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二例)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不孕症(二例)
不孕症是指男女双方皆在生育年龄之内,婚后同居3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用避孕方法,而女方从未受孕;或曾经生育过或流产过而又已二年以上,未能怀孕者,统谓之不孕症,前者称原发性不孕症,后者称继发性不孕症。
又根据医学统计结果,女子婚后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不满二年郎能受孕,只有百分之十以下的女子,婚后二年才第一次怀孕。因此有人主张结婚二年以上不孕者,即可视爲不孕症,如果结婚十年,迄未受孕,则可认是绝对不孕症,亦即无法经过治疗而使其达到怀孕目的者。但余对此论断认为不无可商,盖由于会经治愈结婚十年以上之不孕症病例,焉数颇多,甚至有婚后十八年之不孕者,至于婚后五六年,八九年之不孕症治愈更多,选桉如下。
(一)纪××女27岁已婚初诊日期:61年7月5日。
初步诊断:原发性不孕症,经闭。
主诉:15岁初潮后月经不正常,每次必须借助于注射黄体酮方能得下,常是50天+~3个月+~半年+一行,经前及经期皆有明显腰痛。现在又将近七个月未行,末次月经去年12月10日(经注射5支黄体酮而下),目前唯觉性急好怒,别无所苦,白带无多。很久以前会一度出现尿频尿急,馀沥不尽,小便有不克自禁之感,现已治愈。素有慢性鼻炎,鼻塞不通,不闻香臭,经常头痛,已十数年之久。去年三月份经西医检查,据谓“子宫极小”,认爲绝对不能怀孕。
结婚已七年,不曾受孕。
诊察所见:脉息弦而有力、左手兼涩。形气不衰,精神抑鬱。内诊检查:外阴、阴道:已婚型,发育正常;穹:空虚;宫颈:完好、圆形;宫体:幼小子宫、约大如枣,略偏右、前屈,硬度正常、活动佳;附件:左、右(一)。临床印象:子宫发育不全。处理意见:可暂服中药治疗。。
病情分析:月经从初潮之后,即不能如期下行,必须借人工週期,这显然是月汛虽已初潮,而肾气实未眞盛,天癸实未至充,以致任脉之通,太冲之盛,均不能持久,经前经期均见腰痛,即此明证。冲爲血海,任主胞胎,二脉俱有主持和调节子宫之功力,因而子宫发育不全,故内诊检查子宫幼小。其大如枣,此素质也。更参之以脉,弦而有力、主肝鬱而亢,左手兼涩,乃血有滞阻,必怀抱不畅,抑鬱不伸,久则鬱伤气血,肝木偏横,损及冲任,气滞血涩,此病因也。似此质因相併,无论怀孕之不可能,即冀经调,恐亦非易,故直至目前犹经闭七月而未下,去岁检查认爲已绝对无能怀孕。然中医对此则认爲如治之得法,并非眞临绝境,永无痊愈之可能,今据只惟性急好怒,别无所苦,形气脉证,均无虚候,当空其病因与素质,同时兼顾而图之。
治疗方法:疏肝解鬱,首要在于通经;兼扶素质,促使子宫发育。
处方:当归9克炒冬术9克茯苓9克柴胡9克酒白芍9克月季花9克炙草6克连服15剂。
通经甘露丸5袋(每袋18克装)1/3袋每早一次,随药吞。
紫河车粉30克,分爲15包,每晚1包,随药吞。
7月21日二诊:晋前药腹部觉痛,大便较稀,日二三行,其他无变化,经水犹未通,脉息无大改变。药效已显,力犹未逮,再依前方略事增减。
处方:照前方加血藤胶6克分2次入煎益母膏60克分2次和服。连服15剂。
