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派医学的“方证相对”化

年代:未知
医家:
开本:16开
来源:大连市中医研究所
印刷:铅印
向下滑动开始阅读
0积分 直接购买
开通会员
收 藏
分 享
曾就日本的汉方古方派以《伤寒论》为规范,成为“方证相对”医学发展的经纬论述发表。此“方证相对”之发展,系拟摆脱中国内经系的思想而来者,此不仅是古方派,后世派之临床家亦然。多纪一门重视医学教育与学间,称为“考证派”,对读书治学理论研究比诊疗实际更为重视。中国的学问以阴阳五行之思想为基础,是形而上的、思辩的学问,不是从事实上归纳而来者,因之理论与实际出现了脱节。中国为学问之国,有创造优秀学问体系之能力,且常持原则论。但原则终究是原则,与事实不符之时甚多。日本人从来忠于事实,也许考虑问题不够深阔,治学不喜原则与事实的太分离。日本除研究学问的考证派外,从事于日常诊疗的实践家,包括后世方派在内不喜内经思想的学问,而形成“方证相对”化。因之,口快集式文章辈出。一提“方证相对,随症治之”就想到是古方。后世派医学将金元李朱医学简化为日本方式,即使如此,其中流传的思想,仍为阴阳五行、脏肺经络的内经思想。
图片正文
已跳转到上次的浏览位置,重新阅读请点击此处
Loading...
已阅读完所有内容
下一页
目录
目录
购买服务

共计 16页
0积分 直接购买
积分余额:0
一次购买永久阅读
开通会员免费阅读
开通会员
`
不少于6个字,最多200字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手机右上角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