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道中医团队 拍摄于:2017-06-04
授道中医团队 拍摄于:2017-06-04
授道中医团队 拍摄于:2017-06-04
授道中医团队 拍摄于:2017-06-04
授道中医团队 拍摄于:2017-06-04

翠云草

拼音名
  Cuì Yún Cǎo

别名
  金鸡独立草、翠翎草、矮脚凤毛、孔雀花、翠羽草

拉丁名
  Selaginella uncinata

性味
  淡;微苦;凉

药材基源
  为卷柏科植物翠云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uncinata(Desv.)Spring[Lycopodium uncinatum Desv.]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茎伏地蔓生,长30-60cm,有细纵沟,侧枝疏生并多次分叉,分枝处常生不定根。叶二型,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侧叶卵形,长2-2.5mm,宽1-1.2mm,基部偏斜心形,先端尖,边缘全缘,或有小齿;中叶质薄,斜卵状披针形,长1.5-1.8mm,宽0.6-0.8mm,基部偏斜心形,淡绿色,先端渐尖,边缘全缘或有小齿,嫩叶上面呈翠蓝色。孢子囊穗四棱形,单生于小枝顶端,长0.5-2cm;孢子叶卵圆状三角形,长约2mm,宽约0.8mm,先端长渐尖,龙骨状,4列覆瓦状排列。孢子囊圆肾形,大孢子囊极少,生在囊穗基部,小孢子囊生在囊穗基部以上;孢子二型。孢子期8-10月。

生态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或溪边阴湿处以及岩洞石缝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各地。

化学成分
  含二脂酰甘油基三甲基高丝氨酸(diacylglyc-eryltrimethylhomoserine)。

药理作用
  100%翠云草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止血。主黄疸;痢疾;泄泻;水肿;淋病;筋骨痹痛;吐血;咳血;便血;外伤出血;痔漏;烫火伤;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鲜品可用至60g。外用:适量,晒干或炒炭存性,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复方
  本品青绿苍翠,重重碎蹙,或匍匐在地,或倒悬山石,俨若翠钿云翘,故名翠云草。又若翠色鸟羽,故名翠羽草。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