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疔疮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32开
来源: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18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五)疔疮 疔疮乃属常见之病,多发于头面及手足,发病迅速,如治疗不当,头面疔疮常易走黄而危及生命,手足疔疮则可损伤筋骨影响功能,毒气走散每流于经络而成流注。 1.辨证方面: (1)麻木痒痛。爲患者局部的自觉症状,它的出现先后、时间、轻重,对病情的判断有一定帮助,疔疮初起,麻木不仁或麻痒者,爲毒火炽盛,此乃气血被毒邪壅塞所致。热微则痒,热盛则痛,初起感痛而不可近,亦爲毒火盛,若先起毒瘰,疔根浅,多爲一般性疔疮,其症情爲轻;若先起毒瘰,继则周围肿而起块,疗根深,病多严重。 (2)疔疮挟有风邪,是指头面部的疔疮而言。挟风邪者,浮肿扩展迅速,肿势严重,肿处不起块,按之亦不硬,浮肿处一般讲肤色亦不变,形寒身热,或可兼有肢节痠楚等全身症状。亦有病起一周或旬日,疔疮仍未化脓,浮肿剧烈,双目皆封,甚致头大如斗样,自感形寒恶风,仍爲挟有风邪。如肿处按压有凹陷,质软者,爲挟有风邪。肿处毛孔凹陷,形如橘皮,按压亦软者,爲挟有风热之邪。如肿而木硬,肿到那里,硬到那里,则爲单纯性毒火肆横。 (3)手指疗疮。刀溃必待火毒收束化爲脓毒之时。刀溃过早或过.迟,常有损及骨膜,或成损候,还可使毒邪扩散,肉外翻等流弊。当筋骨一旦受到损害,疮口较深,指头变得粗大,脓水色黑而气秽,或现一条黑筋,剔之不去,必待脱落指骨,方得收敛,历时需二、三个月之久,敛后指多畸形,影响指的功能。因此,刀溃之前就应判断是否损及骨膜,便于施以适当治疗措施。其辨别要点爲:如手指疼痛五、六日,其肿势不退,甚至指头萎缩或紫黯,爲邪毒着骨,易损伤指头;若酿脓期,按压感到底部有骨头的感觉,则指骨成损;溃后,肿不渐退,疼痛不减,或怒肉外翻,脓水或多或少,治当着意。 (4)疔疮走黄之顺逆。如局部肿硬紫黯,肿势向心蔓延,肿越扩散,内陷越重。并现高热胸闷,神昏语,呕恶口渴,甚或发痉,此係毒势横逆,爲凶险危症。若肿硬散漫,肌肉红活,肿势离心蔓延,硬而不坚,未现神昏谵语,发痉之症者爲轻,易愈。 2.论治方面: 内治:疔疮乃火毒之症,它的内治法则,不同于一般疮疡,按病情发展的阶段,分消、托、补三大法进行论治。除红丝疔、疫疔的轻者、蛀节疗中的一部分以及初起无头的小部分外,极大部分的疔疮,一旦发生成形,不会消散,所以初起内治的立法原则上,很少讲消散。除此以外,即使挟有风邪,对辛温或辛凉或气味芳香的疏风解表药,虽非绝对禁忌,但临床中极少採用,如必须用时,也应极爲谨愼,配伍严密,大多仅在清火解毒方中佐入一、二味而已。局部气血虽被毒火壅塞而凝滞患疔,治疗中亦极少运用行气活血散瘀类药物。毒闭不化,应该化脓,腐溃而仍不化脓,在疔根收束局限的情况下,爲了加速毒化爲脓,缩短病程,减轻痛苦,即使毒势尚盛,也可佐入皂角刺一味托毒透脓。