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刘××女24岁已婚初诊日期:58年9月15日。
初步诊断:痛经。
主诉:月经超前,经行腹痛。如超前十馀日时,经前腹痛则轻,量少,先红黄色,后则更澹,带经焉2~3天;如超前5、6天时,经前腹痛则重,有时痛极出汗,甚至呕吐,经量较多,色亦较正,带经期则爲4~5天。但都不致影响食慾。月经见后,痛减轻,然一阵痛起仍是坐卧不宁。曾经××医院检查,认为是:子宫后倾。腹痛之剧烈是从今年三月才开始,以先仅是週期超前,有时甚至一月两次,只经前腹部稍痛或微感不适而已。腹痛增剧后,在当地曾服很多中药,始终不见效,故来治疗。末次月经9月10日,今尚未淨,并常有头痛眩晕,夜多梦扰。
诊察所见:脉息弦数较弱,面色滞黯无华。
病情分析: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痛者,多痛于经水未行之前,经见而痛自减;虚痛者,多痛于经水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蠲。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当于形气脉证,兼而辨之。
脉证合参,证属实中有虚,实爲气滞肝鬱,可从脉息见弦,经前痛甚,经来痛减等处辨之;虚爲虚热滞涩,当于脉数力弱,经色红黄,后则更澹等处辨之。至于经期超前日多,痛辄轻减,此当时虚偏重使之然;超前日少,痛则加重,乃当时滞偏甚故乃尔。
治疗方法:证爲气滞肝鬱,虚热滞涩,治须清热调肝,唯虚热痛经,当于滋养之中寓以清热,况正値经期则更不宜苦寒。
处方:酒当归9克生熟地各9克杭芍12克良薑1.5克贡阿胶12克另溶分兑朱茯神9克延胡索4.5克川芎4.5克甘草6克生橘核12克吴茱萸1.5克连服3剂。
9月22日二诊:前方晋后,无何不适,日前去××医院作输卵管通液,回来后腹痛发烧,故未得複诊,今证已退,带盛较黄(以先色白)质黏,脉同前,再依前方,略事增减。
处方:酒当归12克生熟地各9克製香附6克良薑1.5克朱茯神12克杭白芍15克生橘核12克吴茱萸1克玄胡索
4.5克台乌药土炒4.5克川芎4.5克阿胶珠9克分2次入煎连服3剂。
9月25日三诊:晋前方,带下色已转白,量亦减,再依前方,稍事损益。
处方:酒当归12克製香附9克赤白芍各9克生橘核15克吴萸1.5克生熟地各9克阿胶珠12克分2次入煎玄胡索6克朱茯神9克川芎6克紫丹参9克土白术6克高良薑1.5克生甘草6克连服3剂。
9月29日四诊:睡不安头晕痛等证已无所觉,带下色白量不多,再依前方,略事增减。
处方:酒当归12克製香附9克赤白芍各9克生橘核15克生熟地各9克高良薑2克吴茱萸1.5克玄胡索15克紫丹参9克朱茯神9克焦白术6克阿胶珠15克分2次入煎粉甘草6克连服3剂。
10月2日五诊:晋前方,感觉一切都很好,唯日来稍累,白带又较多,左侧少腹偶有微痛(作输卵管通液后印有此感,曾因此注射青霉素),脉象较和有力,再依前方,稍事增减。
处方:酒当归12克生橘核15克砂仁6克制香附6克生熟地各9克延胡索4.5克吴茱萸1.5克川芎4.5克紫丹参9克金铃子4.5克土白术9克川萆薢9克甘草6克朱茯神9克茯苓9克阿胶珠15克分2次入煎鲜薑6克切同煎连服3剂。
10月4日六诊:少腹左侧疼痛已除,饮食睡眠皆佳,只偶遇行坐不适时,左少腹尚轻微疼痛,一过即止,有时按之亦尚隐痛,脉象更和,再依前方,予以增减。
处方:酒当归12克生橘核18克制香附6克吴萸1.5克生熟地各9克玄胡索4.5克金子4.5克焦白术9克川芎4.5克紫丹参9克川萆薢9克春砂仁6克茯苓神各9克甘草6克阿胶珠15克分2次入煎鲜薑6克切同煎紫豆蔻1.5克研细末分冲连服3剂。
10月7日七诊:5日上午经水来潮,开始爲黄橙色液,渐则澹红,第二天色转正赤,量不多而无块,此次经来毫无所觉,今已三天一直腹未作痛,亦未出现以往之下坠感,只经行第二天稍有头疼腿痠而已,唯感体力犹虚。再依前方,稍事增损。
处方:茯苓神各12克酒当归9克酒杭芍9克柴胡3克生橘核18克土白术9克吴茱萸1.5克製香附6克甘草6克阿胶珠15克分2次入煎十开蔻粉1.5克连服3剂。
10月9日八诊:月经今已五天,尚未完全乾淨,但量已极微,腰腹依然毫无所苦,唯病愈思归,未免精神有些紧张,日来故又睡中梦扰、头微不和。脉象依然好转,再依前方略损益之。
处方:朱茯神15克酒当归9克杭白芍9克柴胡3克生橘核15克生牡蛎12克焦白术9克吴茱萸1.5克川芎4.5克製香附6克阿胶珠12克分2次入煎春砂仁4.5克甘草6克连服2剂。
10月11日九诊:昨经水去淨,共计持续6天,一切证象俱蠲,经水去后时所必出现之二便不爽,亦均消失。因归期已定,爱酌立汤丸二方,相间服之,以资巩固。
处方:①汤药方:
酒当归9克生橘核15克砂仁6克紫丹参9克高良薑18克延胡索4.5克製香附6克吴萸1.5克朱茯神15克生牡蛎15克先煎焦白术9克阿胶珠12克分2次入煎柴胡3克杭白芍9克甘草6克。
②丸药方:
酒当归15克製香附15克广金9克柴胡9克生熟地各9克赤白芍各9克紫丹参12克焦白术12克川芎9克茯神各15克玄胡索9克吴茱萸6克高良薑6克砂仁6克生橘核30克紫豆蔻6克贡阿胶15克共为细末,枣泥爲丸,每服9克,空腹白水送下。
此桉爲气滞肝鬱而虚热滞涩之痛经,乃实中挟虚。此等气滞肝鬱,虽亦应调肝,但由于挟有虚热滞涩,则不能过用疏泄,须略攻治,去其鬱滞,清寓于滋,以解虚热,方得气脉流通,通则不痛。经治六诊之后,10月5日经水来潮期虽尚超前五天,但如此严重痛经而此次经行,竟毫无所觉,由经前以至经终,一直并未疼痛,而且连同每次经水去后所必发之二便不爽,亦皆消失。共诊9次,服药20剂,历时26天,病遂霍愈。因归期已定,爲拟巩固之方,相间服之,注意将理,怡情舒畅,当可根除。此不过摭拾前人之遣,常有得心应手之妙而已。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