通经甘露丸4袋(每袋18克),1/4袋每早随药1次。
紫河车粉30克,分成15包,每晚1次。
8月4日三诊:7月27日经水已通,初行色澹,半天后则正常,量较少。持续两天无,经期无何不适。每晚服紫河车粉后,肠中肠鸣,咕噜作响,但一时止。大便日一二行已正常。脉弦渐和,左仍兼涩,再依前方加以增损。
处方:当归9克炒于术9克茯苓9克白芍9克熟地9克鹿角霜9克製香附9克白薇9克川芎6克製玄胡索6克益母草12克砂仁4.5克吴萸4.5克连服10剂。
紫河车粉30克,分成10包,每晚1包。
8月16日四诊:现一无所苦,变爲丸剂,兼医不孕。
处方:①女金丹30丸,每早1丸。
②紫河车粉180克,分成30包,每晚1包。
③丸药方:焦白术9克杜仲炭12克盔沉香6克紫豆蔻9克製川乌9克製草乌9克西宁军9克川厚朴9克北细辛9克白檀香9克秦当归12克汾甘草9克蜜作30丸,每晚1丸(与上药同时服用)。
10月20日五诊:上药配齐,缺蜜未能作丸,遂服药麵,药后无显着变化。7月20日经水得通之后,过40天左右,觉有月经欲来之感,但仅来一点,色仍澹,迄今未行,除腰痠之外,别无所苦。病人顾虑是否能以治愈?告之曰能,要坚定信心,并克服好生闷气。心情舒畅,则胸闷太息自除。脉息弦细,左寸无力,舌苔薄白。仍宜丸剂。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5克焦白术15克沉香6克紫蔻仁9克製草乌9克细辛9克西宁军9克薑厚朴9克製川乌9克白檀香9克汾草6克,饴作30丸,每晚1丸。
紫河车粉60克,分成20包,每次1包,日二。
12月12日六诊:晋上药无明显变化,亦无所苦,唯月事仍不以时下,馀证同上。脉息左滑细,右弦细,苔薄白。
处方:照上丸药方加人参6克,改为蜜丸,服法如上。紫河车粉60克,分成20包,每次1包,日二。
62年2月20日七诊:去年12月24日经水来潮,今年1月25日经水按时而下,量不多,色正无块,持续两天部去,经前一日及经期腹痠,平时无什感觉,食慾佳,睡眠良。脉息弦细左手兼滑,两尺重按皆无,苔白稍腻。
处方:照前12月12日方,再加木笔花9克,製服如前。
紫河车粉60克,分成20包,服法如前。
平素鼻塞流黄稠涕,不闻香臭,呼吸滞碍,头痛用木笔花1.5克忍冬花3克大青叶3克10剂,每日1剂,泡水当茶。
5月9日八诊:近数月、经水每月俱至、已基本正常,仅后数日。末次月经5月2日,色正有血量血块,唯量甚少,一日即无,经前一日及带经日口渴欲饮冷,腰腹无不适,食慾睡眠俱如常。仍鼻流黄涕,呼吸不畅而头痛。脉息弦细略滑,尺部较前有力,舌苔薄白。
处方:①照去年10月20日丸药方加紫河车粉45克,製丸照服。
②木笔花1.5克忍冬花3克大青叶3克元参3克10剂,每天1剂,冲水当茶。
12月19日九诊:从5月份以后,月经已趋正常,平素白带不多。但现又两个半月,经水未行,二週以来不思食,心,晨起尤甚,嗜食水果类物,周身无力,末次月经爲10月1日。近来睡眠不良,二便尙正。平素之鼻流浊涕,鼻塞不闻香臭,呼吸碍,经常头痛等慢性鼻炎宿疾已瘳。脉弦滑近駃86次/分,舌苔白腻,有早孕可疑。
靑蛙试验∶阳性。
内诊检查:外阴、阴道:发育正常;穹:空虚;宫颈:圆形、无明显着色及变软;宫体:偏右,超鹅卵大,较软,活动;附件:未触及异常。印象:早孕。处理意见:约3週后複查。
此桉爲原发性不孕症,经西医检查爲子宫发育不全,其大如枣,已属绝对无怀孕可能之例。经过诊治9次,共服汤药40剂,通经甘露丸9袋,女金丹30丸,自配丸药5料,紫河车粉405克,历时一年有半,居然怀孕矣。
