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闭(十三例)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18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经闭(十三例) 妇女在应当有月经的年龄而无月经的,或是会经来过而又中断不来的,皆称经闭。但对于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以及暗经等之无月经,并不属之。所以中医在习惯上凡是称经闭的,类皆指病理性的无月经而言。对妊娠之无月经则称停经。对绝经期之无月经而称闭经或绝经。至于一生无月经而能受孕的,称爲暗经。此外关于会经来过月经而中断又不来的,必须过三个月(即三个月经週期)以上的,才称经闭,否则属于经行后期。 (一)陈××女34岁河北人已婚初诊日期:58年9月10日。 初步诊断:血虚肝鬱经闭。 主诉:月经15岁初潮,一向週期尙准,最多过两天印来,经行有腹痛,但不甚重,经色发黑,量正常,每次带经5天左右,54年会生过一胎,足月产。目前月经已有五个多月未行,并无像怀孕似的那些异常感觉。亦无骨蒸、肌热、倦怠、瘦削等现象。只是常常两胁胀满,有时窜痛,性情急躁,越来越甚,由于胸闷不舒,有时自寻烦恼,尤其每届周期,更觉视听皆不顺,并有腹痛多饮等现象出现,只是月水不行。饮食尙正常,无头痛眩晕。 诊察所见:脉息弦细而涩,舌苔正常。精神抑鬱,营养中等。腹诊:柔软,未发现有显着病变。内诊检查:妊娠除外。 病情分析:经闭五月有馀,脉来弦细而涩,弦爲肝鬱,细乃血虚,涩不乏力,当主经脉滞涩,气滞血瘀。证见两胁满,时而窜痛,性急好怒,胸闷不舒,并神情抑鬱而不快,此一派肝鬱气滞表现,殊爲明显。证无头痛眩晕,肝鬱气滞、犹未至重,于此可知。更有肝鬱气滞表现是出现于经闭之后,究其源当由血虚肝失所养,肝木失荣,而致肝气鬱结不舒,气机失畅,经隧壅滞,导致经闭。然脉之涩不乏力又爲气滞血瘀。每届周期,腹痛多饮,而月经不行,又爲瘀鬱热,当由于鬱久气结血瘀,以致壅塞经脉,更加鬱久化热使然。 治疗方法:行气开鬱,养血调肝,通经解结,兼疗鬱热。 处方:酒当归9克白茯苓9克焦白术9克柴胡4.5克粉丹皮6克炒山栀6克杭白芍12克甘草3克製香附9克桃仁泥4.5克连服3剂。 9月15日二诊:前方晋3剂,少腹微感疼痛,经犹未通,愿服丸药。 处方:加味道遥丸2袋,七製香附丸60克各分10次,每天空腹同服1次。 怀牛膝6克南红花3克10付煎汤送丸。 60年4月26日因乳房胀痛来诊,述及58年会经闭半载,10天丸药服完之后,第12天(即服完丸药之第2天)月经即通。一年多来,按月而行,一直很好。最近从上月月经过后不到半月,乳房出现胀痛,日以益甚,至临经期,则不敢近衣,月经来潮,胀痛消失,过后十馀日,则又发作。予以疏肝解鬱而安。 (二)王××女32岁已婚初诊日期:63年7月18日。 初步诊断:经闭(肝鬱脾虚,心肾不足)。 主诉:二年前,产后25天大出血,据××医院检查,认爲是胎盘部分稽留,刮宫后血即止。从此身体觉弱,常感通身无力,心跳不宁,迨小孩周岁,月经来潮,每次腹痛甚至牵引肛门重坠难堪。现已五个月月经未见,面部出现浮肿,周身脸手腿足均发胀,不时觉有游走性窜痛,经常腰疼,有时腹痛,饮食二便如常。 诊察所见:面色萎黄,轻度浮肿,脉弦近数、两尺均微。 病情分析:此病例血脱于前,又因肾伤于后,血脱气随血耗,身体致衰,因此常感无力。血不养心,心神不安,于是心跳不宁。血不养肝,肝木失荣,则肝气鬱结,气鬱血凝则阻滞经脉,故哺乳期过,月经来潮出现痛经。两尺脉微,显是肾经亏损,肾爲先天之本,乃安身立命之原,肾伤故腹痛引肛墬,肾主二阴也。经闭常腰痛,腰爲肾府也。肾伤又必影响于肝,肝阴不足则阳亢爲害,脉弦近数,肝鬱阳热之出现,盖由于此。肝阳爲害,势必木乘土位,脾困于中,脾虚生湿,当即面色萎黄,呈现浮肿。脾失斡旋则化源不足,当即阴血愈虚心肝脾肾辗转相因,其结果必然要导致经闭。至于经闭之后周身脸手腿足均发胀,乃脾虚气鬱所致,时有游走性窜痛,爲肝气攻窜使然。脉证互勘,可知病属肝鬱脾虚,心肾不足。 治疗方法:疏气养血,扶脾安神,益肾调肝,佐以通经。 处方:秦当归9克炒白芍12克川芎4.5克川朴4.5克製香附9克云茯苓9克丹参9克紫蔻3克焦白术9克鸡内金12克炒桑寄生15克西红花1克连服2剂。 7月20日二诊:服药后感觉身体较前有力,腰痛减轻,腹中作响而未发疼痛。唯昨晚受凉,又腹痛大便溏。脉沉弦近数、两尺犹微,舌苔薄中心微黄腻。 处方:云茯苓12克焦白术9克川厚朴6克砂仁壳6克焦三仙30克鲜藿香9克广陈皮4.5克清半夏9克製香附6克扁豆衣9克青竹茹9克生甘草3克紫蔻3克生薑6克连服2剂。 7月22日三诊:服药以后,泻泄郎除,21日上午第二剂药尚未服,月经印来,经前腹痛较甚,但引肛下坠感不明显,量少色黑,今已更少。再予服河车大造丸,以促进机体的恢复,下次经期临近,照第一方再晋3剂,可保无虞。 (三)高××女20岁护士未婚初诊日期:59年11月19日。 初步诊断:经闭(气血兼虚,肝脾鬱结)。 主诉:末次月经7月8日,迄今四月将半未见下行。体倦神疲,气短心悸,头昏眩运,动辄益甚,两胁时疼,饮食尙如恒,唯大便时而腹,时而便秘,反覆无常。口鼻乾燥。 诊察所见:面色黄白无华,舌红苔少,脉息弦细,双寸均微。 病情分析:室女经闭,面色黄白无华,脉息弦细,双寸均微,显是气血兼虚,肝脾鬱结。盖体倦神疲,气短心悸,爲气血兼虚之候,脉来双寸微,当更明矣。两胁时疼,头昏眩晕,乃肝气横逆之象,脉弦细是其徵也。大便秘无常,面色黄白无华,是由于脾鬱失运,消化不良。口鼻乾燥,乃因焉肝旺气火易升,阴津不得上承。