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不通(二例)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输卵管不通(二例)
输卵管不通,是由于输卵管发生炎症,在急性炎症期,管壁红肿增厚,未能及时有效治疗,管腔内积有渗出液或脓液,形成输卵管积水或积脓,如再治疗不当,则演成慢性炎症,在慢性炎症期以后吸收,使黏膜黏连,而致管腔阻塞,管壁增厚呈结节状,并与周黏连,因而造成输卵管不通。或是由于急性炎症期不明显,开始发现即已成爲慢性炎症期,而造成输卵管不通。但管腔内轻度黏连,或部分阻塞者,亦常有之。
现代医学认爲引起输卵管发炎的原因,有的由于产褥期及月经期不注意衞生。有的由于进行人工流产及阴道一切手术操作时,未能严格注意无菌,以致发生感染而来。亦有的由于腹内其他脏器之炎症,如膀胱炎,阑尾炎等,继发感染而来者。
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情况,认为可包括于癥瘕、痛经、带下诸门之中,其急性炎症期,与热入血室一证,又有些相似之处。
(一)武××女25岁已婚初诊日期:65年3月31日。
明确诊断:两侧输卵管不通(有结核性盆腔炎,膀胱炎史)。
主诉:月经于14岁初潮之后,一向无大异常,每30~34天一次。从64年出现低烧,身痠懒,腰痠痛,腹胀,小腹时疼,食慾不振,日渐削瘦,6月份以后又出现月经遇期后(40~45天一行)量少,色鲜红,身体益瘦如柴,腰痠痛甚,又加小便不爽,溺时觉热,溺完墬疼。经××医院检查结果,确诊爲结核性盆腔炎,膀胱炎,治疗三四个月,效果很好,身体日渐强壮,複查病已痊愈。但月经仍行后期,(大夫说临经可注射黄体酮),时而头晕,或头疼耳鸣(据云爲链霉素注射过多所致)。平常白带不多,气短,全身少力,胸闷乳眼疼,腰微痛,腹胀,少腹发凉怕冷,脚常发凉。饮食尙佳,二便自调。因爲结婚已三年多,尙未怀孕,最近作妇科检查,认爲两侧输卵不通。末次月经焉2月21~28日。
诊察所见:面色无华,唇舌较澹,脉沉细而弱弦,两尺更乏力60次/分。舌苔薄白,中心微腻。
病情分析:病爲两侧输卵管不通,脉见沉细弱弦,两尺更加无力,沉爲气滞,细乃血虚,弱弦爲肝失养而木自鬱,两尺之更形无力,必肾气平素有亏。证见胸闷塞,乳胀疼,腰痠痛而腹胀冷,是爲肾气虚不能温养肝血,肝气遂鬱之象,寒气滞于下焦,冲任受其阻涩,其月事后期,脉象迟缓,当更明矣。肝木未平,脾先受克,生化之源不足,则可造成血虚,此亦经行后期之一因素,其面色无华,唇舌澹白,脉象之细,当更明矣。至于气短,通身乏力者,当是病程较久,损伤中气之故。脉证合参,主要在于肾虚肝鬱,盖肝气一鬱,可致无不皆鬱,鬱之既久,则将变生多端,其输卵管之不通,岂亦其中之一事欤。
治疗方法:温养肾气,疏解肝鬱,通调冲任,散结决壅。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秦当归12克焦白术9克北柴胡6克澹乾薑3克川芎4.5克製香附9克潞党参9克澹吴萸1.5克赤芍9克甘草4.5克连服3剂,效再3剂。
4月19日二诊:前方晋3剂后,胸闷,腹胀,腰疼俱减,乳胀疼,少腹冷,气短,无力皆轻,故又服3剂,诸证更加好转。4月10日以后,胸已无闷,腰已不疼,头晕头疼,耳鸣亦几无所觉。4月初会有几次鼻衂,15日经水来潮,此次週期爲52天。经行第一天量少色红,第二天以后量较多,色紫红,今尚未尽,经前乳胀疼未作剧,腰疼腹冷痛极微,身体已觉有力。但小便不爽,尿有不尽之感,溺完之后,下墬较甚,溺时热而不疼。
