力过剧,阴道血水下流,有时下有血块,随脱下一长形肉样物,(检查爲子宫二度脱垂),经中医治疗阴道出血渐愈,而子宫脱垂依然如故。在9月间忽有一天出现少腹疼,翌日则腹胀如鼓,疼痛难忍,经治转轻,于10月13日开始大便下有白浓,日三四次,腹痛肠鸣,里急后重。病块日益增大,身体逐渐虚羸,每当月经来时,病块则更觉增大,扪之恍若半个西瓜。平时腰腹疼痛下坠,月经週期不准,经量多,经期长,末次月经11月12日,今尚未行,前会有四个月一行之时。昨晚突发战慄,体表炙手,身感恶寒,心内发热,鼻塞头疼,心跳气短,大便每日3次,杂下白沫,小便色黄。 诊察所见:面色萎黄,舌澹唇白、苔薄白中心剥,色较红,体温38.6℃,脉息弦数鼓指,按之两寸式微。腹诊:皮肤燥热,脐右稍下方有肿物触知,形圆隆突,大若成人之头。内诊:外阴:(-);阴道:前壁膨出;宫颈:二度脱垂(前唇);子宫:14周±大小;附件:双侧(—)。印象:子宫肌瘤,子宫脱垂(Ⅱ)。 病情分析:癥积结于少腹,大若成人之头,盘牢坚实,隆起如阜。脉来强弦,此由肝木鬱甚,血气结于胞中,又以过劳伤气,冲任损伤,初则血水淋漓,既而阴挺下脱,更加饮食不节,肠胃乃伤,胀痛难堪,下利脓白。病延六载,气血自然两亏,故双寸脉微,气短心悸,唇白舌澹,体就虚赢,阴液有伤,中剥苔白。夫肝鬱既强,木必乘土,脾爲之虚,湿气日盛,故面浮骰肿,颜色萎黄,腹痛肠鸣,形肉消瘦。正气寝衰,邪势猖,因而积日以益大,体气日以益微,外邪侵袭,受如持虚,日来之恶寒战慄,鼻塞头疼,新感之所伤也。病纒至此,脾衰肝鬱,气血俱虚,癥积日大,又伤新感,乃成邪实而正虚。 治疗方法:当此之时,大补无益,纯攻不能,只有遵循养正祛邪之法,和营衞调气血,并宜先医卒病,以疏新邪。 处方:鲜苇根30克忍冬藤15克太子参4.5克白芍9克嫩桂枝4.5克焦白术9克云茯苓9克甘草6克鲜薑6克大枣5枚连服2剂。 12月16日二诊:服上药后,诸证减轻,发热恶寒已罢,惟有咳嗽痰少,心跳气短,小便黄,大便稀带有白沫及脓样物,腹之胀痛下墬已极轻微。 今天早上,月经来潮,量少色红无块,后腰痠痛,睡眠不实,飮食欠佳,其他仍如常,脉息略弦近駃,两寸乏力。 处方:太子参6克炙黄耆12克小茴香3克五倍子3克炙升麻4.5克大乌梅3枚嫩桂枝4.5克云茯苓神各9克焦白术9克炙草6克鲜薑6克大枣5枚连服3剂。 12月19日三诊:月水今已无多,此次未感腹痛,大便已大好转,每日减至二行。腰仍痠痛,心跳气短,小溲仍黄。服药之后,腹有热感,自察脱下之物已缩小如乳头然,唯日来面部虚浮较爲明显。脉息弦数鼓指,两寸犹欠力。 处方:太子参6克炙黄耆15克小茴香3克五倍子3克炙升麻6克大乌梅3枚焦白术9克云茯苓9克云茯神15克桂枝4.5克炙草6克澹竹叶9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6剂。 12月29日四诊:面部及下肢之虚浮已除,咳痰气喘大减,服药期间大便减至每日一二次,停药则次数又较多,仍下白沫,腰痛较减,纳量已增,唯脱下之物仍如上次,未再显缩,少腹尙有墬感,块依然,脉息弱弦,两寸犹微。 处方:桑寄生15克川断9克太子参9克炙黄耆18克五倍子4.5克炙升麻6克云茯苓神各12克焦白术9克薑川朴6克炙甘草6克四神丸9克分2次随药吞。连服3剂。 外包桂枝茯苓丸18克,分3次每日1次。 60年1月2日五诊:腰痛、腹胀重坠等证俱大减,大便已不频,每天只2次,有时尚杂白沫,已不太稀,脉如前,但两寸之微差。