于是气虚则血少,血虚则肝鬱,木旺则脾衰、肝脾鬱结,化源日少,由此气血愈虚,肝脾盆鬱,化源愈少,经闭形成。 治疗方法:气血双补,调和肝脾,兼佐通经。 处方:秦当归9克生熟地各6克製香附9克内金12克炒赤白芍各9克小川芎4.5克朱茯神15克炙甘草6克柴胡2克首乌藤15克焦白术6克月季花9克连服3剂。 11月24日二诊:经尚未通,服药后只感腹有微胀,他无所觉。口鼻乾燥已减轻,日前头觉疼,身疲软,今已轻,再依前方加减。 处方:秦当归9克鸡内金15克生血藤12克赤白芍各6克小川芎6克焦白术6克月季花12克炙甘草6克柴胡2克生地9克云苓9克薄荷3克生薑6克连服三剂。 12月1日三诊:经犹未通,从昨天感觉头疼较重,气短,晨起面显虚浮,食入脘胀,手梢发胀而麻,形疲欲睡,曾于24日出现鼻衂,日来带盛。脉息弱弦而近数。 处方:秦当归9克焦白术6克炙耆9克朱茯神9克广木香1.5克太子参4.5克炙远志4.5克陈皮4.5克熟枣仁9克龙眼肉9克紫蔻3克炙甘草6克月季花9克鲜薑6克大枣5枚连服3剂。 12月7日四诊:脘胀手麻,头疼眩晕诸证均减轻,腹部偶有疼痛,但月经仍未行,昨日又发鼻衂。 处方:照前方加血藤12克,月季花再加6克,连服3剂。 12月15日五诊:经犹未下,纳量大增,头痛眩晕更减,带下亦轻。数月以来,发现少腹左侧有向下方横斜一条,粗细如指,偶作微痛,按之痛亦不剧,今日晨起面部尚有轻度虚浮,脉息较和,但仍形弦弱。 处方:照前方加炒桃仁9克研如泥,月季花再加9克,连服3剂。 12月17日六诊:今上午经水来潮,量中等,色较黑。经行以后,腹痛较甚,但比以往爲轻,以往经行腹痛剧烈,甚至手凉,气短。此次月经距上次爲五个月另十天。脉息沉细弱弦而近数。 处方:酒当归12克川芎4.5克酒白芍18克吴萸1克川楝肉9克生橘核12克紫蔻3克炙甘草6克鲜薑9克连服2剂。 此桉五个多月之室女经闭,共诊5次,服药15剂,历时不足一月而通。腹虽仍痛,但较前爲轻,量虽不多而行无滞涩。中间11月24日,及12月6日,两次出现鼻衂,乃兆经水之将通,盖由于肝脾鬱结,气火易升、血随气行,不得下降,唯其素质气血兼虚,难胜攻降,于是递增月季花,另加血藤,及少量炒桃泥,使轻柔之品,引血下行,病既得愈,正且无伤。此即“血有因瘀气实者,宜行之降之;血有因虚而涩滞者,宜补之活之”。意在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则尽之矣。 (四)苟××女36岁已婚初诊日期:60年2月13日。 初步诊断:经闭(寒湿交阻,气鬱经闭)。 主诉:由去年元月份,月经至时未下,现已年馀不来。以往常是二三个月一行,一向颜色黯黑,量来常少,经行腹痛剧烈。平时腹冷腹痠,经期益甚,经常白带多质稀而黏,气味发腥,时常溷有血丝或下粉水。惯有肠鸣,腹胁膨胀。 诊察所见:舌苔白腻,脉息沉细,弱弦。 病情分析:经闭年馀。先是经行后期,常二三个月一次。”后期而至者,多阴胜而爲寒”,色黯黑,量常少,经行腹痛剧,是其明徵。平素腹冷腰痠,带盛质稀,气味腥臭,显是肾气不足,寒湿之邪,侵害奇经。或溷血丝,或下粉水者,阴络伤也。脉见沉细弱弦,沉主气滞,细属血虚,血虚肝鬱,多见弱弦。肝鬱则气滞,木旺则脾衰,惯有肠鸣,腹胁膨胀。综合前后,衡之以理,此证当爲阴盛血虚,寒湿交阻,气鬱寒滞,经闭不行。 治疗方法:温寒化湿,通经理气。 处方:桑寄生18克製香附9克全当归15克大川芎4.5克生灵脂9克生蒲黄9克包上官桂3克小茴香9克薏苡仁15克吴茱萸3克月季花15克连服3剂。 桂枝茯苓丸27克,每次4.5克随药吞。 2月16日二诊:药将服完,昨(15日)经水印下,色紫黯夹块,量少,腹冷腰痠,疼痛不明显,肠鸣已大差。以往经前腹痛殊甚,经行痛更剧烈,此次经前无痛,只在行后第一天夜间觉有腹痛,今早已极轻,唯量仍不多。舌苔白腻,脉仍沉细弱弦。 处方:照前方再加鲜薑9克切同煎,连服3剂。 2月19日三诊:晋前方经量已较多,今已5天,现已少而将尽。少腹犹感冷,腰尙微痠。 处方:照前方吴茱萸再加1.5克,另加炮薑炭6克,连服3剂。 此桉素体肾气虚,寒从内生,肝气鬱,滞碍血行,又因寒湿之邪,干于胞脉,相互搏结,则经脉不得通,月事闭而不行。此外肝旺脾衰,化源不足,亦重要原因之一,《诸病源候论>云:“肠中鸣,则月事不来”,盖印指此。根据此证阴盛血虚,寒湿交阻,气鬱滞塞,经闭不行之因,而治以温经化湿,通经理气之法,年馀经闭,三药而通。 (五)武××女33岁已婚初诊日期:60年2月20日。 初步诊断:血虚经闭。 主诉:由去年7月间,开始感觉腹胀,9月份月经未来,至11月份因注射黄体酮经水始至,但自后未再打针,月经到今天亦还未来。自去年腊月迄今,每天饭后,胀满难堪,午饭以后更甚。有时凛寒,有时燥热。白带量多如注而稠黏。晚间手足心发热,夜咳嗽有痰,身疲乏力气短,悸而心烦易惊,食不知味,口乾。 诊察所见:面色萎黄,唇舌澹,耳发白,脉息虚数而弦,血色素8克。 病情分析:始则腹胀,脾气乃伤,继而经闭,化源不足,半年之后,食后胀满难堪,显是脾困于中,累及于胃,不胜穀气而使然。胃者衞之本,脾者营之源,衞失外衞则凛寒,营失内守燥热。脾虚生湿,湿久化热,脾虚热胜,则面色萎黄。损伤奇经,则白带稠黏,量多如注。脾虚气弱,则身疲乏力而气短。久病伤阴,阴虚生热,则夜晚手足心烧。悸而心烦,亦属虚火,发烦则神不安而易惊。虚火灼津而爲痰,痰气上逆,乃生咳嗽。脾胃俱伤,兼有虚火,故食不知味。唇舌俱澹,两耳发白,乃明显血虚。脉见虚数而弦,当是脾气虚馁,肝木来乘。脾虚则化源欲竭,故脉见虚,肝旺则气火易升,故脉弦数。脉证互勘,其经脉之所以闭者,脾虚是其因,血虚爲其本。人身气血犹泉源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壅滞致阻、源断其流。 