处方:照前方加藕节30克,丹参9克,益母草15克,鲜茅根30克,地肤子9克,澹竹叶12克,连服6剂。
4月29日三诊:晋前方经水于20日去淨,共持续6天,6剂服完,小便好转,身体轻快,唯28日突发扁桃腺炎,发热咽疼,又引起胸满头晕,小便频急不能禁。口苦,苔白微腻,脉细弦细近駃96次/分。体温38.5℃,尿检:有脓球10~20,蛋白(+)。
处方:鲜茅根39克忍冬花12克板蓝根9克藏青果9克打元参12克苦桔梗9克白通草6克生甘草6克黛灯芯1克连服3剂。
5月13日四诊:上药晋后,发烧退,咽痛除,小便频急亦止。5日~8日注射黄体酮,11日经水来潮,提前4天,经前腹痛腰痠均轻。苔薄白,脉弦细近駃。
处方:桑寄生18克炒川断12克秦当归9克乾生地12克焦白术9克炒赤芍9克潞党参9克醋柴胡3克生艾叶6克製香附6克云茯苓12克澹竹叶9克炙甘草6克鲜薑3片连服6剂。
6月10日五诊:6月3日经水来潮,提前9天,未注射黄体酮。色红有块,腰腹之痛轻微,带经5天,于7日淨。近无带下分泌物,阴道乾涩难受,有时腹部微痛,飮食尙可,二便自调,苔薄白,脉息沉细而弱。
处方:秦当归12克生地9克赤芍药9克川芎4.5克润元参12克女贞子9克大丹参9克生草6克鲜苇根18克小黑豆15克连服6剂。
归芍地黄丸10丸,每晚1丸。
7月15日六诊:月经于7月7日至,此次错后4天,未注射黄体酮,色量正常,内挟血块,经行腹腰之痛较前大轻,近睡眠多梦,他无所苦,月经于11日去尽,持续5天,已基本正常。脉息沉而兼滑。
月经正常,症状消失,以脉理论,气滞犹存,应仍以补肝肾,通血脉,畅冲任,疏气机爲重点,以促其已闭之卵管得开,不孕之疾患得治。配丸药久服之。
处方:桑寄生60克益母草60克秦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9克北柴胡9克薑厚朴9克白檀香9克熟地12克紫蔻9克盔沉香9克甘草6克血藤胶15克柞木枝240克共焉细末,蜜丸6克重,每晚1丸,常服勿间。
66年5月9日七诊:原爲两侧输卵管不通,今年二月份检查:”左侧输卵管畅通”。最后配製之丸药,现已服完,气色正常,身体强壮,已不觉有何疾苦,是否仍需再配继服,特来询问云。
一侧输卵管已然畅通,则具备了怀孕的主要条件之一,如果女双方皆无其他异常,看来怀孕已不成问题,遂告之停药可也。
此桉爲结核性盆腔炎所引起之两侧输卵管不通,当时以中医辨证观点,分析其脉证,主要是属于肾虚肝鬱,气滞血虚,影响到冲任通调。因而採用温养肾气,疏达肝鬱,通调冲任的治法。服药之后,诸证逐步减轻,在四月初又出现鼻,四月中又出现泌尿系感染,月经仍后期达52天始行,第二诊4月19日根据此种气机鬱滞,水道不得通调的情况,加藕节,丹参以疏通络气,引血下行,又加益母草,鲜茅根,地肤子,竹叶以止衂利尿,通脉调经。四月末第三诊时又患急性扁桃腺炎,当预先治卒病,3剂药后,热退炎消。此后5月11日及6月3日两次月经而又出现超前,并阴燥乾涩,此种眞阴亏损,阴虚生热的现象,盖由于急性扁桃腺炎之高熟伤阴所引起,当然5月11日这次月经提前与注射黄体酮之刺激亦有一定关係。于是在6月10日第五诊加以适当照顾肾阴,从此以后,则月经正常,诸证消失,但根据中医脉理,认爲症状虽暂行消失,而气滞仍实际存在,因此,以疏达气机,通调冲任爲重点,拟丸常服。共诊6次(第三诊是治疗急性扁桃腺炎,与本桉之主证无关),服汤药27剂、归芍地黄丸10丸,自配丸药一料有馀,至66年2月份检查:“左侧输卵管已畅通”。由于有一侧输卵管已然畅通,则具备了怀孕中的一项最重要条件,只要男女双方再没有其他异常,怀孕是不成问题,故告之可以停药。由此可知,一般人皆以爲中医善治机能性疾病,不善治器质性病变,显然这说法是不正确的。