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肉12克太子参9克炙黄耆15克五倍子4.5克茯苓神各9.克焦白术9克薑川朴4.5克炙升麻 4.5克炙甘草6克四神丸9克分2次随药吞。 外包桂枝茯苓丸18克,分3次每天1次 1月6日六诊:晋前药腰痛更减,唯腹痛加重,重坠胀满亦增,便稀薄,杂下白沫,日三行,子宫脱垂流出有水,昨日前晚均现面部虚浮,今日已退,睡眠不良,饮食欠佳,咳嗽犹末尽除,全身无力。脉息弦数无力,两寸沉,舌红少苔。 处方:桑寄生15克茯苓皮15克焦白术12克澹乾薑4.5克五倍子4.5克太子参6克炙黄耆9克薑川朴4.5克炙升麻3克炙甘草6克四神丸9克分2次随药吞。 外包桂枝茯苓丸9克,分2次每天1次。 1月25日七诊:咳已轻,经血已止(月经去年12月16日来潮,断续淋漓汁一个月另九天)腹中积依然,大便仍有白沫,每天2~3次,脉息无大变化。 处方:桑寄生15克土炒白术12克太子参9克云茯苓9克桑白皮15克炮薑炭6克炙黄耆9克苡薏仁15克包升麻4.5克炙甘草6克鲜薑9克大枣七枚连服5剂。 桂枝茯苓丸5丸(3克丸)每次1丸。 2月2日八诊:咳轻但仍阵发而有白痰,大便每天2次,有时已成形,仍有似脓样白沫,子宫脱垂未显再度上缩,腰腹微痛、脉息如前。 处方:桑寄生18克土炒白术15克桑白皮15克太子参9克茯苓12克炮薑炭9克化橘红9克苡薏米15克包升麻 4.5克生山药15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3剂。 2月5日九诊:便下之脓性物已少仍有白沫,便已成形。腹中块触之较小。腹内甚舒适。子宫脱垂仍未再显上缩,有时出水少许。腰腹在不累时已不感痛。咳轻尙有痰。脉息弦数无力,两寸已扬。 处方:桑寄生18克桑白皮18克薏苡仁18克包土炒白术15克云茯苓15克生山药15克太子参9克炮薑炭9克化橘红12克升麻4.5克鲜薑9克大枣7枚连服3剂。 2月8日十诊:咳已几无,痰亦少,大便一日二行,虽仍杂下白物如脓,但量大减少,便能成形。阴挺下脱仍不时有少许液体流出。腹内甚舒,纳量较增,唯尙不甚知味,下肢晚间偶有浮肿时。脉息同前。 处方:苡薏仁30克包生桑白皮24克土炒白术15克太子参9克川断9克云茯苓15克生山药15克炮薑9克製附子3克升麻4.5克陈皮4.5克柴胡2克炙甘草9克鲜薑9克大枣7枚连服4剂。 桂枝茯苓丸仍照服。 2月12日十一诊:咳嗽几微,腰痛大减,府行白物益少,阴挺下脱及腹内块均减小,惟凌晨面浮,薄暮足肿,带下如水。脉息弦数,舌质澹,苔白腻。 处方:云茯苓15克桑白皮24克薏苡仁18克生山药15克川断9克太子参9克土炒白术9克桂枝梢3克炮薑炭9克升麻4.5克黄耆9克炙草9克鲜姜9克大枣7枚连服4剂 2月16日十二诊:13日经水至,期已准,此次量多有块,并有较大血块流出,腹无苦,大便有时仍溏,偶尚带有很少脓白,坐久腰尙微痛。脉息弦势已差。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9克杜仲炭9克焦白术12克云茯神15克炮薑炭9克升麻4.5克黄耆12克建莲肉15克生山药15克柴胡1.5克鲜薑9克大枣7枚太子参9克生桑皮15克连服3剂。 桂枝茯苓丸照服。 2月23日十三诊:今经血已基本去淨,大便有时仍带少许脓白,腰痠较轻,身感疲倦,腹部两侧稍有不适。脉同前。 处方:照上方,桑寄生,生桑皮再各加6克,连服3剂。 桂枝茯苓丸仍照服。 2月29日十四诊:经血尚有少量,今早又下有血块,子宫之下脱、腹内之疱块均更缩小,患者因又有血块流出,恐再淋漓不断而担心。