治疗方法:先予扶脾养血,以质化源,俟有好转,兼佐通经。 处方:秦当归9克茯苓神各9克焦白术9克小川芎4.5克紫全苏9克赤白芍各9克清半夏9克新会皮9克台党参12克澹乾薑3克连服3剂。 2月23日二诊:晋前方白带量已减,食后胀亦轻,口乾亦差。 处方:照原方加月季花12克,菊花6克,连服3剂。 3月3日三诊:身觉有力,精神转佳,一切证象均有好转。唯于2月26日因食不慎适而致腹泻,经尙未来。 处方:茯苓神各9克焦白术9克砂仁6克莲肉12克上官桂3克炙黄耆9克炙草6克苡仁18克製香附9克月季花12克生内金15克西红花1克连服3剂。 3月7日四诊:一切证象均很好,食后已不觉胀,腹泻亦轻,唯消化尚不甚正常,经尚未行。 处方:照原方西红花再加0.5克。连服3剂。 3月10日五诊:昨晚饭后腹又胀,过一时如厠作,便毕轻鬆,但身觉有力,纳量增加,经犹未行。 处方:党参15克云苓神各9克焦白术12克炒山药18克莲肉12克白扁豆9克苡米仁18克生内金12克砂仁6克西红花1克连服3剂。 3月14日六诊:腹胀腹泻俱已消失,自觉身体有力,食慾增加,唯面目略有浮肿,经尚未行,要求改服丸药。 处方:八珍益母丸20丸,早晚各1丸。 西红花3克,分3次冲水当茶,连渣吃,隔日1次。。 3月24日七诊:食量增,身有力,面目虚浮减,经血仍未行,有时少腹感觉重墬。脉气已扬,略弦近駃。 处方:八珍益母丸20丸,早午各1丸。桂枝茯苓丸20丸,每晚服2丸。西红花3克,服法同前,隔3日1次。 4月4日八诊:食慾佳,午后感疲倦,少腹时感重坠,经仍未行。 处方:八珍益母丸20丸,早午各1丸。 人参鹿茸丸10丸,每晚服1丸。 西红花3克,服如上法。 4月16日九诊:4月10日上午经水来潮,经前口渴,腹部微微隐痛。经量正常,色略澹,含块不多,今基本已淨,一切症状均无所觉。经闭八月,于今已通,再予扶脾。以资巩固。 处方:人参健牌丸20丸,每晚1丸。 血虚经闭,每多由于有所大失血,而此例乃起始于脾虚化源不足。脾缘何致虚?不外思虑伤脾之营,劳碌伤脾之气,脾虚气馁则肝木来乘,虚虚无已,则化源不足。故治以扶脾养血,以资化源,但经闭治在经通,故略一恢复则加轻柔活血调经之月季花。再一恢复则加少则能养血,多则能破血之西红花。六诊之后,出现少腹重坠,说明药力已达,经水欲来。八诊之后,月经下。八月经闭,于玆已通。 (六)梁××女19岁未婚初诊日期:60年3月3日。 初步诊断:血滞经闭。 主诉:经闭已五月。从15岁月经初潮之后,即不规则,有时二三月一行,但从无似此次相隔时间之久。有时头晕心烦,好怒。时而腹痛。夜睡梦多。 诊察所见:身体发育中等,面色精神正常,舌质两旁紫黯,苔白中心微黄,脉虚无力,重按兼弦。 病情分析:经闭之后,时而腹痛,当爲邪气阻隔,血有所滞而不行。月经15岁初潮之后,即有时二三月一行,“后期而来者,多阳不足而虚寒”,由此可知,向虚寒素质。心中有热则心烦,肝家火旺则好怒,肝火上升而头晕,神不内舍则多梦。由此可知,心肝有热。脉无力重按兼弦,应属虚而主痛。然脉虽无力,体无虚徵,且舌边出现紫黯,经闭之后腹疼,体质虽虚寒,心肝而有热,气由鬱生,经滞其血,足证经闭之因,是由于血滞,应舍脉而从证。 治疗方法:活血行滞,逐瘀通经。 处方:大黄蟅虫丸3丸,每日1丸。 3月7日二诊:药后腹四五次,腹部不舒,有时巓顶作痛,耳鸣,腰胯痠楚,胸脘痞闷,食后更甚。但身体并不觉虚软,脉息如前,病重药轻,改服汤剂。 处方:酒当归9克川芎4.5克赤白芍各6克生熟地9克砂仁6克研拌桃仁泥9克红花9克製香附6克炙甘草6克鲜薑6克连服2剂。 3月10日三诊:药后腹痛下坠,觉似有月经欲来之势,但仍未见。 处方:益母草15克丹参15克製香附6克没药9克桃仁泥12克红花9克炒乾漆3克炙草6克当归9克川芎3克鲜6克连服2剂。 3月17日四诊:近几天来,少腹发凉怕冷,月经尚未至,腹痛下坠感反无,脘已不闷,胃觉发热善飢,腰痠,白带增多,质稀如水。 处方:当归12克赤芍9克桃仁泥12克红花9克乾薑3克肉桂3克製香附9克桑寄生15克甘草6克连服2剂。 益母膏60克×4每次60克,每天1次,不拘时,服完汤药之后,继服之。 3月28日五诊:23日经水来潮。五月经闭,至此已通。经前腹未剧痛,腰痠明显。现尚未尽,量仍不少(过去带经7天),少腹偶感微痛,有时心跳,身体有些疲倦,近两日来,入暮足肿,时而头晕,脉弦两寸微。 处方:人参健脾丸10丸,每日早晚各1丸。 血滞经闭,一般脉多沉弦而涩,而此例脉虚无力,重按兼弦,但证皆瘀象,体无虚形,因而舍脉而从证,治予活血行滞,逐瘀通经。爲愼重起见,先投以丸剂,服后出现腹泻不舒,头痛耳鸣,腰胯痠楚。倘因误药,则当疲惫不堪,今病人身体并不觉软弱,故知病重药轻,遂改汤剂,四诊之后,月经来潮,经闭五月,于今已通。血滞之经闭不行,苟因脉虚,犹豫不决而误补,则气得补而益结,瘀得补而愈凝,不唯经闭不通,恐将证蜂起,盖“实而误补势必增邪,虚而误攻祸不旋踵”也。 (七)于××女21岁已婚初诊日期:60年7月11日。 初步诊断:经闭(气滞血瘀)。 主诉:14岁月经初潮,一向正常。今年1月26日结婚以后,于28日月经来潮,经期触念,不释于怀,二月份月经逾期不行,三月份注射黄体酮经水始下。四月份又逾期未行,到五月底月经仍不来,又注射黄体酮于6月2日经水下,至今又逾期仍不行。经常头痛,胸闷好出长气,小腹时有一过性窜痛,数月以来,体渐发胖,好感冒。 诊察所见:面色舌苔无异常,脉息沉细而弦。青蛙试验(—) 病情分析:经事闭止不行,由于触念,五个月当中赖黄体酮注射而来两次月经,今已逾期仍不行。脉来沉细而弦,当肝鬱气滞,营血已虚。营血已虚无馀下灌冲任。证见胸闷太息,显是肝鬱气滞而不舒。经常头痛,是爲肝气逆上。经血必黄体酮刺激始来,说明冲任血虚不通,必须借助压榨之力。