(二)赵××女37岁已婚初诊日期:58年10月7日。
明确诊断∶输卵管两侧不通。
主诉:43年曾患经漏三个月,后服“自来血”治愈。从此以后,每年要犯一次,每犯皆经漏淋漓,月馀之久。唯在57年当中未犯,至今年而又犯,8月16日经水来潮,直到9月22日始淨。一向经前腿酸,腹胀益甚,临经时常两下腿及手足心烧。不犯病时带经期一般焉6天,每次经来,开始只是粉红澹水,量极少,甚至不需垫纸,一日之后部又不见,隔一二日再续来,当此之时,腹痛必甚,后即色转正常,痛亦稍,又在经行5日量少垂尽之际,必再来多些,当此之时,腹痛尤其特甚。经常腹胀,大便秘结,三四日一行。55年10月份,在医院作输卵管通气,结果两侧皆不通。今年6月份又去检查,仍是两侧皆不通。目前主要症状是腹胀,尤于脐左胀更特甚,在取卧位时满腹皆胀。少腹两侧不时尚有游走性隐痛。经常消化不良。结婚10年不孕。
诊察所见:面色滞暗,常太息,舌胖,苔薄白,根腻,脉沉弦近数,右手校细。
病情分析:两侧输卵管不通,自觉症状主要是常感腹胀,尤以脐旁爲甚,少腹常有游走性疼,经常消化不良。腹胀多属脾虚,再就其经常消化不良,月经初行粉红澹水,舌胖苔根腻等表现辨之,则更明矣。脐旁胀尤甚,少腹游走性疼,当是肝气鬱逆,若再就其平时常太息,经常腿痠、腹胀益甚等表现辨之,亦更明矣。其每经行二日后,色转正常时,腹痛必加甚,以及经欲尽而再来多些时,腹痛尤特甚,乃属气碍血行之徵。临经时,常有两腿手足心发烧,当是肾水不足,虚热内生之象。更参其脉,沉爲气滞不通,病位于里,弦主肝鬱脾虚,肾水不足。今沉弦并见,当主更有胀疼。再者脉兼近数,当爲虚热内伏,其大便秘结,手足心烧,盖因于此。右手较细,应属脾气之虚,其消化不良,面色滞暗,有以致之。至于经漏之每年一度发者,必由于气碍血行,伤及冲任,导致週期性泛滥也。其两侧输卵管之不通者,岂亦由于此欤。脉证合勘,证当属肝鬱脾虚,气碍血行,肾水不足,内有伏热。
治疗方法:疏肝扶脾,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兼退虚热。
处方:云茯苓9克製香附9克生橘核12克当归6克春砂仁6克鸡内金6克炒炒枳壳3克青陈皮各4.5克白芍9克焦榔片6克吴萸1克柴胡3克加大蔻粉1.5克分冲。连服3剂。
10月10日二诊:晋前方脘腹觉舒,少腹两侧之游走性窜痛依然,昨因食麵较硬,脘次又感不适,夜间两腿及足发烧喜发露,手心亦常发烧。再依前方,稍事增减。
处方:云茯苓9克製香附9克范麴9克当归9克春砂仁6克鸡内金炭12克焦榔片6克柴胡3克吴萸1克生橘核15克青陈皮各4.5克紫苏梗9克枳壳4.5克大蔻粉1.5克分冲连服3剂。
10月13日三诊:晚间腹胀较甚,有重坠感,似月经欲行,少腹右侧有时亦痛不敢按,日来大便稀(自谓一向不能贪凉,贪凉肚)。
处方:酒炒当归9克白芍9克焦枳实4.5克砂仁6克鸡内金炭12克吴萸1.5克青陈皮各4.5克云12克焦三仙各9克木通6克生橘核15克甘草6克製香附6克焦白术9克越鞠保和丸9克包煎大蔻粉1.5克分冲连服3剂。
10月16日四诊:晋前方腹胀较减,但晚上复如故,尚有重墬感。经水逾期未行。少腹右侧之疼觉轻,大溲仍稀而欠爽。再依前方,稍事增减。
处方:炒当归9克製香附9克生橘核12克益母草9克青陈皮各4.5克炒枳壳4.5克佛手片6克春砂仁6克鸡内金炭9克云苓皮块各9克吴萸1.5克赤芍9克柴胡3克越鞠保和丸9克包同煎大蔻粉1.5克分冲连服3剂。
10月18日五诊:16日傍午经水下,量较前多,(以先初行两三天时都可不用纸),颜色亦较好(以先初行两三天内,都是粉水,此次从开始到现在都黯红偏黑色血),今已三天,量尚不太少,而且腹未作痛(以先是经行一日之后即不见,隔二日再续来,此时腹痛剧烈,经常之腹胀及右侧之隐痛亦减,唯腰尙冷痛。脉之弦象已差,惟右尺之力显不足。再依前方,稍事增减。