爲了避免皂角剌攻消,有时或可佐入茅针透脓,临床上皂角刺常与连翘同用,共奏透脓之功。穿山甲片则虽非绝对禁忌,临床尽可能勿採用,因穿山甲攻消之力甚,又属有形精血之品。鳞甲类药,具有腥气,对疔不宜。疔疮脓泄之后,一般可以迅速转愈,补法不宜于本症。气血虽被毒火壅塞而凝滞患疔,亦极少运用和营活血散瘀类药。唯在以下情况可以考虑应用:即疔的后期,在疔的周围结块木硬日久不消,形成局限性的硬结。此时疔疮的邪势已衰,或已将愈合,硬结乃馀毒未清所致,是气血被疔毒未清之馀邪所壅遏,可以佐入当归、赤芍之类和营活血消肿散结。对疔的治疗,因恐助火毒之邪横逆走散,故一般宜收不宜散。疔毒俱由火毒而生,故以清热解毒爲内治主要原则,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黑山栀、黄柏)爲主方合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地丁、紫背天葵子)出入组成。此爲苦寒合甘寒之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散结的作用。毒盛肿甚者加丹皮、赤芍、草河车、山茨菰以凉血解毒,消肿散结。头面部红晕盛、漫肿浮软的,加板蓝根以凉血热,化血毒。根盘坚硬而不易出脓的,加败酱草以破血排脓。大便秘结的,加大黄以通腑泄热。阳明实热炽盛的,加入中黄以清火泻热。四肢继起痛而有毒流经络之象者,加忍冬藤、桑寄生以通络。火毒鸱张,肿势扩散,坚硬无脓的,加梅花点舌丹以解毒消肿。热深毒重,耗液伤营,症见高热、头痛、胸闷、神烦、舌赤、口乾的,加神犀丹以清营解毒。疔毒走散,入于血分而神昏、谵语、懊憹、烦躁、呕吐、腰痛、发斑者,合犀角地黄汤以凉血清热解毒。神昏、呕恶,有疔毒攻心之兆者,加琥珀蜡矾丸以护心解毒。此外,有胸痛、咳嗽、痰中见红的症状时,可参照有头疽治法。疔疮生于唇周围,则加入元参;生于下肢,则加 入渗湿之品;挟暑湿之邪,则加入青蒿、益元散等以清暑利湿。外治:头面疔疮,疮顶色紫,肿硬根坚散漫,而未现疔星的可插香吊药线(简称下吊)。下吊需注意疔的部位大小深浅,用刀切一小口,选择适当粗细长短的吊药,垂直插入,外贴澹膏药(薄贴)部成掌握切口深浅大小,是下吊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太深则损伤好肉,太浅则疔根不去。当刀尖刺入疔根部,指头觉有脆感,如已刺入疔根底部则无此感觉,而指头觉有抵抗感,爲已达到要求。吊药插入深度应选刀刺深度的十分之八,过长则腐蚀深层好肉,或蚀穿唇腮,而成坏事。如由于下吊未得要领,或过浅过深,或偏或斜,或外贴的膏药处理不妥而露风等等,都能导致毒邪不能收束,根盘散漫,使横逆之毒更剧,此时都有邪毒傅入心营之势。至此不必重複下吊,可用硇砂散(18),加牛黄、定痛散(2)外敷,以化毒消肿,使横逆之疔毒得泄。一般下吊一周后,疔处掺定痛散以清火拔毒。肿盛者涂新清凉散(11)以清火消肿,肿而木硬加十分之三加减紫金锭(山茨菰60克,大戟30克,雄黄、朱砂各9克,乳香、没药各4.5克,麝香1克组成)外涂以解毒消肿。疔栓脱下,掺生肌散(7)以拔毒生肌;脓腐已淨,新肌徐长,掺生春散(17)以生肌收口。 