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肝胃气痛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周××女18岁未婚初诊日期:58年8月29日。
初步诊断:痛经,肝胃气痛。
主诉:久患胃疼腹胀,旦轻夕重,并病痛经,去年在家乡治疗,曾服药几十剂,越治越坏,竟至起坐维难,扶牆行走,心口仍然每天疼,月经一来,则卧床不起,将养数月体气始渐恢复。近因身体比较好,遂来治疗。经常头晕头疼,身倦无力。16岁月经初潮,週期总是后错(40天+~2个月),月经欲来之先,胃疼腹胀不觉加重,但经前两三天即出现腹腰痠痛,经见之后,痛则剧烈,如撕如掣,与平时之胃疼腹胀相併,则痛不可忍,坐卧不安,三天之后,较缓解,但痛经之完全消失,须待经水乾淨一週之后。月经量少色澹,夹有黑块,带经期5~6天,末经8月17日。
诊察所见:脉息沉弦而滑,面色白而透青,滞黯无华,精神抑鬱,不时攒眉,表情羞涩。
病情分析:经将行而痛者,属之气滞,经期中而痛者,气血滞凝,证皆属实;经去后而痛不止或反更加剧者,概属于气血俱虚。久患胃疼,且病痛经,脉见沉弦而滑,沉爲素多气滞,滑爲壅多,沉弦主痛。察其痛经情况,望其精神表现,揆其脉象反映,于以知,久患之胃疼,所病之痛经,病虽爲二,其因则一,胃疼属于肝胃气痛,痛经属于气滞血凝,二者皆爲实证。但经行后期,量少色澹,经水淨后,痛仍不止,此又气血俱虚之候,若此则爲实中有虚。
治疗方法:证爲肝胃气痛,气滞血凝,而又实中挟虚。法宜调和肝胃,疏畅气血,既治其实,又顾其虚,平时作用于久患之胃痛,经期作用于剧烈之痛经,举一法可得而兼之。
处方:酒当归9克製香附6克朱茯神12克焦白龙9克川芎4.5克提杭芍9克缩砂仁4.5克紫丹参9克沉香9克陈皮6克生甘草6克鸡内金炭9克越鞠丸40粒分2次吞,连晋2剂。
9月3日二诊:晋前方心口未疼,腹胀亦减,头晕头痛亦未作,只因天雨未得继续複诊,停药3天,昨心口又稍痛,头又不适。前方得效,再法依增损之。
处方:秦当归9克製香附9克朱茯神12克川芎6克丹参9克广砂仁4.5克生橘核12克陈皮6克沉香9克鸡内金炭12克生甘草6克杭白芍9克越鞠丸40粒分2次吞,连服2剂。
9月5日三诊:脘腹之胀痛只偶尔尚有轻度感觉,较前轻快多矣。头之晕痛均除,腰际尚痠,脉沉弦略滑。再依前方,稍事增减。
处方:秦当归9克川芎6克朱茯神12克製香附9克紫丹参9克生橘核15克砂仁4.5克沉香9克杭白芍9克鸡内金炭12克生甘草6克焦白术9克桑寄生15克越鞠丸40粒分吞,连服2剂。
9月9日四诊:晋前方证象减轻显着进步,惟日前因事过累,又加精神不快,胃疼又作,但较前轻多,只腿发麻发软。再依前方,稍事增减之。
处方:秦当归9克川芎6克製香附9克檀香4.5克砂仁6克生橘核12克杭芍12克沉香麴9克续断6克鸡内金炭9克紫丹参9克越鞠丸40粒分吞,连服2剂。
9月13日五诊:晋前药心口未疼,只腿部在操作过累时,尙感发麻,脉息较和,木土不争,久病之胃疼腹胀近瘥。再依前方,稍事增减,并拟丸方,既巩固胃疼之疗效,又治疗强烈之痛经,待月事过后,再来複诊。
处方:①汤药方
秦当归9克製香附9克檀香6克杭白芍12克砂仁6克沉香9克紫丹参12克川断9克炒鸡内金9克川芎6克甘草6克越鞠丸40粒分吞连服3剂。
②丸药方
酒当归15克製香附15克紫丹参15克砂仁9克高良薑9克生橘核30克六神15克製苍术9克川芎9克炒山栀9克共爲细末,蜜丸如吉豆大,每服9克,每天1次,空腹白水送下。
10月3日六诊:久治不愈之胃痛一直未再发,面容已丰,色泽
红润。9月27日经水来潮,30日去尽,持续4天,只经前一日腰觉痠,腹微胀,一直未疼。
嘱丸药服完,再照方继续製服,病可全瘳。
此桉之肝胃气痛,爲临床常见之病,所异者,天癸至期,经水行腹剧痛,一脉相关,原由肝鬱气滞,气血失调,胃痛、痛经皆基于此。盖肝气横逆,木土交争则肝胃气痛,气滞血涩,经水不利则剧烈痛经。第尤有进者,病虽属实而气血本虚,宣痹散鬱,恐其太过,养血止痛,又嫌太缓,只有双调气血,方可一举两全,捨此之治,皆滋弊端,故会久治不愈。8月29日初诊所拟第一方,二剂晋后,胃痛顿减,9月3日二诊之方叉二剂后,证象更轻,9月5日三诊又改方二剂,则基本痊愈,至于9月9日四诊及13日五诊方药大致相同,乃进一步使其肝气得舒,胃气得畅,木土不争,痛即自平。又因“鬱而不舒,皆肝之病”,乃由于怫鬱,而不得遂其条达之性,故始终未离开越鞠丸。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