不时出现一过性少腹窜痛,可知由于气滞而致血瘀。数月以来身体逐渐发胖,乃是木旺则脾衰,脾衰则痰湿不化。由此看来,此经闭之不行,鬱念肝伤是其本,木旺脾衰是其标。既有营血已虚,冲任难通。又有气鬱血凝,阻隔经隧。痰湿体胖是将来导致之必然结果。根据脉证,衡之病因,瘀凝胜于气鬱,木旺急于脾衰。 治疗方法:逐瘀通经,兼佐理气养血。 处方:酒当归9克川芎6克赤芍9克製香附9克泽兰叶9克酒丹参12克柴胡3克炙草6克鲜薑6克连服2剂。 7月13日二诊:服药后少腹右侧感有微疼,白带较多,有些好困,月经未行,脉无变化。 处方:酒当归12克益母草15克茺蔚子9克牛膝6克製香附9克紫丹参15克赤芍药9克西红花1克炙草6克鲜薑9克连服3剂。 7月16日三诊:月事仍未通,少腹右侧及中央均感微痛,白带增多,形若蛋清,大便偏稀,周身无力,有时头晕。 处方:酒当归15克泽兰9克益母草24克牛膝9克桃仁泥9克紫丹参15克茺蔚子9克西红花1克川芎4.5克肉桂3克炙甘草6克鲜薑6克连服9剂。 大黄摭虫丸9丸,每天1丸,空腹。 7月19日四诊:药后腹痛不重,腹泻不甚,月事尚未行。头仍痛,身疲乏力差减,脉息仍有弦象。 处方:八宝坤顺丹10丸,每晚1丸。 怀牛膝9克西红花1克月季花9克每晚煎汤送丸,第2天早晨单服2煎。10剂。 8月5日五诊:前药服至第4丸时,7月26日,月经已来,遂停药。经水色量俱正,腰腹无痛,带经5天,于31日去尽。头身无所苦,只尚微有懒意。脉息趋和。当告:每隔5天,仍服所剩前丸1次,尽剂爲止。 (八)高××女33岁已婚初诊日期:61年5月12日。 初步诊断:经闭(肝鬱脾虚)。 主诉:月经已七个来月未行,末次月经60年10月22日,无呕噁,饮食正常,颜面下肢有轻度浮肿,目胞发胀,两腿痠软,腹部胀满,矢气转多,大便乾结,每日一行。小便正常。既往月经无异常,会顺产二胎俱健在。平时白带不多。 诊察所见:面目下肢轻度浮肿、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腹诊:腹形膨胀,腹壁柔软,无块物触知。 病情分析:经闭七月,怀孕排除。呈现面浮腿肿,腹胀气多,显是脾虚湿困,运化失常。脉见弦细,明爲肝鬱血虚,血不养肝,肝气横逆。脉证互勘,知爲血虚肝鬱,木旺乘脾,化源减少,又致血虚,血愈虚则肝愈鬱,肝愈鬱则脾愈虚。肝气鬱滞而不平,脾衰中虚而不振。因此冲任失调,经隧阻隔,导致经闭。 治疗方法:疏鬱平肝,振中扶脾,调和冲任,活血通经。 处方:当归15克丹参30克广木香4.5克炙9克乾薑3克苏木6克生橘核9克西红花1.5克炙甘草6克连服3剂。 5月15日二诊:药晋第二剂后,感有少腹两侧作痛,腰亦酸楚,有似月经欲行之感,但第3剂药后,此感反无,经犹未下,大便已不乾,仍腰胀而气多,转矢气则舒,好太息,两胁下方觉支胀。 处方:当归12克丹参30克生橘核9克益母草30克炙耆12克苏木9克紫苏9克肉桂麵1.5克分冲广木香4.5克炙草6克桃仁泥9克西红花1.5克连服3剂。 通经甘露丸1袋,每次1/6袋,随药吞。 5月19日三诊:药后少腹两侧微痛,大便已不乾结,腰尙痠楚,腹仍作胀,胸部左侧憋闷,太息爲快。下腿浮肿,经犹未行。脉息弦而寸弱。64次/分。 处方:益母膏30克丹参30克炙耆15克西红花1.5克製香附9克当身9克人参4.5克炙草6克川牛膝6克汉防己6克鲜薑6克连服3剂。 5月24日四诊:胸部左侧压憋已除。腰际痠楚已轻,唯仍腹胀气多,扣作鼓音。腿仍虚浮而发软。经犹未行,身不觉弱。脉弦右寸尙微。 处方:炙黄耆15克当归身9克丹参30克藏红花1.5克益母膏30克茺蔚子12克大腹皮9克炒紫苏9克五加皮9克炙草6克製香附9克人参4.5克连服3剂。 通经甘露丸2袋,每袋分3次随药吞,月经见,此丸停。 5月31日五诊:前药服2剂后,26日经水已下。经前感有腰痠,腹坠,腿胀,月经见后诸症俱减,色量俱正,持续5天,今日已无。现只觉腹部微胀,身肢无力,别无所苦。七个多月之经闭,于玆愈矣。脉弦象差,唯较弱。 处方:人参养血丸30克,分5次,分晚一次。 (九)孟××女32岁已婚初诊日期:61年4月19日。 初步诊断:经闭(肝阳亢盛,脾胃两虚)。 主诉:经闭年馀,末经60年1月20日。胃脘胀满,食后益甚,并发嗳气,胸鬱鬱闷,气短,太息则舒。头痛目眩,心烦易急,渴思冷饮。左胁有块时疼,两下肢常感痠痛,眠多梦扰,二便正常,白带不多。 诊察所见:面色滞暗,两颊黯红,舌质较赤,脉息弱弦,左尺力微。 病情分析:经闭年馀,胃脘胀满,食后益甚,是脾胃虚弱之徵。胸胁鬱闷,太息则舒,乃肝鬱气滞之象。肝失疏泄,阳偏亢则头痛目眩,热从内生则心烦易急,肝热蒸血则渴思冷飮。其两颊黯红,面色滞暗,舌质较红,对于肝鬱阳亢有热之象则更加显证。肝鬱则筋不舒,脾虚则肌无力,其两腿痠疼盖由于此。肝气横逆,犯胃乘脾,肝脾鬱结不伸,左胁下之有块时疼,当是成因。至于乱梦纷,无非精神散越。脉细弱弦,爲肝失血养之象,左尺力微,乃肾水不足之微。究其原,显是由于木失水涵,肝阳亢盛,肝木横逆,犯胃乘脾,气结血凝,以致经闭。 治疗方法:疏肝潜阳,畅脾通经。 处方:生石决明30克先煎茺蔚子15克旋覆花6克包苏梗9克广鬱金9克炒山栀9克焦麦芽9克丹参15克桃仁泥9克製香附9克蔻仁4.5克连服3剂。 4月24日二诊:药后嗳气未作,胀满已减,头痛目眩轻,左胁硬块未痛,馀证如前。舌质深红,根苔黄腻,脉弦细。 处方:丹参30克茺蔚子15克苏木6克桃仁泥9克西红花1.5克陈皮9克清半夏6克郁金9克炒枳壳9克澹竹叶15克焦三仙18克益母膏30克分2次和入连服3剂。 4月28日三诊:昨(27日)下午4点牛,月水下。量多色鲜赤,有块不多。心胸畅快,头目清爽,左胁下之硬块已无。唯腿于伸直时膕部有些疼痛,别无所苦。舌质尚较暗红,脉略弦,苔薄白。 