卸肉疔下吊要在肿硬起块,肌肉板滞,皮色已变边缘处开始用药。范围大的,中间一定要用刀切开成十字形,或用三稜针点刺小孔,可使邪毒外泄,免得深腐损骨。先用澹膏药(薄贴)沿紫熟起块,肌肉板滞的边缘贴约3.3厘米濶,将卸肉疔团团围住,沿澹膏药内搽约1.6厘米阔的薄匀水吊药(用百分之二十白蜜水调成煳状,防止乾燥脱落),僵硬处略涂厚些,随证酌用。中间部分掺定痛散(12),外用澹膏药覆盖,贴妥,不使露风或脱落。烂皮疔,其澹膏药只需围贴在紫黑肉的边缘,中间不需切开十字或针刺,其他用法如卸肉疔。若烂皮疔紫黑肉不断向好肉蔓延,肿硬处起块,这是肌肉被毒邪壅滞,正在向外塌开,边缘当下吊,以制止蔓延。中间腐烂严重,范围大的掺祛腐散(14),小者掺绿升(20)止烂,轻者掺定痛散(12)根盘收束,延烂已止,稠水多而腐肉不脱,掺黑灵丹(8)以祛腐拔毒。脱而未淨,掺九一丹(21)以祛馀腐。腐脱新生,掺生春散(17),局部微有红晕,新清凉散(11)加凡士林调成软膏外贴,以清解馀毒。局部刺痛,肌肉生长慢,贴润肌膏(22)润肌解毒。由于用吊药后病人较痛苦,因此用定痛散(12)合脑砂散(19)加犀黄掺于疔顶,来代替吊药。硇砂随症情可以加重或减轻。用脑砂后可使稠水增多,对疫疗还可单用脑砂〔所用的脑砂爲大红硇砂,其质佳,不易潮。会因货缺,以猪肝硇砂(碱脑)代替,製成散剂,但易受潮结块,不易保管储放〕或单用定痛散(12)(朱砂的质量要求甚高,必须用劈砂或豆砂,若用人造朱砂或朱标代替,用后易引起过敏)。烂皮疔亦可用绿升(20)代替水吊制止延烂,亦能同样达到效果,以减轻病人痛苦。 病桉举例 (一)上唇疔 冷××,男,31年。 脾经火毒上攻,致上唇起发毒瘰,经有四日,木硬浮肿,麻木痒痛,烦闷,口渴,身热,脉数,舌苔黄腻,毒火鸱张,势欲横逆。法拟凉血解毒,并以下吊,俾得势定乃佳。 梅花点舌丹4粒(分吞)黄连2克赤芍6克银花9克野菊花6克紫地丁9克蒲公英9克毛茨菰6克鲜生地12克连翘9克元参9克黑山栀9克茯神12克2剂 外治:插香吊,盖贴澹膏药,围药用新清凉散(11)。 二诊:上唇疔肆横之毒已定,肿硬较退,疔处稠水渐来,是爲佳兆。但脉来弦数,烦闷未除,乃内蕴之毒火未清。原方去梅花点舌丹鲜生地,加炒黄芩4.5克,半枝莲9克,2剂。 外治:疔处掺定痛散(12),盖贴澹膏药,围药用新清凉散(11)。 三诊:疔虽脱落,毒蕴未清,复冒风邪,昨起形寒壮热,肿势陡增,木硬散漫,胸闷,腰痠,呕恶,神烦,夜来煳语。此蕴毒复炽,走黄之象已现,并挟风邪,急宜凉血解毒,佐入散风清热。 犀角1.5克(另煎)鲜生地9克丹皮4.5克赤芍4.5克黄连1.5克炒黄芩4.5克银花9克野菊花4.5克紫地丁9克蒲公英9克毛茨菰6克带心连翘9克炒牛蒡子6克板蓝根9克茯神12克1剂后,除去犀角,再服一剂。 外治:掺生春散(17),盖贴澹膏药,围药用新清凉散(11)合加减紫金锭。 四诊:疔处稠水复多,神识已淸,腰痠,胸闷,呕恶诸症俱减,但四肢继起痠痛,深恐痛而后肿,防生流注,再拟清热解毒,佐入和络法。 川连1.5克丹皮4.5克赤芍4.5克银花9克野菊花4.5克紫地丁9克蒲公英9克草河车4-5克忍冬藤9克桑寄生9克茯苓9克陈皮4.5克3剂 外治:同上。 