患者从15岁月经初潮之后,历次经行,非借助于注射黄体酮而不来,毕婚七载而未孕,初诊当时又已经闭七月而未行。中医认爲“经不调者必不孕”。经治五个月后,月水以时而下已基本正常,可说明经调则病愈泰牛,已定了今后可以怀孕之基础。但当月汛初通之后,因量尚少而患者之信心发生动摇,在10月20日第五次複诊时,遂提出有是否能以治愈之顾虑,由于类似之例,会治愈不只一人,故告之曰:“能”,因此,坚定了患者之信心,此亦此桉成功之关键所在。
关于经水通后之爲量惟少,结合服紫河车粉后之漉漉肠鸣,显然是气鬱格拒,妨碍药力之吸收,于是8月4日第三次複诊之处方更加理气活血,补阴扶阳等药物,俾紫河车添精助气,益血扶虚之力得以发挥,速奏调补冲任,促使子宫发育之功,同时又增加紫河车粉之用量,因而改善了上述格拒情况,以便于自是以后之医治不孕而奏全功。更有十数年之慢性鼻宝炎,竟以三四味药,二十次之冲水当茶而治愈,此又一意外之收获也。
(二)杜××女30岁已婚初诊日期:62年2月16日。
初步诊断:原发性不孕症,痛经。
主诉:16岁月经初潮,每25天左右一行,周期尚正,量中等,色黯紫黑,有时有块,持续5~7天。唯经行腹冷胀痛,喜热喜按,每至经水将尽,痛反有增无减,经淨之后,始逐渐缓解。平时少腹常冷,白带量多,但无气味。周身乏力,精神疲倦,近两月来,更加头常昏晕,眼睛乾涩,两耳常鸣,使人心烦意乱,眠差梦多,每天昏昏沉沉,一阵心悸气短,更觉苦闷不堪,口乾喜热飮,经常大便乾。末次月经1月20日,25岁结婚,今已五年,未孕。
诊察所见:脉沉细而弱弦,舌质澹,舌尖微红,苔白稍腻。面色萎白,精神不振。
内诊检查:外阴、阴道:(一);宫颈:中糜;子宫:后位,正大;双侧:(-)。印象:宫颈中度糜烂。
病情分析:平时少腹常冷,经行腹冷胀疼,经水将尽,腹痛反增,喜热喜按,毕婚五载,迄未受孕。此爲中阳不足,虚寒内生,血海空虚,胞宫寒冷,经事失调,难以受孕也。唯血虚则木旺,木旺则脾衰,脾衰则湿盛不化,肝旺则气火易升,故头常昏晕,眠差梦多,身倦神疲,带下增盛。至于目发乾涩、两耳常鸣,口渴喜热飮者,则肾水不能上潮;经常大便乾,一阵心动悸者,乃属血虚失养,津缺乏润。大凡阳气不足,血虚胞寒者,经色多不鲜而紫黯,血虚肝旺,气滞而经不调者,脉多沉细而弱弦,经不调者故不孕。
治疗方法:法宜温胞以养血,理气而调经,冀其经调而后能孕。更当滋养肝肾,培植眞阴,祛化寒湿,温运脾气。唯当前大有肝阴愈虚,肝阳愈旺之概,故须首挫其势,以平晕昏。
处方:灵磁石30克石决明18克大熟地12克枸杞子9克牛膝9克熟仁15克合欢皮9克炒党参9克台乌药9克通草3克小茴香9克云茯苓9克福泽泻9克肉桂末1.5克,分冲连服3剂。
艾附暖宫丸6丸,早晚各1丸随药吞。
3月20日二诊:前药晋后,月汛来潮,色先红后紫黯,腹未痛,少腹未再冷,口渴仍喜热饮,小便正常大便乾,馀证如前。脉沉细弱弦,舌质澹红。
处方:照前方去通草加艾叶9克,连服3剂。艾附暖宫丸6丸,服如前。
3月27日三诊:20日经至,持续4天,此次量较前少,块亦较少,经行腹未痛,但经去后腹部隐隐作痛,而有冷胀感,入夜更甚,头昏晕较前轻,口仍乾喜热飮,带盛色黄,腰痠肢体乏力,大便仍乾燥。脉息细缓,舌质红,苔薄黄。据称担任翻译工作,近因任务较忙,要求先服丸药。
处方:①八宝坤顺丹10丸,每早1丸。
明目地黄丸10丸,每晚1丸。
以上两种先服,服完再继服以下两种。