处方:当归末3克分冲生地9克白芍12克木瓜9克络石藤9克甘草6克连服3剂。 以上三例肝鬱脾虚之经闭,由于病因发展中的趋劳不同,因而其表现的兼证逐各异,根据病情表现的缓急轻重,以了解病因变化的力量对比,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结果皆能取得满意疗效。如第一例是肝鬱脾虚,痰湿不化,血瘀气滞,阻隔经隧,探用的治法是逐瘀通经,兼事理气。第二例是血虚肝鬱,木旺乘脾,冲任失调,经隧隔阻,治法是疏肝扶脾,活血通经。第三例是肝阳亢盛,木气横逆,犯胃乘脾,气结血凝,治法是疏肝潜阳,畅脾通经。足见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相当複杂的,共同的病因,由于发展趋劳不同,而有其不同的变化和表现。既要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又要注意到矛盾的特殊性,才能产生恰当的解决矛盾的方法,这是非常必要的。 (十)谭××女28岁已婚初诊日期:61年5月17日。 初步诊断:脾虚经闭。 主诉:去年9月28日末次月经,当时正在工作,不能休息,有些过力,带经二週以后才完,从此以后经即不行。渐渐出现身肢懒,有时胸憋气短,心悸难眠。直至今年年初感觉体软更甚,开始治疗,经医院服药注射,至今年5月5日经水下,量极少,颜色澹,腹痛身疼,会于前一天5月4日行泥涉水。现证头晕,精神不能集中,身肢关节痛,睡眠不实。因这次由打针催下来的月经如此之少,经期又增加许多苦痛,故愿服中药,彻底治疗。 诊察所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不自续,脉涩而虚,重按略弦。 病情分析:过于思虑,伤脾之营,过于劳力,伤脾之气,化源不足,营血日亏,遂致经闭。脾伤气虚则身倦无力,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不自续。脾伤则运迟,供血不足,心血虚则心悸难眠,肝血虚则胸憋气滞。本宜调补,反之竭泽而渔,连犯虚虚之诚,观其经水虽来,色澹量少,半天即无,足为明证。况且临经又更加行泥涉水,寒湿外袭,受如持虚,故腹痛身疼,因而顿起。心肝血虚转甚,故证现头晕,精神不能集中,睡眠不实。寒湿留而不去,故身肢关节皆疼。脉之虚盔,显为气虚血少,重按略弦,明是肝气鬱滞。但溯本求源,伤脾爲始。 治疗方法:益气扶脾,调经养血,祛寒化湿,通经达络。 处方:首乌藤30克血藤18克熟枣仁15克炙黄耆9克嫩桑枝15克川桂枝4.5克澹乾薑3克炙甘草6克人参4.5克秦艽4.5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3剂。 5月24日二诊:晋前方证象大见好转,身肢关节痛大减,精神转佳,形疲乏力之势大轻,晚间已能看书,睡眠亦已较实,但醒来较早,初醒尙觉身倦乏力。精神仍难集中,时而头晕,记忆力差。脉息虚细之象已见强,按之仍较弦,左寸出现乍而陇起之势,月经有似欲行之象,但尚未通。 处方:桑寄生18克首乌藤30克血藤18克熟枣仁15克生黄耆9克嫩桑枝15克凌霄花6克炙甘草3克澹乾薑3克西秦艽6克人参6克鲜薑6克大枣7枚连服3剂。 5月31日三诊:药后身肢关节痛已近消失,身感有力,精神已振,但犹难集中,记忆尙差,当疾行或过力时,则感心跳。有时头晕,睡中多梦,午睡醒来感觉头痛,月经尚未通。脉息左寸仍出现乍而陇起。 处方:生龙齿15克先煎首乌藤30克血藤24克双鈎藤9克熟枣仁18克凌霄花9克製黄精15克炙甘草6克製香附6克酒丹参15克西红花1克人参6克鲜薑6克澹乾薑6克连服3剂。 6月7日四诊:前方只晋1剂,6月2日晨月经已通。今已6天,尚有些须未尽。此次经期周身关节痛并未加重,只经前一天少腹作痛,但较前次大轻,且月经见后腹痛即减,不似以先一直持续几天,月经色量俱正,块亦无多。八个多月经闭,于今已愈。现在身体轻鬆,饮食睡眠良好,唯仍多梦,记忆力差,头有时昏沉不清,有时作痛,面部好起疖肿。脉息弱弦,左寸之乍而陇起现象已无。 处方:桑寄生18克首乌藤30克生熟地各9克熟枣仁18克西秦艽6克威灵仙9克桑桂枝各4.5克炙甘草6克南薄荷4.5克后下澹乾薑3克双鈎藤9克北沙参9克滁菊花9克连服6剂。 此桉脾虚经闭,久则心肝血虚,神衰气鬱,木应调补,反而重虚,迫血强下之前,又被寒湿外袭,下次不可能会自然而下。诊凡三次,历时16天,晋药才7剂,不仅八个多月之经闭得通,色量俱正,而且寒湿邪去,关节痛除,身肢轻鬆,体力恢复。只不过神衰气鬱,尙未尽除。是后投以养血安神,舒肝达络之方,不数剂遂告痊愈。 (十一)杨××女26岁未婚初诊日期:61年12月12日。 初步诊断∶血亏经闭。 主诉:经闭已二年有馀,腹无胀痛,但觉体倦神疲,后来又出现手足心热。曾住院半年,进行中西医各种疗法,不唯月经未通,反觉身体更弱,又会自服人参养荣等丸药多种,亦未见效。现唯头晕,四肢无力,胃有时疼,身恶寒,四肢常冷,但手足心热,痰盛不咳,兼有浮肿,腰痛夜卧益甚,小便频多,夜三四次,馀无大异常。诊察所见:形瘦,面色萎黄发白,又显虚浮,息弱,语声低微,舌苔薄白,中心垢腻,舌质较澹,脉息左手细小无力,右手稍带兼弦。病情分析:经闭已逾两载,腹无胀痛。但形瘦、面色萎黄而发白,舌质色澹,血亏经闭,一望可知。又见细小弱弦之脉,当更无疑议。血不足上荣,则出现头晕。血既亏矣,气无不耗,息弱声微,乃是显徵。手足心发热,当属于阴虚,阴旣虚焉,阳岂无损,肢冷恶寒,足爲明证。脘痛显爲胃病,胃旣病也,脾安不伤,脾虚失于运健,则四肢无力。脾伤化源不足,则血更加亏,养身不暇,无馀以下,经不闭而何待。脾虚生湿,浮肿因而出现,湿聚成痰,故虽不咳而痰多。痰亦能阻滞经隧,经闭则更无由可通。