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崩漏的临床体会
年代:未知
医家:玉罗
开本:16开
来源:甘肃省南藏族自治州干休所医务室
印刷:铅印
一、概念《医宗金鉴·妇人心法要诀》曰:“妇人行经之后,淋漓不止,名曰经漏,经血忽然大下不止,名日经崩。”崩与漏是两个不同的症候,临床表现虽有不同,但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常可互相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耗衰,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亦能成崩,可见,久漏致崩,久崩成漏。其致病之由,有因冲任不能摄血者;有因肝虚不能藏血者;有因脾虚不能统血者;有因热在下焦,迫血妄行者;有因元气亏虚,不能收敛其血者;有因宿瘀内阻,新血不能归经而下者,有因肾虚而不能固血也。总之,崩漏之因有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房劳等因素。因病因不同,症亦各异。二、辨证施治崩漏首辨阴阳,主张“求因为主,止血为辅。”通过月经期量、色、质辨阴阳偏盛偏衰。在病机上分清是开阖不当,还是固摄乏权。若阴虚火旺,或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或冲任瘀滞,血不归经是开阖太过属阳崩;而冲任虚损,脾不统血,肾失封藏为固摄乏权属阴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