五诊:疔处新肌已长,四肢痠痛已减,精神、胃纳振复。原方续服3剂。外治:掺迎春散(17),贴澹膏药。 按:此症下吊后,毒火鸱张之势已定,本属顺症,但患者复冒风邪,致蕴毒复炽,疔毒走散而成走黄之症。按证审因,于凉血解毒剂中佐入散风清热之品,毒得以外泄,风邪解散而肿退神清,转危爲安。 (二)烂皮疔 梅××,男,31年。 左腓骨旁初起毒瘰,继而红肿散漫,疼痛腐烂,经有四日,已形掌大,肿及大腿,下连足背,形寒身热,胸闷,神烦,夜不安寐,按脉弦数,舌苔黄糙、边尖红,此烂皮疔也。湿热火毒炽盛,其势正鸱张之际,急拟凉血解毒,佐入清热利湿,并以下吊,冀其势定爲佳。 梅花点舌丹2粒(分吞)黄连3克丹皮6克赤芍9克鲜生地9克银花9克野菊花6克毛茨菰9克炒黄柏6克茯苓12克生甘草3克带心连翘9克1剂。 外治:腐烂处四周下水吊,中央掺定痛散(12),盖贴澹膏药,围药用新清凉散(11)。 二诊:昨下吊后,腐烂已定,夜寐得安,然肿痛未减,毒火尙盛原方去梅花点舌丹、甘草、茯苓,加草河车4.5克,金石斛9克,生苡仁9克,2剂。 外治:四周掺绿升(20),中央掺定痛散(12),贴澹膏药,围药用新清凉散(11)。 三诊:肿势大减,腐脱新生,精神已振,饮食渐增。前方去鲜生地、金石斛、草河车、山茨菰,加川萆薢9克,生甘草3克,3剂。外治:掺生春散(17),贴澹膏药。 按:本桉湿热火毒炽盛,毒滞血瘀,外有迅速腐烂扩大之势,内有毒攻内脏走黄之象,外治以下吊止其腐烂之势,内服用凉血解毒,清热利湿之剂以清血内之邪,内外并举,病势即衰。 (三)螺疔  朱××,女,30岁,63年1月16日初诊。 左手食指螺部肿痛,经有旬馀,毒攻于上,肿及臂部,疼痛引及半身,按压局部内已酿脓,今得针溃,脓出颇畅,内场深广,毒着于骨,高热,胸闷恶心,脉弦数,舌苔黄腻,毒火肆横,还防增剧,急拟清火解毒,佐以排脓之剂,冀其势定爲佳。 万氏牛黄丸2粒〔研细分吞)黄连3克银花9克野菊花6克紫地丁克蒲公英9克赤芍6克带心连翘9克草河车9克败酱草9克忍冬藤9克桑寄生9克陈皮4.5克茯苓9克1剂后,去万氏牛黄丸再服2剂。。 外治:广丹药线引流,掺定痛散(12),贴定痛软膏。围药用新清凉散(11)。 二诊:1月20日。毒火横逆之势已定,痛亦得缓,疔已脱下,症见鬆机,但适値经来,腹胀不和,再以清解馀毒,兼入疏化。前方去败酱草、忍冬藤、桑寄生,加小青皮3克,製香附9克,穀芽12克,5剂。外治:改掺生春散(17),贴生春软膏,围药同上。 三诊:1月25日。投清解馀毒剂后,肿势较退,脓水亦少,但手指筋络被毒邪腐损,伸屈不利,治宜解毒舒筋,以善其后。前方去赤芍、香附、穀芽、陈皮、小青皮、加山茨菰6克,忍冬藤12克,桑寄生12克,伸筋草9克,7剂。 外治:掺生春散(17),贴生春软膏。 按:本桉初诊,有毒着筋骨之势,全身症状较爲严重,于清热解毒法中加入牛黄丸以清解毒火,并予针溃,从而势横之毒得以缓解,复以解毒舒筋法而收全功。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241页
18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