至于小便频多,夜卧腰痛,乃久病及肾也Q终朝头晕,肢体困乏,亦有气血兼虚者。 治疗方法:养血调经,寓通于补,旣顾脾胃,又济阴阳。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9克覆盆子9克当归9克台党参9克益母草15克附子3克血藤15克丹参9克,焦白术9克月季花9克乾薑3克藏红花1.5克炙草6克肉桂麵3克分冲连服3剂。 12月20日二诊:药后精神好转,头晕减轻,因停药几天,又复微晕,小便频数较前改善,唯仍四肢无力,身畏寒,手足发凉,面微肿,手足心烧而多痰,经水未通,饮食大便正常。舌质澹,苔薄白,根部垢腻,脉息沉弦微滑,两寸乏力。 处方:桑寄生18克覆盆子9克血藤胶15克焦白术9克炒薏仁12克建莲肉9克阿胶珠12克澹大云15克月季花12克人参麵3克分冲西红花1.5克肉桂麵3克分冲附片3克陈皮6克半夏6克熟地9克同蔻仁1.5克研拌当9克杭白芍9克连服6剂。 参茸衞生丸6丸,每晚1丸。 12月27日三诊:药晋6剂,精神大好,头晕更轻,唯腿仍无力,喉中之痰较前减少,现在夜间两脚能温暖过来(过去两脚通夜不温),晨分面浮,暮间腿肿,小便夜间仍频(每宿起夜3~4次),饮食,睡眠,大便均正。苔白根部黄垢,脉沉弱弦而寸微。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9克首乌藤15克鸡血藤胶18克苍白术各9克陈皮4.5克清半夏9克赤白芍各9克生熟地各9克蔻仁3克研拌澹大云15克覆盆子9克肉桂麵3克分冲人参3克藏红花1.5克炙草6克紫河车粉3克分冲附片3克当归9克连服3剂。 参茸衞生丸9丸,每晚1丸。 62年3月15日四诊:因怵药停治两月有半,月经已两年牛未来。所有症状比以先减轻,现仅感夜卧时腰疼明显,飮食、睡眠,二便均如常,平素无白带。苔白舌根黄,脉息沉弦细弱,尺寸俱微。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2克金狗嵴9克当归9克赤白芍各9克血藤15克川膝9克生熟地各6克炙草3克澹乾薑3克桃仁泥6克西红花1.5克紫河车粉3克分吞澹大云12克连服9剂。 参茸衞生丸10丸,每早1丸随药吞。 八宝坤顺丹10丸,每晚1丸随药吞。 3月24日五诊:近日来偶感绕脐作痛,片刻部止,夜卧腰疼减轻,食睡眠二便俱如常,仍无白带。由61年4月间开始脱髮甚多,现脱已较少。脉息沉弦细弱,尺中力微,舌苔正常。 处方:照前方赤白芍、澹大云各加3克,连服3剂。 丸药衞生丸改全鹿丸,仍照前法服。 3月31日六诊:经闭今尚未通,素无白带。夜卧腰疼已除、小便频数得愈,浮肿显着好转,数月来间或有轻微浮肿出现。惟近一週来,口乾喜热飮,食后绕脐作胀。脉右沉细略弦左弦细明显。 处方:桑寄生30克血藤胶12克加大蔻3克焦三仙18克酒丹参15克土炒白术9克西红花1.5克大多9克秦当归9克紫河车粉3克分吞澹大云12克製香附6克益母草18克宣木瓜6克鲜薑9克大枣3枚连服3剂。 滋补健身丸10丸,每次1丸,早晚各1次。 4月7日七诊:腹胀口乾均除,浮肿基本消失,觉无不适,唯月事仍不行,素常无白带,苔白,脉仍沉细,弦象已减。 处方:照前方去大枣、麦冬,加蔚子9克,加大蔻、西红花皆改爲1.6克,紫河车粉改爲4.5克,连服3剂。丸药仍照服。 4月14日八诊:诸证皆除,只偶尔腰痛稍痠,微有浮肿,经犹未行,仍无白带,食纳睡眠二便均正常。脉气较扬,仍形弦细。 处方:照原方去加大蔻,焦三仙,加川牛膝12克,酒军3克,破故纸9克,党参9克。澹大云再加3克,连服3剂。 4月18日九诊:服上药后,见有白带少量,会觉有一时腿乏力,一阵头晕,月经仍未见行,今天觉有噁心但未吐,嗜睡,馀无不适。脉沉细略弦,较前有力,70次/分舌苔薄白。 处方:照前方去破故纸·木瓜,加归尾9克,清半夏9克,酒军再加3克,连服3剂。 滋补健身丸10丸,早晚各1丸。 4月23日十诊:晋前方心已除,腿已去,近日白带已较多,质偏稀薄,经尚未行,有时困倦,寐佳。脉气已扬,弦象大差。 处方:桑寄生30克血藤胶12克茺蔚子15克母草18克怀牛膝12.克藏红花1.6克紫河车粉4.5克分2次吞酒军6克台党参6克桃仁泥12克澹大云18克生山药12克当尾9克澹乾薑3克炙甘草4.5克大枣3枚连服3剂。 滋补健身丸10丸,每次1丸,日2次。 4月26日十一诊:前方晋3剂后,白带增多。质较黏稠,有时仍稀。大便稀薄,每天1次,腹不胀不疼,但觉形疲思睡,腰疫极轻,经水仍未见。脉沉细,尺中不足。 处方:照原方去归尾。酒军改爲3克,澹大云改爲24克,连服3剂。 丸药仍照服。 5月3日十二诊:经水尚未下,白带又较少,两腿有些乏力,其他一切如常。苔白腻,脉沉细,仍较少力。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9克澹大云18克血藤18克贡阿胶9克另溶分兑生山药9克炒乾漆1.5克怀牛膝12克人参麵3克分冲茺蔚子15克益母草18克赤白芍各9克桃仁泥12克西红花1.5克紫河车粉4.5克分吞炙草6克大枣3枚连服3剂。 人参养荣丸10丸,每晚1丸。通经甘露丸,2袋,每早半袋。 5月11日十三诊:8日晚间经水来潮。量不多,颜色正,有块,今天基本已淨。经期只第二天(9日)夜间略感腹痛。两腿无力已除,馀无任何不适。两年另八个月之经闭,至此已愈。脉尙沉细,仍需巩固之。 处方:八珍益母丸10丸,每早1丸。 紫河车粉30克,分为10包,每晚1包。 此桉血亏经闭,较血虚证更甚一层。脾肾暗伤,阴阳虚耗,血之化源告竭,已乏下灌冲任之馀,经脉逐闭。治疗之法,必须全面照顾,方能气充血生,阴平阳秘而得愈,但应以养血通经爲主,补中寓攻。调爕阴阳,兼补脾肾。