昨天大便只一次而成形且无脓白,此数年未有之现象。脉同前。处方:照前方加苎麻根15克,连服3剂。桂枝茯苓丸仍照服。 3月1日十五诊:药后血淨,一切证候好转,近数日大便已每天一次,腹中之藏块,脱垂之子宫俱逐渐减小。处方:照上方续晋3剂。丸药照服。 3月8日十六诊:昨天阴道又见血少许,今晨量较多而有块,少腹微痛,距离週期尚欠5天。腹中块处偶觉有发热及刺痛感,子宫之脱出显着缩小。大便已趋正常,每天一次。脉象略弦,两寸力犹不逮。 处方:桑寄生15克川断9克皮苓9克焦白术9克党参9克黄耆9克杜仲炭9克当归6克砂仁4.5克薏苡仁15克炙草6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3剂。 丸药仍照服。 3月12日十七诊:月经已渐少,腹中块扪之已小多。子宫下垂益见上缩。日前大便中又夹杂白物少许。每天如不过力操作,腰已毫不觉痠,一切皆大好转。脉同前。 处方:桑寄生15克川断9克太子参9克生山药18克建莲肉12克焦白术9克炮薑炭6克汉防己9克朱茯神12克霜桑皮18克升麻4.5克柴胡2克黄耆9克薏苡仁18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3剂。 丸药仍服随药吞。 3月21日十八诊:腹中癥块益觉小,子宫下垂较前未见显缩,大便偶有白物极微,常感心慌无力,操作稍累腰部则楚,脉息如前。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肉9克太子参9克生山药18克焦白术9克炮薑9克云皮15克炒白芍9克霜桑皮15克黄耆9克薏苡仁18克升麻4.5克川桂枝4.5克北柴胡3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3剂。 桂枝茯苓丸6丸,每次1丸随药吞。 3月29日十九诊:大便正常,已无脓性白沫,腹内块益形缩小,腹部时有阵发性热痛。子宫脱垂之上缩不如前半月明显,不时仍有水液流出。身体尚感无力,小便色黄,月经逾期,今尚未见。脉息两寸仍虚。 处方:太子参9克焦白术9克秦当归9克陈皮6克炙草6克炙黄耆15克黑升麻4.5克北柴胡3克澹竹叶9克鲜薑9克大枣7枚连服3剂。 今经腹诊,触及肿物大如馒头。自二月初块日渐消小,两个月来已消其大半,并且一年半之利,今亦向痊。脾气渐复,化源渐充,虽可任增加消积之力,以促块之加速吸收,但因有子宫脱垂,所以不能顾此而失彼。再拟丸。配合常服。 处方:老红曲15克焦六麴9克製香附9克山楂肉15克莱菔子9克大川芎9克炮甲珠6克紫脑砂9克。共爲细末,糯米饭丸,如小豆大,朱衣,每服3~5丸,日2~3次。 4月5日二十诊:3月29日经水来潮,血块较少,子宫脱垂觉上缩,腹内病块益渐小。脉细弦,两寸弱。 处方:桑寄生15克川断肉9克太子参9克生山药18克焦白术9克炮薑6克杭白芍9克霜桑皮15克生黄耆15克升麻4.5克柴胡3克炙甘草6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3剂。配合上方丸药。 4月20日二十一诊:腹内病块扪知益小,惟子宫脱垂之还纳进步又不大,少腹尚感微胀。脸肿已消,在走路多时下肢尙发肿。脉同前。 处方:太子参15克炙黄耆18克焦白术12克当归6克黑升麻4.5克桑白皮15克生山药30克柴胡3克陈皮6克鲜薑9克大枣7枚连服3剂。配合前丸。 5月5日二十二诊:4月27日经水来潮,週期已正,5月2日去淨,持续6天。腹痛未作血块无多。腹内病块,几乎扪触不到。