处方:酒当归9克製香附9克益母草9克生橘核12克薑半夏9克春砂仁6克佛手片4.5克炒鸡内金9克吴茱萸3克炒枳壳4.5克青陈皮各3克茯苓皮块各9克六味地黄丸9克肉桂麵1.5克同包煎大蔻粉1.5克分冲连服2剂。
10月21日六诊:此次经来四日之时,量已少转而又多,下有多量黑色血块,二三阵后即减少,迄今则垂尽矣。在此少而转多之时,腹痛发作,但比以往大轻,腹胀之势亦减,唯右侧之隐痛,犹未大轻。依前方再爲增减,同时再拟丸方,配合应用。
处方:①汤药方:酒当归9克杭白芍9克生橘核12克佛手4.5克製香附6克皮云苓9克春砂仁6克吴茱萸3克川芎4.5克青陈皮各6克鸡内金炭9克江枳壳4.5克路路通4枚六味地黄丸9克肉桂麵1.5克同包煎大蔻粉1.5克分冲连
服2剂。
②丸药方:柞木枝30克熟地30克炮山甲9克当归9克大蝼蛄10只泽兰叶12克肉桂6克生香附12克砂仁6克焦白术9克杭白芍15克贡阿胶15克乌贼骨12克甘草9克共细末,益母膏180克(不足时加蜜)作丸如吉豆大,每服6克,空腹白水送下,每日1次。
10月23日七诊:经水已淨,带经6天。右侧少腹部之隐痛及胀均已轻,左侧及心下仍觉胀。再依前方,稍事增减。
处方:皮云苓9克製香附9克生橘核12克吴茱萸3克砂仁6克鸡内金12克青陈皮各6克酒当归9克炒枳壳4.5克佛手4.5克杭白芍12克六路通6枚炙甘草6克川芎4.5克六味地黄丸6克肉桂麵1克同包煎大蔻粉1.5克分冲连服2剂。
10月28日八诊:腹胀,右侧隐痛减轻。在过去经事淨后10天内,即发心,甚至食入郎吐。此次由昨又食入吐出。大便已不稀而反燥,仍气不舒而上逆,再依前方,稍事增减。
处方:皮云苓9克清半夏9克焦枳实6克新会皮6克青竹茹12克生橘核12克春砂仁6克内金9克炒旋覆花6克生代赭9克研同旋覆花包煎清丸6克包煎鲜薑6克切同煎连服2剂。
10月30日九诊:腹仍略胀,呕逆势差,少腹右侧之隐痛减,大便已较爽。过去在经期乳房胀痛,此次未发作。再依前方,稍事增减。
处方:春砂仁4.5克製香附9克柴胡3克佛手3克炒内金12克生橘核12克秦当归9克丹参4.5克枳壳3克青陈皮各4.5克苏梗6克云9克鲜薑9克切清丸4.5克包煎连服2剂。
11月1日十诊:脉象弱弦,左部尤显,腹部仍有胀感,右侧之隐痛轻微,大便又秘而不爽,再依前方,稍事增减。
处方:云茯苓9克酒当归9克製香附6克柴胡3克焦白术9克春砂仁6克生橘核12克金铪子6克丹参4.5克青陈皮各3克苏梗9克薑半夏9克广木香1.5克吴萸1.5克甘草4.5克清宁丸6克包同煎连服2剂。
11月6日十一诊:脉息弦象犹显着,按之不足,腹虽仍胀,但不似以先之搘膜,右侧之隐痛尚未尽除,大便昨行3次腹无痛而稀溏,仍感不爽,再依前方,略事增减。
处方:酒当归9克焦白术9克佛手3克新会皮6克生橘核15克小青皮4.5克紫丹参6克川楝9克春砂仁6克製香附9克广木香1.5克紫苏枝9克吴萸1.5克北柴胡3克茯苓皮9克甘草6克苏合香丸1粒,每次1/4和入。连服2剂。
11月10日十二诊:腹胀及少腹两侧之隐痛皆大轻减,已近消除。唯日前感冒,咳嗽头疼,鼻塞流涕,恶寒发热。体温38℃,脉弦而浮数,先医卒病,疏解新邪,兼顾宿疾,巩固疗效。舌苔白腻。
处方:鲜苇根30克紫全苏9克装香附9克滁菊花9克荆芥穗6克紫丹参6克清半夏9克广藿梗9克青陈皮各4.5克甘草6克穀稻芽9克川楝子6克大腹皮9克生橘核12克苏合香丸1粒,每次1/4和入。连服2剂。
11月12日十三诊:感冒仍未尽解,鼻塞咳嗽,头疼发热等症,尙未尽蠲,腹之胀、痛均几消失。唯昨又觉左胁胀,脉犹浮数,舌苔之腻已减。