共诊12次,服汤药39剂、再加配合参茸衞生、健身全鹿、滋补健身、人参养荣等丸剂,历时五个月(中间病人因憷药而停治两个牛月,实际治疗时间为两个半月),经水通。二年另八个月之血亏经闭,遂告痊愈。倘再失治,诚恐转瘵成痨,难免后忧。在治疗当中,第二、三诊之处方中皆附子半夏并用,俗谓二者相反,每相避忌。岂知药物之相抗相消作用,同样可以利用其所产生之疗能也。 (十二)张××女29岁已婚初诊日期:62年2月20日。 初步诊断:经闭(脾肾兼虚)。 主诉:从60年4月劳动之后,月经闭而不行,约有半年多以后,经过注射黄体酮,内服乙酚而经通。三个月之后,又闭止不行。仍照前法治疗而又通。但几月之后而仍闭。再注射与内服前药则无效矣。近来又已经做过三个疗程,迄未得效。现在除体力易倦,有时腰痠外,精神、睡眠、饮食、二便无任何自觉症状。最末次因注射黄体酮而月经来潮日期爲61年11月12日。诊察所见:脉息沉细而弱,两尺更微。 病情分析:经闭得自过劳之后,脉见沉细而弱,两尺更微,盖因强力伤肾,劳倦伤脾,证见体力易倦,时而腰痠,乃是明证。肾伤则天癸失常,脾伤则化源受损,营血失充,无馀以下,血海难盈,则经闭。更加针催药促,砻糠榨油,经虽暂时得下。通经强行,化源益竭,故到最后,再施无效。必益肾补脾,通经养血,气血充沛,月经自行。 治疗方法:补脾益肾,养血通经。 处方:製黄精30克益母草30克丹参30克製香附9克澹大云9克秦当归9克茺蔚子15克川牛膝9克藏红花3克肉桂麵1克分冲炙甘草6克连服3剂。 人参养荣丸6丸,每次1丸,随药吞。 2月23日二诊:服前方后,无何特殊感觉,但神疲好困。饮食、睡眠,二便俱如常。舌质较澹,苔白如积粉,中心较黯,脉息沉细而弱,尺中更甚。 处方:照前方茺蔚子再加3克,外加苏木6克,连服3剂。 人参养荣丸10丸,服如前法。 2月26日三诊:服前方同时又在练习气功,现欲困之症已减。唯气短,恶热。过去在经前常出现左侧偏头痛。苔薄白,脉息沉弱而数,尺部犹微,94次/分,尺肤热。 处方:照前方减肉桂麵1克,益母草再加15克,连服3剂。 3月1日四诊:晋前方气短恶热稍减,唯日前感觉耳鸣,手足稍胀,左少腹自觉有块,按之稍痛。饮食、睡眠均佳,大便稍乾,小便正常。过去在行经时每先流少量鼻血,左侧偏头痛。苔薄白,脉息沉细而弱近駃84次/分,尺肤稍热。 处方:照前方加生地12克。通经甘露丸1袋,分3次每晚1次。人参养荣丸仍照服。汤药连服3剂。 3月5日五诊:药后无何不适,昨未服药,夜间胃脘稍胀(过去行经有时胃疼),今晨头会稍晕,日前经西医检查:子宫后倾、甲状腺肿大。苔薄白,脉息沉细而弱,72次/分尺肤稍热。 处方:照前方丹参再加15克,苏木再加6克,另加丹皮9克,连服3剂 通经甘露丸2袋,每次半袋,每晚1次。人参养荣丸仍照服。 3月9日六诊:现稍感疲倦,大便偏乾,其他皆如常。脉息细弱,重按兼弦80次/分。 处方:细生地15克益母草45克丹参45克製香附9克丹皮9克澹大云15克茺蔚子18克赤芍9克藏红花3克川牛膝6克桃仁泥9克炒乾漆1.5克炙草6克人参麵3克分冲苏木6克官桂麵1克分冲连服3剂。通经甘露丸2袋,每晚半袋。 3月13日七诊:药后头痛头晕已止,近日睡眠多梦、平时髮易脱,腋毛阴毛均稀。脉细弱、左尺式微,苔白。 处方:益母草45克丹参30克茺蔚子18克生地12克粉丹皮9克苏木6克怀牛膝9克赤芍9克澹大云12克当归9克桃仁泥9克炙草6克人参麵3克分冲藏红花3克连服3剂。 通经甘露丸3袋,每次半袋。紫河车粉30克,分爲10包,每次1包。 3月17日八诊:大便不泄,反有乾意,睡眠仍多梦,白天有时觉困乏。脉息同上。 处方:益母草45克酒丹参30克茺蔚子18克丹皮9克怀牛膝9克炒乾漆4.5克人参麵3克分冲酒军3克桃仁泥12克澹大云15克藏红花3克当归9克连服3剂。丸剂、散剂仍照服。 3月20日九诊:药后无不适,白天之痠困减轻,睡眠尙佳,食慾好,大便稍乾。脉息细弱,左尺尤少力。 处方:照前方桃仁泥改爲15克,酒军改爲4.5克,连服3剂。 通经甘露丸3袋,每次半袋,每天1次。 紫河车粉30克,分10包,每次1包,每天1次。 3月23日十诊:昨晨与今晨皆腹痛泄一次,便后腹痛止。现口微苦,饮食乏味,稍感疲倦无力,睡眠良,别无他苦。52~53年会患肠结核。脉息细弱,尺中少力。苔微黄而腻。 处方:照前方去酒军,减当归3克,另加熟军3克,山楂片9克,连服3剂。 丸剂与散剂仍照服。 3月28日十一诊:26日出现少量白带,质黏。近来饮食睡眠, 大便均正常,小便稍黄,夜晚自服黑糖薑汤觉舒适。查血沉及BMR均正常,苔白微腻,脉息细弱,尺中微。 处方:照原方去当归,另加通草3克,连服3剂。 4月2日十二诊:晋前方无何不适,小便仍稍黄,夜寐多梦,月经仍未通,经西医检查:无结核病灶,黄体素较缺少,子宫无特异病变。脉息濡弱,按之细弦。 处方:桑寄生30克澹大云15克生熟地各9克炒乾漆4.5克通草3克益母草30克怀牛膝9克西红花3克製香附6克赤芍9克酒丹参30克桃仁泥12克熟军4.5克人参麵3克分冲炙草3克连服3剂。 通经甘露丸3袋,每次半袋,每日1次。 紫河车粉30克,分爲10包,每次1包。 4月5日十三诊:晋前方无甚变化,寐仍梦多、小便已不黄,食慾佳,大便正常,脉沉细而弱,两尺力微,苔薄白,略乾而少津。 处方:照前方加破故纸9克,澹大云再加3克,连服3剂。丸剂粉剂仍照服。 4月9日十四诊:月经于本月7日已来潮,毫无痛苦,量中等,色红无块,现仍未尽,量尚不甚少。只觉稍有倦怠,鼻乾。纳食,睡眠,二便均正常。脉息细而较弱,尺力犹未逮,仍需药力以巩固之。 处方:八宝坤顺丹20丸,每早服1丸。安坤赞育丸20丸,每晚服1丸。 俟丸药服完,继服: 紫河车粉60克,分爲20包,每晚1包。坚持勿懈。 此桉爲脾肾两伤,造成血虚,导致经闭。先是经过注射黄体酮,内服乙菧酚,针药交催,虽通复闭,正因竭泽而渔,究非根本之计,故至最后,再用之则如石沉大海,效力杳无。