②乌鸡白凤丸10丸,每早1丸。
艾附暖宫丸10丸,每晚1丸。
4月13日四诊:前药服完,腹冷已差,头昏晕亦大减,腹胀便乾已除,唯仍目涩耳鸣,口乾欲热飮,带盛色黄,腰痠痛足冷。脉濡缓。仍服丸药。
处方:①乌鸡白凤丸10丸,每早1丸。
②八宝坤顺丹10丸,每午1丸。
③磁朱丸5袋,每晚半袋(9克)。
12月7日五诊:半年多来,经期尚准,量多色红有块,经行腹痛已轻,每次持续4天。唯平素仍腹常冷痛,喜热按,带盛有时色黄。昨日经水来潮,超前5天,腹痛加剧,并腰痛亦有冷感,又觉头晕,大便乾二日一行,食眠小便均尚正,病人云此次决心微底治疗。脉沉细而弱,两寸微,舌苔薄白。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当归12克澹大云12克乌药9克小茴香9克赤白芍各9克附子9克吴萸3克炒枳壳4.5克乾3克壳砂仁3克肉桂3克甘草4.5克连服3剂。
12月14日六诊:本次月经量多色红有紫块,持续6天(6~11日),前方晋后,腰腹之冷痛即轻,视力之不清已减,白带亦减少,唯仍周身无力,头晕而疼,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脉沉细而弱。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澹大云12克桂枝4.5克小茴香6克吴萸3克台乌药4.5克杭芍24克台党参9克菊花9克川楝肉4.5克桑菜9克砂蔻仁各3克甘草4.5克连服3剂。
12月26日七诊:诸证均逐渐减轻。
处方:前方去乌药、党参、菊花、桑叶。加製香附9克,五灵脂6克,白芷4.5克,柴胡4.5克,连服3剂。菊地黄丸3丸,每晚1丸随药吞。
63年1月4日八诊:昨天月经来潮,提前3天,经行之后腹痛且坠,周身亦疼。量中等,色正常,有血块。近日觉有面浮跗肿,不思饮食,头晕。脉滑细两尺微,舌尖红,苔薄白。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製香附9克台乌药6克小茴香4.5克吴萸3克澹乾薑3克半夏9克赤白芍各15克五灵脂9克桑桂枝各4.5克甘草4.5克连服3剂。
周氏回生丹1丸(10粒包),即服5粒,下午再5粒。
1月9日九诊:经水于7日尽,共持续5天,身痛除,目乾涩视力模煳已好,耳鸣消失,唯目前少腹仍有冷感,有时隐痛,身肢乏力,饮食睡眠欠佳,有时噁心,二便调。
处方:照前方去五灵脂、桑桂枝。加製附片6克,首乌藤15克,连服3剂。
2月1日十诊:昨晚10时经至,5小时后开始腹痛,经量不多,色尚正。此次之经前体痛,经行腹痛冷胀,身困神疲等,比前次皆轻。脉弱弦兼滑。
处方:桑寄生18克川断12克生蒲黄6克包五灵脂6克乾薑4.5克澹吴萸3克白芷6克酒白芍18克桑桂枝各6克独活3克生薑3片连服3剂。周氏回生丹4丸,每次5粒,日2次。
2月15日十一诊:月经持续5天而尽,此次痛轻量亦减少,身倦腰疼皆大好转,噁心已除。唯有时仍腹胀冷痛,但较前轻多。脉弦滑,苔薄白。
处方:照前方去蒲黄、白芷、独活,加澹大云15克,砂蔻仁各3克,血藤胶9克分2次入煎,连服6剂。
2月22日十二诊:晋前方少腹之冷痛均减,唯晚间腹觉胀,得矢气则舒,白带仍多,质稀无臭,其他已无不适。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2克杭芍12克吴萸3克乾薑4.5克乌药6克澹大云15克製香附9克丹皮6克冬9克砂蔻仁各3克紫石英粉9克分冲人参麵3克分冲肉桂麵1克分冲阿胶珠12克分2次入血藤胶9克分2次入连服3剂。