处方:鲜苇根30克冬桑叶9克桔梗9克杏仁泥9克杭菊9克紫苏枝12克川鬱金6克藿香9克製香附9克化红9克大腹9克澹竹叶12克青皮4.5克穀稻芽各9克连服2剂。
11月14日十四诊:新邪已罢。月经12日来潮,超前4天,量不如上次多,色正,腹无痛,只微胀,脉仍见弱弦。其气犹鬱,再依前方而变通之。
处方:柞木枝30克紫全苏9克丹参9克延胡索6克云苓12克製香附9克酒当归12克杭芍15克澹吴萸1.5克生地9克炒枳实6克川木通4.5克川芎6克炙草12克苏合香丸1粒,每次1/4和入。连服2剂。
11月17日十五诊:月经今天乾淨,此次色正块多,量较上次略少,中间欲尽复行,腹随作痛之证,较前殊轻,微有发现。腹胀几无所觉。二便已正常。病人感觉病已痊愈,准备回家,要求拟方常服,巩固疗效。以症状来看,病已痊愈,劝再作一次输卵管通气检查,病人坚决不愿,殊以爲憾。只好坚嘱有何变化,务请函告,病人唯唯。处方:①汤药方:
柞木枝30克云苓12克酒当归9克紫全苏9克柴胡3克大腹皮9克丹皮6克延胡索4.5克製香附9克川芎4.5克焦白术9克桂枝4.5克杭白芍9克生橘核9克炙草6克苏合香丸1粒,每次1/4和入。
②丸药方
製香附60克柞木枝60克小黑豆250克益母草60克澹乾薑15克蔚子15克生蒲黄9克。共爲细末,薑汁煳丸,如梧
子大,每次30粒,白水送下。
③经前服用方
酒当归9克川芎4.5克杭芍9克潞党参9克吴茱萸1.5克清半夏6克寸冬9克丹皮4.5克阿胶珠9克肉桂麵1.5克分冲。
59年3月14日病人来信写道:“回来之后,照方服药,情况一直很好,去年12月14日来一次月经,今年1月17日来一次月经,全无痛苦。而2月份月经没来,三月初出现头晕心,不想吃饭,后来吃了就吐,最后不吃也吐,担心病情发生变化,当即到医院检查,作靑蛙试验阳性,说是怀孕反应。我们家人全很高兴。我想您见到此信,一定也很高兴”云。
此桉两侧输卵管不通,根据其临床表现,分析的结果,认爲是肝鬱脾虚,肾水不足,气碍血行,虚热内伏。治之以疏肝扶脾,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兼退虚热法。服药之后,脘腹稍舒。複诊两次,服药
六帖,月汛适至,此次不但量较多,色较好,并且在血已少而转又多的时刻,腹虽仍痛,但较前大减,腹部之胀亦已殊轻。10月18日第五诊见到月经改善,说明疗效已显,唯又发现“命火式微”,只以适值经期,故用八味地黄丸而除去附子。从10月21日第六诊中,可以看出月经改善情况,以往经期当中是淨而又至,而此次是少而复多。从10月30日第九诊,此次经期未出现乳房胀疼,说明肝气已渐有条达之徵。到11月10日第十二诊,当时因感冒新邪,当爲之先医卒病,疏解新邪。11月12日经水来潮,此次超前四天,色已正,量虽不如上次多,但含块多,下行爽,较往昔之胜强,岂止霄壤,经期中间,欲断复行,腹随作痛,最爲痛苦的这一症状,此次微然发作。腹胀之苦,亦已极轻。11月14日第14诊,新邪已罢,病人感觉其病若失,但脉仍出现弱弦之象,说明其气犹鬱,故治疗重在调气,意印着重治疗输卵管之不通。11月17日病人自觉病已痊愈,决定回家,要求常、服之方,巩固疗效。就症状消失而论,固已取得临床疗效,但输卵管
之不通,乃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故劝其再作一次输卵管通气,不料因病人挚意不愿而未果,因而症状虽消失,输卵管之已否得通,无从验证,殊以爲憾。幸喜次年三月,病人来信告知怀孕,这问题才算
得到解决。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