经以益肾补脾,养血通经之法,治疗47天,诊凡13次,服汤药39剂,再加配合人参养荣,通经甘露,河车粉等成药,经二年馀而最后注射黄体酮已无效之经闭,竟毫无痛苦而经通。 (十三)王××女30岁已婚初诊日期:63年2月14日。 初步诊断:肾虚经闭。 主诉:15岁初潮后,月经即不调,经期屡超。结婚之后,月事仍不调,量且减少,近二年来竟至经闭,每次非打针不来,近来停止注射,月经又已三个多月未行,每当月经应行之期,经水不来而带下反盛,色白稠黏,略有臭气。 平素有时晨间脐周作痛,有时腹胀,有时头晕起急,有时身肢困倦。经常喉中痰阻,堵塞不堪,但痰一喀出,顿时清爽,飮食睡眠、二便俱正。结婚三年迄未受孕,曾经××医院检查,认爲子宫发育过小。 诊察所见:舌质正常,舌苔薄白,脉息弦细,两尺力微,左手略较扬。 病情分析:经云:"女子七岁,肾气虚,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今初潮之后,经即不调,子宫发育又小,可知臀气有欠于盛,天癸有失于充,冲任当不调,月事则不能以时而下。婚后一载,竟至经闭难通,非赖注射之频催,从不如期以自下。盖必因肾气更行损伤,天癸愈加亏乏也,尺脉力微,是爲显证。然脐周时痛,冲任当有瘀停,腹胀支撑,肝脾气必鬱结,且头晕易急,形疲身倦,喉中痰滞,六脉细弦,当更明矣。至期经不行而带反多者,水穀精微不归正化,其不受孕,势所必然。幸脉虽弦细尺微,而左手略较扬而有力,说明营气尙未臻至虚,似较犹堪易图。当爲之补肾之虚藉之以充天癸,活血之结赖以通调冲任,冀其肾气盛,瘀血活,肝脾之鬱结可以自解,任脉通,冲脉盛,月经之闭止当自通。 治疗方法:补肾活血,通调冲任。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赤芍18克酒丹参15克丹皮6克茺蔚子9克砂仁4.5克陈皮4.5克焦白术9克牛膝9克生没药4.5克月季花9克连服3剂。 通经甘露丸1袋,分6次随药吞。 2月18日二诊:药晋3剂,病无显着变化,只觉喉中痰阻减轻,腹部未胀,脐周未疼,带下仍盛,月事未通。舌苔薄白,脉象弦细兼滑,尺中不逮。 处方:照前方茺蔚子再加6克,连服3剂。 通经甘露丸2袋,每次四分之一袋。 2月22日三诊:白带仍盛,脐周又复作痛,但阵阵发作,痛处觉有热感,似有月经欲来之意,此痛与以前不同。腹已不胀,喉中痰阻显着减轻。月汛未至,身觉有力,精神亦增,食思旺盛。脉息弦滑,按之尺犹不足。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9克月季花15克丹参24克怀牛膝9克益母草30克赤芍15克炒乾漆3克丹皮6克生没药6克连服3剂。 通经甘露丸2袋,每袋分3次服,日1次。 2月27日四诊:药晋3剂、丸药自加至每次半袋,腹痛已止,胀迄未作,特觉舒。带下仍多,经犹未至,体倦无大力有好转,饮食颇佳,大便乾,小便黄。苔薄白,脉息弦,重按不足。 处方:照前方去没药,焦白术。月季花加至18克,丹参加至30克,炒乾漆加至4.5克。另加生山药12克,桃仁泥9克,红花9克,醋军炭4.5克,连服3剂。 大黄蟅虫丸3丸,每天中午1丸。 3月8日五诊:前药才晋1剂,于2月28日上午,月经通,第二天量增多,色紫红,有多量血块,经行之后,药仍照服尽剂,带经一週,3月6日去淨。经期当中腰腹无苦,(过去经期腰,少腹坠痛)脉息弦滑,尺中尚弱。只以子宫发育过小,肾经尚较不足,须继续巩固疗效,以促进子宫之发育机能。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9克菟丝子15克大熟地12克白芍9克甘枸杷9克山药12克澹大云9克焦白术9克炙草6克製香附4.5克砂蔻仁各3克连服3~6剂。继服下药。 安坤赞育丸10丸,每早1丸。 紫河车粉30克,分爲10包,每晚1包。应持续服用勿懈。 此桉经闭,由于肾气虚伤,子宫发育不全。以补肾活血,通调冲任之法治之,诊只四次,历时二週,服汤药11剂,通经甘露丸5袋,大黄蟅虫丸1丸,经闭通。过去痛经,而今腰腹无苦。由于素来子宫发育过小,目前脉象仍形肾虚,故仍必须继续巩固,借以促进子宫之发育机能,爲今后怀孕打好基础。 按:经闭在妇科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对妇女的健康是有一定的影响。本证概括可分虚实两大类型,虚型中包括脾虚证、肾虚证、血虚证、热涸证;实型中包括肝鬱证、血瘀证、寒滞证、痰湿证等。临床上以虚型者爲多见,但亦常有虚实互见、各证溷合出现者,对此则应综合治疗之。 治疗经闭目的在于经通,因此活血通经药在所必用,但须分清虚实,掌握分寸,万不可诛伐无辜。治疗过程之长短,常是关係到证之虚实,虚证疗程要长,实证疗程短,此乃由于虚型诸证必导致血虚、血,甚至血枯方能构成经闭,或由化源不足,或因血海损伤,必须气血充沛,经始自通,养其气血,所以疗程要长。实证诸证、必形成经隧阻隔,方可构成经闭,或由血滞血瘀、或由痰瘀交阻,只要隔塞一去,经血即通,攻瘀行滞,因而疗程即短。切忌只求经通,不顾虚实,概以攻通爲能事,实证遇之,固属相宜,而虚证遇之,必将证百出。再有如遇到注射黄体酮,丙服乙酚都无效之患者,更不可操之过急,但需要树立患者战胜疾病之信心,只要安心治疗,确有保握,能以治好。 子宫发育情况良否,与月经的影响极爲密切,子宫发育不全,往往是导致经闭之重要原因,在过去妇科学中皆认爲在治疗上很难恢复,甚至不可恢复。但事实证明,子宫发育过小之经闭,并不影响疗效,而且还能促使子宫发育到正常程度,而可达到怀孕之目的。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