3月1日十三诊:晋上药3剂,少腹之冷胀痛均几无,唯大便乾,痔出血,白带多,精神尚好。明天月经当至,关于以往之经前噁心,身痛,周身不适,腹冷胀痛等,今天均尚一无所觉。脉弦滑左手较细弱,苔薄白。
处方:桑寄生30克川断12克焦白术9克生山药15克白芍12克澹吴萸4.5克製香附9克人参麵3克分冲澹大云15克当归15克砂蔻仁各3克紫石英12克血藤15克淨槐花9克连服3剂。
麻仁滋脾丸4丸,早晚各1丸(先吃)。
安坤赞育丸4丸,早晚各1丸(后吃)。
以上丸药皆随汤药服。
3月8日十四诊:前药服完,腰腿痛除,少腹冷胀去,只是早上腹部有时隐痛,月经一向是前4~5天,从不过期,但今已过期5天尚未下,白带多,痔出血,以往经前之苦痛皆无。脉弦滑,苔薄白。
处方:照前方槐花再加3克,连服3剂,1剂分2天服,每天只服1煎。
3月15日十五诊:经期已过12天,今尚未见,有时腰、少腹微痛、头有时晕、身倦怕冷、睡眠多梦,早晨心,饮食少思,白带盛,痔血无。脉弦滑尺动甚。舌苔正常。有早孕之象,嘱查尿作靑蛙试验,病人有事不能等,答应到外院检查。暂不服药。
3月26日主诉:日前已去某妇产医院检查、确诊爲怀孕。告以饮食起居多加注意,如有化,再来就诊。
此桉爲宫寒型原发性不孕症,其原因当属中阳不足,虚寒内生,以致胞宫寒冷,难以受孕。同时由于血海空虚而肝鬱脾衰,肾阴不足。主要表现爲平时少腹常冷,有时胀痛,经期加剧,故引起严重痛经。内诊检查查不出有关之器质性病。
初诊之当时,大有肝阴愈虚,肝阳愈盛之势,究其源的係肾阴日亏,水不涵木之因。最痛苦者爲头常昏晕,终日昏昏沉沉,目涩耳鸣,
一阵心烦意乱。再平素少腹冷,时胀痛以及剧烈之痛经。诊断甫二次,服药仅6帖,由于任务忙迫,不尤许煎服汤剂,而改服丸药,又续诊二次,诸证皆大减轻,病家自以爲从此印能逐自痊可,逐不再治疗。孰知药胜病的问题,远远尙未眞正解决,半年之后诸证又复蜂起,痛经加剧,所以在停诊将近八个月的12月7日又来治疗,并表示此次抱有彻底治愈之决心,从此才开始正式治疗。大约经过4个月的时间,共服汤药24剂,周氏回生丹5丸,麻仁滋脾丸4丸,安坤赞育丸4丸而怀孕。
按:关于女性不孕,中医认爲“妇人以血爲主”,月经正常其不孕者,极爲罕见,故有“种子必先调经”,以及“月经不调,必不受孕,即使受之,亦不全美”等论点。临床常见此证可分虚寒、肝鬱、痰湿、血虚及血热等几种类型,以虚寒型者较多,肝鬱型次之,痰湿、血虚又次之,血热型者较少见。虚寒型常宫寒不孕,每多出现性慾减退,常说的“妇人少腹冷、虚寒久,年少者得之,此爲无子。年大者得之,绝产”。指此。肝鬱型与精神因素关係很大,如情怀抑鬱以及生活过于紧张,或工作怀境不能适应,皆能影响排卵功能(男子可影响精子产生及性感,而阳萎早泄,或竟至性交无能)。痰湿型多爲”躯脂满溢,闭塞子宫”,如日渐肥胖,体重日增,由于脂肪过多而影响生育能力,多爲脑垂体障碍,表现内分泌失调。血虚型多兼肾虚,如月经量少色澹,遇期后,子宫发育不全,排卵障碍等多有血虚表现。血热型多兼阴虚,以致宫热不孕。常是虚寒者,温养冲任;肝鬱者,解鬱疏肝;痰湿者,燥湿化痰,血虚者,养血补肾;血热者,清热养阴。通过治疗,类皆可使达到怀孕目的。
图片正文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