身较有力,但下肢有时仍浮肿,食思不振,子宫脱垂部分不时有水流出。脉息弱弦。 处方:太子参15克炙黄耆24克焦白术15克薏苡仁30克包煎黑升麻6克柴胡4.5克冬桑皮15克生山药30克陈皮6克鲜薑9克秦当归9克大枣7枚连服3剂,配合前丸。 5月17日二十三诊:颜面及下肢之浮肿皆已消失。月经淨后未再继续不正出血,腹中癥块扪寻已无,身体已觉有力,食思亦振,大便久已正常。唯子宫脱垂部分,比3月上半月并未显着上缩。脉已较有力,按之左手仍弦,两寸尚弱。 腹壁检查:腹部平坦柔软,并无肿物触知。 内诊检查:外阴:(-);阴道:阴道壁鬆弛;宫颈:一度脱垂;子宫:前位,较大于正常,质中;双侧(。印象:子宫脱垂。 当告知,正气已大恢复,子宫肌瘤已消失,今后将专致力于子宫脱垂之治疗,当亦不难完全痊愈。。 此桉癥瘕,在初诊当时,确实令人感觉棘手,面色萎黄,唇白舌澹,语弱声微,行徐动蹇,一望可知气血之虚,相当严重。且脐右下方,肚皮隆起很高,触及肿物,犹如半个西瓜扣在腹内;并有一年另三个月之利,便下白沫和脓液;而月经又有量多、长期淋漓不断之过多出血;更加上二年来的子宫脱垂;最伤脑筋的是目前又罹感冒。面目虚浮,有气无力,病块一直在疼,高热一直不退,卒病沉疴,互相交结在一起,纯攻不能,遽补无益,盖补之恐正未得益,而反助病邪,攻之恐邪未必去,而反伤正气。正虚邪实,诚如叶天士所云“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审愼思考,正虚邪实之瘕一病,自当“养正除积”,然此病目前又加新感,关于既有痼疾,又感新邪,则又当遵照张仲景”病痼疾又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的法则。唯具体到此桉之痼疾,乃正虚至极,邪实弥坚之瘕,其卒病却爲重型感冒,在这体质基础上之重型感冒,非同一般,治之之法,仍必须“安正祛邪”。基于上述理论指导下,拟订第一方,药晋2剂,表邪已解,卒病问题,得到解决,恰値月经适来,不但馀热未入血室,而且腹胀坠痛随之减轻。12月16日複诊着重于正虚邪实之瘕进行治疗、宗"养正除积”而偏重于养正之法,扩订第二方,3剂药后,大便之脓沫已大好转,子宫之脱垂已显上缩。至2月29日第十四诊,腹中病块,便下脓沫,子宫脱垂皆继续更加好转,尤其是大便已每天一次,并已成形,此爲数年来从所未有之现象。3月8日第十六诊,病块处偶觉发热刺疼,说明药力对块已起到显着作用,从此以后,病块日以消小。至3月29日第十九诊,病块已消泰半,由成人头大消到了馒首大小,同时病有一年有半之泻利脓沫,现已告痊,只子宫脱垂之效果比较稍差。鉴于病邪已衰,正气转胜,增加消丸剂,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俾块吸收,更加迅速。至5月5日第二十二诊,腹中病块已几乎触扪不到,月经方面亦皆正常。第23诊5月17日,腹中病块寻扪已无。腹壁检查:"腹部平坦柔软,并无肿物触知”。内诊检查:子宫前位,较大于正常,质硬中等。而有似怀孕14週大小如成人头样之子宫肌瘤,已消散于无形矣。 此桉之治疗,一直是採取”养正除积”的方法以衰病势,迨病势已衰,正气转盛,药力起到明显作用时,始增攻力,加速消癥,则若大肌瘤,而化归乌有。由此看来,治疗癥瘕,不能守一家之见,"审证贵精详,切脉要细探”消息病情,通权达变,乃获得满意效果之最有力保证。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